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75 PLUS對比指南者,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差距還有多大?

2019-09-19   雲堆汽車

前日,哥們打電話給我說他購車時犯了難。他原本計劃買JEEP指南者,不過當看到長安CS75 PLUS就心動了,目前在兩車間對比猶豫,讓幫忙參考下。


CS75 PLUS對比指南者,有沒有搞錯?



強按下心中的靈魂發問,根據他的用車需求還是給了些建議,並讓他去試駕體驗再決定。哥們兒的問題解決了,但自己心中的疑惑還是沒消除。


從品牌來講,JEEP和長安所瞄準的客戶群體是有差異的;從車型來看,指南者比CS75 PLUS還多出四驅款,路況適應力也更強。



看似兩條不同的平行線卻因為指南者價格維度的下降,最終產生疊加相交,而顏值、空間、動力的多方面優勢讓長安能從JEEP虎口奪食,這在前幾年是無法想像的

於此衍生出另一個問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差距還有多大?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這樣的疑問還可映射為影響消費者選購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因素有哪些?

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品牌、設計、安全、油耗、價格、空間、配置、性能、技術、質量、體驗、售後、服務等諸多方面。對此,下面將嘗試從這些層面逐一進行初步討論,供各位參考。


品牌

品牌最初被企業創造,但最終的價值卻是由消費者心智認知來決定。這種品牌價值的產生和認同是需要時間累積,合資品牌之所以在品牌力有較強表現是源自於身後資方多年積累的價值背書,而初期的自主品牌無疑是薄弱的。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自主品牌的價值得到逐步累積,與之差距也在縮小,這一觀點也得到國外研究中心和商業媒體的認同。從最新的一期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全球最具價值汽車品牌百強榜中有22個中國品牌上榜,其中頭部的吉利、哈弗、比亞迪分別位於第19、23、27位,部分甚至超過了別克、起亞、標緻、馬自達等外資品牌。



同時,在《財富》雜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中,上榜車企24家,7家中國車企,其中的吉利則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民營企業且名次提升得最快,也超過了起亞、鈴木、馬自達、斯巴魯等一眾外資品牌。


設計

早在6、7年前,設計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的一大痛點,如今這些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曾任沃爾沃設計總監的彼得·霍布里加入吉利後,帶來的不僅只是吉利設計思路的提升,銷量的上揚,對於領克也在背後提供了強大的設計支持。



原寶馬M設計總監的皮埃爾·勒克萊克加盟長城汽車之後,給長城汽車帶來了一整套屬於自己的設計語言,其中的WEY表現更是亮眼。奧迪前設計總監的沃爾夫岡·艾格更為比亞迪「補齊了最後一個設計短板」,全新的設計語言為其帶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當然,上汽集團的邵景峰、廣汽集團的張帆所主導的設計更是奠定了各自的家族設計風格,使產品的外觀不再有東拼西湊之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成熟設計體系。


安全

當自主品牌度過最初的模仿階段,漸漸有了一定的技術支撐。同時,消費者對汽車的安全訴求也是與日俱增。從內到外,汽車安全都被提到了足夠高的關注度。




當國內的C-NCAP被調侃成了五星批發部時,2013年的觀致3在Euro-NCAP測試中取得了五星成績,這也是繼吉利的帝豪EC7在2011年Euro-NCAP取得四星的優異成績後自主品牌取得的新里程碑。不滿足於相對寬鬆的國內標準,主動在國際化標準的碰撞測試中取得高分,自主品牌的安全印象逐漸得到提升。



去年,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新碰撞測試機構C-IASI,通過更嚴格的碰撞測試反映出車輛安全性能,更具備參考意義。嚴苛的測試讓多款國內市場上的爆款車型表現尬尷,領克01與WEY的VV5優秀表現比肩甚至超過了途觀L和3系,一時引發消費者和車企關注。


據悉,長安的CS75 PLUS就以C-IASI的優秀安全標準為目標進行研發,以求在多種碰撞場景中,都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乘員生存空間。


油耗

據各類消費者購車意向調查報告數據來看,國內消費者對於車輛油耗的敏感度並不比其他因素低。儘管一輛車的油耗由諸多變量因素綜合影響,拋開汽車運行使用時的外界因素,從汽車自身生產構造來看有幾大因素。



發動機、汽車質量、傳動系統、造型及輪胎等因素從先天上有著較大影響。奇瑞全新1.6TGDI發動機最高有效熱效率高達41%,直接從根本上提高了燃油經濟性,在這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奇瑞表現非常亮眼,也讓奇瑞發動機技術躋身世界頭部行列。


不過,在汽車輕量化方面,無論從輕量化材料、結構或是工藝層面,自主品牌目前與合資品牌還有一定距離,在傳動效率方面,同樣還有進步空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