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領銜,老戲骨做配,是現在多數影視劇的搭配模式。
《絕代雙驕》的故事,原本便是以江小魚、花無缺這對兄弟為主,「少+老」的模式自是更加適用。
故事開篇,江楓與花月奴夫妻離世,留下一對剛剛出生的孿生兄弟。一個被邀月、憐星帶回了移花宮,便是日後的花無缺;一個被燕南天帶進了惡人谷,長成了精靈古怪的小魚兒。
在將小魚兒帶大的一眾惡人中,「神醫」萬春流堪稱惡人中的「異類」。
原小說中,燕南天中了屠嬌嬌等人的圈套被擒,雖然憑藉一身神功脫困,卻弄丟了襁褓中的小魚兒。當他帶著一腔怒火在谷中追尋、殺戒大開時,正是萬春流的一句「我早已改過自新,你為何還要殺我」,宛如當頭棒喝,讓被心中殺念熏得神智已亂的燕南天清醒了過來。
而之後,萬春流為了報燕南天的「不殺之恩」,在屠嬌嬌等人找他過去查看燕南天傷勢時,以用燕南天試藥為藉口,保住了他的性命。
之後的十多年中,他更是暗中用盡所有辦法想要將燕南天治好。同時,他也是小魚兒在惡人谷中唯有的「港灣」。
只有在萬春流這裡,小魚兒得到的才是真正的「教養之恩」,一聲「伯伯」由心而出。所以,在小魚兒離開惡人谷時,他對著其他人是哈哈大笑,對著萬春流卻是「笑聲頓了頓,瞧了萬春流一眼」。
這句話的後面,古龍還特地加上「只瞧了一眼,沒有說話。萬春流也沒有說話,有些事是用不著說出來的。」
因此,萬春流雖然出場不多,但對於小魚兒的性格養成以及後續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絕代雙驕》出版後,已經不下10次被搬上熒幕。雖然不是每一版都會有萬春流,但也已經有多個版本。
小說中的萬春流瘦小精悍、面目枯瘦,但目光深沉、少有表情。影視版中,卻大多是將他塑造成氣質儒雅、頜下留須的模樣。
新版《絕代雙驕》中更是如此。
劇中扮演「萬春流」的是戲劇演員出身,轉影視劇也已經有30多年的侯長榮,無論是資歷還是演技,他都配得上「老戲骨」這個讚譽。
侯長榮出生於1960年,18歲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專攻揚劇的「小生」行當。他後來被觀眾熟知,緣於87版《紅樓夢》中的「北靜王」和「柳湘蓮」。
身材挺拔、面目俊秀的侯長榮,當初以「賈寶玉」的候選人進組,最終卻因為個子太高、氣質過於英朗,而與「寶哥哥」失之交臂。
或許是導演的「彌補」,也或許是能者多勞,之後為侯長榮在劇中安排了兩個角色——「面如美玉,目似明星」、溫文貴氣的北靜王,和「年紀既輕,生得又美」、豪俠率性、文武皆備的柳湘蓮。
雖然身份、氣質迥異,但一人分飾兩角的侯長榮卻憑藉著多年積累的舞台經驗,將一文一武兩個「小生」演得形神兼備,卻又絕無雷同,以至於許多觀眾後來看演員表才發現他們是同一人扮演。
不過,因為北靜王戲份不多,觀眾印象更深的還是與寶玉知交、暴打薛蟠,又拒了與尤三姐的婚事,釀成「揉碎桃花紅滿地」慘劇,自己悲痛追悔莫及,跟了跛足道士出家的「柳二郎」。
當時不過20多歲的侯長榮,劇中扮相真正是劍眉星目、英氣俊美,一直是與「賈璉」並列,或競爭「紅樓夢第一美男子」的最強對手。
《紅樓夢》之後,侯長榮並沒有就此告別戲劇舞台,而是依舊將事業重心歸於戲劇。先後多次獲得優秀演員獎、優秀表演獎,主演的戲劇電視劇《王昭君》還獲得過金鷹獎最佳戲曲片獎。
大約從2007年開始,侯長榮才開始增加「出鏡」機會。早些年的《隱婚日記》、《城市戀人》,近兩年的《那年花開月正圓》、《都挺好》、《宸汐緣》等,都有他塑造的精彩角色。
但相比之下,依舊是「柳湘蓮」國民認可度最高。
柳湘蓮這個人物的魅力,不僅僅是風流俊秀,更在於他的嫉惡如仇、豪俠率性,以及那份至情至性。
作為他的扮演者,侯長榮身上也有與他相似的優點——深情。
對於侯長榮來說,出演《紅樓夢》最大的收益並不是一舉成名,而是遇到了今生的至愛——扮演「香菱」的陳劍月。
因為網絡上關於陳劍月年齡的資料很少,導致出現了兩種說法。
一種是她比侯長榮大,兩個人是「姐弟戀」;一種是陳劍月參演《紅樓夢》時才19歲,比侯長榮小5歲。
1984年,侯長榮和陳劍月在《紅樓夢》演員訓練班的食堂相識,外形出眾的侯長榮一走進去就成為了全場焦點,陳劍月也被他的俊秀、陽光所吸引。
雖然後來很多媒體都寫陳劍月對侯長榮「一見鍾情」,但兩個人的心動時間其實並沒有隔很遠,可以說是「兩情相悅」。
那次吃飯,侯長榮的長相和他幫陳劍月盛粥的舉動讓女方心中意動;隨後不久,陳劍月在水邊讀書時嫻靜、美麗的樣子,讓在附近練功的侯長榮動了心。
他主動找陳劍月幫自己搭戲,還請她一遍遍給自己唱電影《人生》中的插曲。
那首歌有個很「撩」的名字《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通篇唱的都是女孩兒對心上人的愛與思念。
原本就對侯長榮有好感的陳劍月讀懂了他的「暗示」,兩個年輕人心心相印,只礙於導演當時不讓談戀愛的禁令,只能將心中的情感化作眉目交匯、頻頻顧盼。
但就像那句話說的,這世上有兩樣東西藏不住,一樣是咳嗽,一樣是愛情。
最先發現他們「秘密」的是扮演「平兒」的沈琳,直到某一天,連導演都發現他們相戀了。在確保不會耽誤工作的前提下,王扶林默准了他們的感情。
《紅樓夢》開拍的第二年,即1985年12月20日,侯長榮和陳劍月趁著休假時間去領了證。
沒有婚紗、婚禮,只是簡單地將雙方父母約到一起吃了個飯。
婚後沒幾個月,陳劍月就有了身孕,片中「香菱」進賈府的那場戲中,她其實已經身懷六甲的准媽媽。
婚後的日子,寧靜平淡而又忙碌——照顧女兒、拍戲。
早些年的演員待遇並不像如今,所以夫妻倆有過一段物質並不豐裕的歲月,侯長榮也曾為生活的壓力嘆氣,但夫妻倆相扶相守,將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雖然因為工作,夫妻倆經常要分開,但感情一直很好。
從相戀到到如今,侯長榮和陳劍月在一起已經滿34年,連女兒侯雪都長大成人、組了自己的小家,但夫妻倆就像有報道中寫的「至今仍像在戀愛」。
這世間,其實並沒有從不發生矛盾、永遠沒有嫌隙的夫妻,一份成功的婚姻最有用的秘訣就是「包容」。
從之前侯長榮、陳劍月做的談話節目來看,侯長榮應該是比較「大男人」的。過程中,他多次打斷陳劍月的話。而每次,陳劍月都會停下來,神情平和、目光溫柔地看著他。
這兩個人,就像山與水。
高大偉岸的山,用身軀承擔著外界的壓力,護佑著身後的妻子、女兒;溫柔和順的水,用柔軟、包容,容納著山的鋒棱堅硬。
於是,山水相依,成了長守不移的風景。
這樣的婚姻感情,或許不如言情小說中那些浪漫、唯美,但卻更具有煙火人生的真實。
侯長榮和陳劍月的愛情,才是沒有加過濾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