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章丘普集的香椿村:麻秸村300多畝「白雲青」香椿開始採摘啦

2020-03-29   飄零章丘行

麻秸村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它位於濟南章丘區普集街道駐地東北9公里處,四面環山,村北緊靠著長白山系的白雲山,北面、東面與濱州鄒平接壤,是濟南章丘最東邊的村子,這個村子盛產香椿,有著悠久的香椿種植歷史,是附近比較有名的香椿村,也是村民一大經濟收入來源。眼下春暖花開,村裡300多畝「白雲青」香椿開始採摘啦!

濟南章丘普集的香椿村:麻秸村300多畝「白雲青」香椿開始採摘啦


民居錯落、雞犬相聞,走進濟南章丘普集街道的麻秸村,就像進入香椿王國,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香椿樹,山坡上也是一行行一壟壟的都是香椿樹,用滿山遍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名副其實的香椿村。這個時節走進村裡,空氣中瀰漫著香椿芽濃郁的特有香氣,走在街上、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吐露新芽的香椿和正在採摘的村民。



麻秸村的香椿多以青芽為主,紅芽很少,因其葉厚芽嫩,香味濃郁,格外清香怡人,很受歡迎,每年清明前開始到穀雨前後這段時間,都會吸引周邊各地客商來這裡購買。村裡柏立珍書記介紹,村裡的香椿長在白雲山南面,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沒有污染,空氣清新,不打藥、不施肥,是自然生長的綠色食品,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麻秸村香椿的獨有特色。



村裡5年前就成立了麻秸村香椿專業合作社,全村家家戶戶都入社當上了社員,目前村裡種植香椿面積300多畝。因村子在白雲山下,香椿又以青芽為主,村裡就起名叫麻秸村「白雲青」香椿。村裡農戶種植多的4、5畝,每年收入都有好幾萬元。

今年80歲的宮方厚老人是村裡引進矮化香椿種植的人,他種了四畝多地的香椿,每年收入都不少,80歲的老人還能騎著摩托跑幾十里去賣香椿啊,不是親眼所見,自己也不會相信。

柏書記說,我們村的香椿在白雲山之陽,前段時間溫度比較高,今年的香椿樹發芽早,採摘提前了幾天。不過今年有疫情,銷路受影響,今年剛上市的頭茬香椿每斤14、5元錢,比去年低的不少。

香椿樹的嫩芽,鮮美芳香,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磷、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高,被稱為「樹上蔬菜」, 是綠色食品,素有「開春第一鮮」之稱,民間流傳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種,你不會沒吃過炸香椿芽、香椿烙雞蛋餅、椿芽拌豆腐吧。香椿更可以腌成鹹菜,小時候吃的香椿芽鹹菜拌豆腐,卷上煎餅,想想都流口水,那才叫一個香呢!

春風和煦,麻秸村「椿意」漸濃,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的「白雲青」香椿芽正等著你,前來採摘、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