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弱?學歷低?在職場不能翻盤?運用「魯尼恩定律」成功逆襲

2019-08-28     奕洋

一、在職場中,實力強不一定成為最後的贏家

張鵬和劉洪是大學同學,兩個人應聘到同一家公司,張鵬在計算機方面有著超強的天賦,所以他覺得自己在公司不需要學習和進修,憑藉他的聰明才智足以應付一切工作,不僅如此,他對待工作馬馬虎虎,總是以應付的心態完成工作任務,以致於經常出錯。

劉洪知道自己不是很聰明,能力與張鵬相差甚多,所以工作後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還積極向身邊的前輩們請教,領導交待的每項工作都認真對待。

進入公司半年後,劉洪比張鵬先升職了。為什麼能力強的張鵬沒有升職而能力差的劉洪卻先升職了呢?因為每個公司都不需要眼高手低、驕傲自大的員工,如果之後張鵬不知道反醒,在以後的工作中依然這種態度,那麼最後等待他的可能是辭退的命運。

在當今這個社會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時代,自我成長能力很重要。因為社會在變化,你不努力成長將會被社會淘汰。尤其在職場中,如果你因為自己能力強,而放棄學習,那麼你可能會輸給能力遠不如你的人。這種現象被稱為「魯尼恩定律。」

二、什麼是魯尼恩定律

賽跑時,跑的快的不一定贏,打架時,實力弱的不一定輸。沒有到最後一刻,都無法定輸贏,只有笑道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如:龜兔賽跑,兔子認為自己跑的快和烏龜比賽太輕鬆,認為即使自己睡一覺在跑也能夠取得勝利,於是它先睡了一覺,而烏龜知道自己爬的慢,所以它一刻不停地爬,當兔子醒來烏龜已經達到了終點。

魯尼恩定律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小看此時此刻不如我們的人,也不要因為取得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需知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張鵬在工作中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天賦高、能力強,不再繼續深造,做事馬馬虎虎,而劉洪知道自己能力差,所以他一直踏踏實實努力的工作,結果半年後劉洪比張鵬優先升職。其主要原因是: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職場競技場中,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取得最後的勝利。

三、為什麼在職場中懂得「魯尼恩定律」非常重要?

職場中的人形形色色,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兢兢業業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

2、他們只管上班,不管是否為公司提供貢獻;

3、只是接收上級的安排,而不去思考後果;

4、做事情時應付了事,認為將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可以;

5、工作一拖在拖,直到不能再拖時才馬馬虎虎完成;

最近一項全球調查數據也顯示, 1.9萬多名員工中,只有16%的員工充分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混日子」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更要懂得「魯尼恩定律」,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思考,認證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從上述幾種情況可以得出,「魯尼恩定律」 對身處職場的我們有以下啟發:

1、在職場中要活到老學到老,切勿沉浸在過去的輝煌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和不斷自我否定來發展自己的職業技能提升自己的人身價值,而不是滿足於過去的輝煌,這樣當變化到來時我們才能及時採取對應策略,避免社會淘汰的命運,從而使得自己變得更加幸運。

福特總裁沉醉於自己過去的創造之中,雖然他預見即將到來的變化。但是,反應太慢,終於被自己的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後面。雖然亨利.福特後期通過戰略的調整,使公司存活了下來,但也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這樣的例子很多,如:傳統的電商行業因不懂變革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衝擊下而倒閉;諾基亞因循守舊,不懂得創新,在智能時代到來不及時創新,一味沉浸在過去的業績中,以至於從龍頭位置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被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所取代。

職場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所以取得成績後要繼續學習,因為停滯不前就代表著落後;而當面對逆境時不要放棄自己,因為此時困難不代表永遠困難,笑道最後才是最後的勝利。

2、在職場中要懂得戒驕戒躁,讓我們越來越幸運,避免淘汰的命運

洛克菲勒在談到他早年從事煤油頁時,曾這樣說道:

「在我的事業漸漸有些氣色的時候,我每晚把頭放在枕上睡覺時,總是這樣對自己說:『現在你有了一點點成就,你一定不要因此自高自大,否則,你就會站不住,就會跌倒的。因為你有了一點開始,便儼然以為是一個大商人了。你要當心,要堅持著前進,否則你便會神智不清了。』我覺得我對自己進行這樣親切的談話,對於我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我恐怕我受不住我成功的衝擊,便訓練自己不要為一些蠢思想所蠱惑,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大多數人取得成績後會沾沾自喜、自我滿足,從而放棄自己學習和成長,慢慢的他們被不如自己的人所超過,漸漸的失去了自己的優勢。

職場中的大神,他們開始時可能能力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是他們堅持的心,當大多數人選擇放棄時,他們一直堅持著,不會因為一點點成績而驕傲,只是不斷的提高自身能力,發揮自身優點,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限。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過:「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經營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使自己的人生貶值。」

所以當企業變革時不會影響到他們,及時影響到他們也無所畏懼,因為他們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領頭人。

「魯尼恩定律」 對身處職場的我們如此多的啟發,那麼我們如何打造自己在職場中的「魯尼恩定律」

四、如何把自己打造成職場的魯尼恩定律

1、在職場中,我們要時刻保持「空杯心態」,這樣我們人生才能走的更遠

身在職場,很多人隨著時間增長,能力提高以及升職加薪等現象而滿足於現狀,從而放棄自我學習;可是,人生道路很長,此時的幸運不代表能夠一直如此幸運,因為時代在變化,社會在變化,你身邊的人也在變化,當你停滯不前放棄努力時時,就會被你身邊的人所超越,因為他們沒有放棄,所以我們要懷著「空杯心態」去學習。

空杯心態

空杯心態屬於心理學概念,象徵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職場中懷著「空杯心態」去學習,會讓我們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更迫切的心情對學習,因為我們大腦在提醒我們獲得的知識太少,能力還比較弱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吸取更多的知識來強大自己。

2、在職場中,時刻存在危機感,使我們不斷努力前進

亨利·福特說:"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已經進入老年,無論他在20歲還是80歲;堅持學習的人則永葆青春。"

隨著他們在某種格式化的環境呆久了,一部分職場工作人員慢慢被環境同化,他們每天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很少違反公司制度,也不會努力提升自己,他們往往也意識不到職場危機感的時時存在。

在職場中他們較為穩定、流動率低,不過他們對企業參與競爭形成危機。站在企業角度來看,這部分職場同化者增加了經營成本、並沒有創造相應的效益,處於發展期的企業不會滯留這部分「閒人」,會首當其衝的放棄掉沉淪者們,而處於成熟期的企業在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時會擇機進行調整。

所以在職場中,你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做一個能持續工作的前行者,自己時時充電、虛心請教、不斷進取,只有這樣你才能具有競爭力。你的工作崗位暫時不會被替代,你才能立於不敗、隨企業的成功一同成長,和成功!

3、在職場中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更有條理化

身在職場,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天忙忙碌碌,晚上回憶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做的事情很少,工作效率很低。而且根本沒有時間學習到新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這樣的你又將如何取得最後的成功呢?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我們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我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偷偷的溜走:如:我們正在做項目計劃,忽然同事諮詢一個問題,然後就給同事講問題,講完後,辦個小時就過去了或正在寫需求,同事忽然告訴說:「五分鐘後開會」。就這樣之前的事情就耽擱了,所以說為了有更好的時間工作,能夠有高效的工作時間,我們採取GTD方法合理安排時間。

GTD

GTD(全稱:Getting Things Done)就是其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現在最受歡迎的方法。GTD翻譯成中文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 「通過記錄的方式把頭腦中的各種事情移出來,然後整理安排自己去執行」

1. 收集 —— 大腦中存儲很多東西,所以要釋放大腦的儲存負載,然後將收集到的信息記錄下來,使之能夠方便、快捷的使用

2. 處理 —— 對信息及時處理和歸納成類,防止信息的堆積和碎片化,可以通過兩分鐘法則進行處理

3. 計劃 —— 形成項目並安排好時間,如:可以設定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你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把他們排進日程表。

4. 執行 —— 執行是制定了計劃就一定得做到,這能很好地提升自我認同感。執行時你應當在不分心的情境下,一次只執行一件事,既不要多線工作,也不要讓你的工作突然中斷。

5. 回顧 ——通過對工作和其它事情進行回顧,看看哪裡做的不好,需要改進,重新做出調整計劃。這樣能使得計劃更有效地進行,更加合乎工作程序的邏輯。

福特曾經說過:據我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裡嶄露頭角的。所以說合理的時間方法在職場中至關重要,他使我們的工作更具條理性,同時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己,從而讓我們的實力越來越強。


結論:

奕洋說:,不要輕易小看他人,也不要因為取得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需知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一時取得了勝利不代表一輩子都會取得勝利,只有踏踏實實的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須知道開始的勝利並不是真正的勝利,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3ew-W4BMH2_cNUgfL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