今天的文章是群里一位媽媽寫的,我跟這位媽媽很多年前就認識了,一直是微信好友,有一次她被我朋友圈一篇文章吸引,從此改變了孩子的營養狀況。
孩子從開始的「飯渣」變成後面的「飯霸」中,媽媽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有了頗多經驗,所以這次特意邀請她寫出來,給還在為孩子吃飯苦惱的媽媽們一些參考。
----------------------------------------------------
作者:橙子媽媽
曾幾何時,我被孩子不吃飯的問題困擾許久。
在橙子8個月左右,出現了搶輔食、搶碗筷、吐食物等行為,通過平時育兒知識的積累,我知道孩子可能是想自己動手了。可這時自己已經懷上二胎了,照顧橙子的任務不得不全部交到婆婆手裡,而自己婆婆全面接管後,也正是「噩夢」的開始。
橙子不好好吃飯,婆婆擔心孩子吃不飽,又嫌孩子吃飯弄的到處都是難收拾,開始了無底線哄喂之路,為了讓孩子能多吃一口飯,看電視喂、玩具哄喂、邊喂飯邊帶去陽台看流水,帶去看花草,抓蝴蝶……
一家人都固執的認為孩子就是要喂,就是要哄,大了就會自然好,我因為孕期不適實在沒有精力自己照管,只能任由孩子這樣下去,知道不對,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改變。
可之後,孩子的情況越來越糟了,對吃飯毫無興趣,一歲左右出現了明顯的厭食,只愛喝奶。
對我們喂得飯不是不張嘴,就是一口飯要含很久,發育出現了嚴重下滑,整個人明顯消瘦了,臉色和唇色淡白,看起來也不夠有活力,還經常便秘。
這時候,全家人都開始著急了,開始想各種偏方,公公找鄉村醫生給橙子弄「下火」的涼茶,婆婆說要帶去找中醫放血(被我阻止了),娃爸藥店買葡萄糖酸鋅等....都沒有任何效果。
孩子越不吃,大家越著急,哄喂方法變本加厲,零食誘惑、玩具獎勵、恐嚇威脅....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甚至說出「再不吃媽媽帶妹妹走了,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導致我和婆婆的關係起來越緊張。
---------------------------------
一天晚上,刷朋友圈時看到藍弧老師發布的一篇文章《愉快飢餓療法,讓寶寶愛上吃飯》,如同當頭一棒,這說的不就是我家橙子麼!
那天我把文章來來回回看了好多遍,又看了好多其它文章,收穫頗多,其實藍弧老師是好幾年就加上微信了,是一位朋友介紹的,說這位營養師還挺專業的,當時想著先加個微信學點知識也好。
我當即就找藍弧老師說明了橙子的情況,老師讓我們一定要把哄喂毛病改掉,必須給孩子重新建立規律的進餐習慣,那夜我一點睡意也沒有,連夜制定了計劃,準備開始實施。
真是後悔,我朋友圈明明有一位專業營養師我卻沒能早點諮詢她。
經過一個多月的實施,皇天不負不心人,橙子終於重新回到餐桌,雖然過程中也有反覆,但總算有了滿意的結果。
飢餓療法最大的難點是公婆總說會餓著孩子,怕孩子吃不飽又偷偷給零食,我不僅要跟固執的公婆溫和對峙,還要不斷說服本也搖擺不定的自己(怕真的餓壞孩子)。
每每出現新狀況時就再次翻看一遍文章,看看是不是自己哪些細節沒做到位,反覆實踐琢磨著,這期間,我也花很多時間查看藍弧老師寫過的所有科普,也給橙子吃上了營養素(主要是酵母鋅,當時還沒有衛康),終於在一個多月後見到了明顯成效,也是從見效起,公公婆婆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我也越來越更加大膽放心的給橙子堅持正確的喂養和吃相關營養素(都屬於食品類別,安全放心)等。
慢慢的,橙子吃飯問題越來越好,從開始的飯渣變成名副其實的「飯霸」,不僅吃飯問題越來越讓我們省心,體質也更好了,偶爾有點小問題及時營養素干預下也好得快。
如今橙子已經5歲了,身高117cm,體重46斤,都在z評分+1和+2之間,身高體重從原來的落後到現在中上水平,吃飯簡直就是小飯霸一枚,裝多少吃多少,總感覺吃不飽似的。
主要孩子抵抗力變好了,如今一年到頭基本不用去醫院,一年2-3次的感冒也是在家科學護理,配合一些強化營養素就好了,剛上幼兒園那會還擔心孩子換了環境容易生病,而事實證明這些擔心是多餘的,我非常滿意這樣的結果,感恩不盡。
飲食是基礎,寶寶吃飯香香、身體棒棒是多少做父母的夢寐以求的事,如果你家有跟我們橙子類似的不吃飯寶寶,不妨參考下我的經驗總結:
「飢餓療法」核心是要讓孩子有飢餓感,從而有主動吃飯的動力和慾望,這就要求家裡所有人都得配合:固定吃飯時間,非就餐時間堅決不隨意吃東西。
如果一邊在認真執行「飢餓療法」,一邊又有家人「偷偷」喂東西,這樣肯定不行。
所以在實施計劃前,一定是要和家人提前溝通好,確保行為一致。
這個壞毛病包括大量吃零食、喝甜飲料、餐次太多、隨時隨地喂、吃東西沒規律、逼喂哄喂看電視喂等等,而這些問題橙子身上基本都有,也是大部分不愛吃飯孩子的真實寫照。
很多家長都知道這些「壞毛病」不好,可就是不去改,可能是環境影響動力不足,看著身邊其它小朋友都是這樣、孩子非要吃、給點零食能讓孩子安靜....也就隨他去了。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心態,婆婆總說其它孩子不都是這樣的,我也就沒過多去干預,後面看了藍弧老師的一些科普,知道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孩子每一天的生長、每次組織細胞的代謝更新,都是依賴於飲食營養供給的,給孩子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和垃圾食品,結果會不同。
一定要記得:「吃的怎麼樣就會長成什麼樣」,不抱僥倖心理,不被個案給「洗腦」(比如某個孩子天天吃零食長得也很好),得相信科學。
定時定點吃非常重要,一定不要一點一點去喂。因為消化液是隨著進食而分泌的,規律進食可以讓消化液規律分泌,有利於消化。
之前婆婆總是時不時給橙子喂東西吃,身邊有點吃的就想喂給橙子,尤其飯吃得少了,總要在其它時間裡,想方設法往他嘴裡塞,這是非常錯誤的。
我當時的具體實施情況是:
摒棄其它餐次,只留下三餐兩點加上睡前奶,其它時間只喝水不吃任何食物。
三餐和家人一起吃,時間大概是早上8點左右,中午12點左右,晚上6點左右,兩餐之間加奶(一餐純奶,一次酸奶)和水果,一般是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點左右。
由於孩子長期不愛吃飯,消化能力也差,睡前奶剛開始是給他稀釋著來。
每次進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如果孩子不吃我就收走,並提醒他:「現在是吃飯時間,如果不吃下了餐桌就沒有吃的了,只能等下一頓」,剛開始孩子會無所謂,甚至好幾天下來都沒吃多少,我一邊注意消化能力的提高,一邊堅持這樣的原則,沒多久孩子就能規矩吃飯了,見到效果後就能更堅定要這樣的方法了,如此進入良性循環。
橙子一直存在嚴重的便秘,由於長時間的錯誤喂養以及各種寒涼性中草藥的傷害,讓橙子腸胃受到嚴重損傷,腸道菌群紊亂,經常便秘。
根據老師文章里提到的,我調整了橙子飲食,增加蔬菜種類,把奶一部分換成無糖酸奶,還買了酸酶泥,纖維粉水蘇糖這類營養素給橙子吃,在改變飲食和營養素的幫助下,排便情況有了好轉。
我也驚喜的發現,橙子排便好轉後胃口也明顯改善了(便秘讓孩子不舒服,進而沒胃口,所以媽媽們要注意,把孩子大便調正常了,很多問題就都會有改善)。
孩子的消化能力也很關鍵,如果消化差,給的食物不是不肯吃,而是根本吃不下。
所以藍弧老師有個觀念我是非常認可的:想讓孩子多吃飯,提高消化能力是關鍵。
以前橙子雖然正餐沒吃多少,但其它時間總會時不時要喂點吃的,這樣總體下來孩子根本感覺不到飢餓,沒有飢餓感就更不願意吃飯了。
因為吃飯是本能,只有寶寶真的餓了,才會想要吃東西,而只有食物被充分消化了,胃排寶了,飢餓感才明顯,餓了才會有食慾。
助消化我用過的方法有:煮白蘿蔔水;艾灸推拿比如捏脊、按揉腹部、掐揉四縫穴、按揉足三里;增加運動;還有老師這邊的助消化營養素等等,沒有吃任何藥物,這些方法簡單又安全,凡是對橙子有利的又安全的方法我都會用起來,效果也真的很明顯。
老母親看到自己孩子食慾不好,難免會焦慮煩躁,但是大人的情緒孩子是能感覺得到的,因為當人在吃飯的時候,消化系統也在努力工作中,而胃的消化跟人的情緒有很大的關聯。
常說心情好就胃口大開,生悶氣就沒胃口,也說明了人的情緒和胃的消化能力是呈正相關的。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吃飯,營造輕鬆愉悅的就餐氣氛很重要。
不當面數落孩子,孩子不吃飯時保持心態情緒的平和,不把負面情況表現出來,也不當著孩子面跟家人討論孩子吃飯問題,而是保持淡定,並適合的誇獎,把吃飯當里自然而自的事,讓孩子意識到吃飯是自己的事兒,不是幫大人吃,也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為了強化橙子吃飯興趣,我平時也會讓他參與到煮飯的過程,比如一起買菜、摘菜、洗菜;比如讓他自己選購自己的餐具;比如陪他閱讀培養良好吃飯習慣的繪本.....這些都有助於激起孩子對吃飯的興趣,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剛開始為了激發他的食慾還會做一些花樣早餐)
------------------------------
以上是我在調理橙子吃飯問題時,認為最有效的幾個關鍵點,分享給大家。
要相信,孩子餓了自然會吃飯,這是本能,但同時方法也很重要,方法不對,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還可能無限加重對孩子的傷害,這個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跟藍弧營養師團隊的緊密溝通,也是我們效果明顯的一個原因吧。
希望我的經歷能夠給同樣被寶寶吃飯問題困擾的寶媽們一點幫助,願所有寶貝都能夠愛上吃飯,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