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5歲以下兒童患齲率將近七成,和4種飲食習慣脫不開關係
有數據顯示,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患齲率達到66%,而未治癒率則高達97%。
昨天幼兒園門口和一位當口腔科醫生的家長聊天,她說:「我每天門診要接診很多小朋友,就像咱們孩子這麼大的,4、5歲,不是滿口小黑牙,就是有牙洞,要不就是兩排牙齒參差不齊需要正畸。」
現在孩子們口腔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您想讓孩子有一副堅固牙齒,千萬要改掉孩子的這些 飲食習慣:
- 愛喝甜飲料
糖,是被人們公認的導致齲齒的罪魁禍首,它可以被口腔中乳酸桿菌、鏈球菌等細菌利用,產生有害物質去腐蝕牙齒。
喝一瓶 500 毫升的可樂,就等於喝進去 52.5 克糖。
而市面上純葡萄汁,含糖量通常在 16%~20% 之間,比可樂還略勝一籌。
像純水果汁、濃縮水果汁都要限制孩子飲用,而號稱「零脂肪」的乳酸菌飲料,更是含糖大戶,一定要給孩子少喝。
- 只給孩子吃軟飯
很多寶寶兩三歲了,媽媽給吃的仍然是泥狀、糊狀的食物。這樣寶寶吃起來確實毫不費力,媽媽也省心,但這樣對牙齒非常不好的。
孩子們的牙齒也符合「用進廢退」的理論,經常使用就會更加堅固。相反,孩子總是吃軟食,牙齒得不到鍛鍊就會變脆弱,咀嚼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慢慢由軟到硬的添加食物,以保證牙齒的堅固。
- 不愛吃綠葉菜
家長的溺愛,導致很多孩子無肉不歡,對綠油油的菜葉毫無興趣。
不過,綠葉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以及礦物質鎂,對保持骨骼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K可促進鈣沉積到骨骼和牙齒上,而鎂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可謂是強齒、健骨的「好手」。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綠葉菜,光是為了娃的牙齒健康,也要給他吃起來!
- 不給孩子吃粗糧
在不少老人眼中,精白米麵才是好東西,一頓不落地給娃吃。
殊不知,和粗雜糧相比(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以及更多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精白米麵所含的營養顯得過於單一了。
而且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清理口腔衛生,幫忙把部分食物殘渣從牙縫中清理出來,這在預防齲齒方面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保護好孩子的乳牙,對於日後孩子的恆牙發展、吐字發音、相貌,乃至心身發育都有著重要意義。
希望每位孩子都能擁有一口白牙,笑口常開!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