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種水沖手沖咖啡?!| 淺談李思瑩2018年中國總決賽沖煮方案

2020-02-19     咖評

導讀

前街之前分享了杜嘉寧的沖煮方案,咖啡師小夥伴們都不得不感慨杜嘉寧的業務能力是真的強,一路過關斬將,甚至在2018一年的時間內參加了三場國家級別的賽事,兩場國家賽和一場世界賽。但今天想要分享的重點不是這位賽場王者,在18年世界咖啡沖煮賽中國總決賽的時候,除了杜嘉寧之外,還有一位選手的身影吸引了我們的注意,那邊是17年的中國咖啡沖煮賽的冠軍——李思瑩。

今天則將分享一下李思瑩在18年中國咖啡沖煮賽總決賽的沖煮方案。

沖煮參數

粉量

15g

水量

240g

比例

1 :16

水溫

93攝氏度

研磨度

EK43 #6.5

時間

2分50秒

濾杯

Kalita wave 155

沖煮過程



時間

注水量

水質

0』00』』

150g

80ppm鎂離子、40ppm鈣離子、17ppm碳酸氫根 pH值為7.2

0』30』』

1』50』』

90g

TDS為0的純水

pH值為6.5

2』00』』

2』50』』

細節

李思瑩在2018年的沖煮賽上的沖煮方案上關注到了水,用了兩種不同的水質去萃取咖啡。整個方案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負責體現咖啡的平衡感,在前30秒注入150克的水,水中加入了80ppm的鎂離子和40ppm的鈣離子,這兩個元素可以幫助萃取更多咖啡核果類的風味以及果汁般的body,然後,水中加入17ppm的碳酸氫根來讓水的pH值穩定在7.2,以提升咖啡的酸質和甜感。

第二部分負責萃取咖啡的濃度,在第一段咖啡液完全過濾完之後,在1分50秒的時候注入剩餘的90克水,第二部分的用水則改為TDS值為0、pH值為6.5的純水,約在2分鐘左右注水完畢,在2分50秒的時候完成整個萃取過程。

在濾杯的選擇上,李思瑩選擇了Kalita wave 155,搭配平底濾紙。Kalita wave的小過濾孔設計,可以幫助萃取更完整的咖啡風味。

寫在最後

之前前街咖啡分享沖煮方案的時候,有小夥伴反應,要效仿冠軍的沖煮方案還要看很多其他因素等。

私以為前街咖啡分享沖煮方案,第一併不提倡效仿別人,更多應該是學習別人,前街咖啡幫助大家梳理萃取參數沖煮方案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別人是如何去沖煮一杯好喝的咖啡的;第二,分享沖煮方案也直接提供一個現成的方案給大家,增加咖啡的樂趣以及可玩性(同一支咖啡不同的沖煮方案可以有不一樣的風味表現)。

最後小夥伴們肯定發現,要想嘗試今天分享的這個沖煮方案,會比較困難,因為用到了兩種不同水質的水,其中一種還是定製水質的水。前街咖啡師小夥伴提出一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比較接近的水來代替定製水。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們可以用崑崙山來代替第一部分用的水,用怡寶來萃取第二部分的咖啡。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M8wW3AB3uTiws8KcO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