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粵企入圍世界500強!誰最能「賺」?

2019-07-23     科普圈世界

這份榜單厲害了!

7月22日,2019《財富》

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

正式發布。

作為衡量企業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世界500強釋放出全球經濟版圖變化的最新信號。

企業沉浮的背後,

榜單上的財富密碼你讀懂了嗎?

廣仔帶你一起來發現。




中國上榜數量首超美國

根據最新榜單,上榜企業中有129家來自中國,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即使不計算台灣地區企業,中國大陸企業(包括香港企業)也達到119家,與美國數量旗鼓相當。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13家,占總數的一半以上。這13家首次上榜的中國公司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中車(601766)集團、青山控股集團、金川集團、珠海格力電器(000651)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華夏保險公司、銅陵有色(000630)金屬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小米集團、海亮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備受關注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第414位)和小米集團(第468位)均為首次上榜。而成立9年的小米則是2019年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公司。

大灣區雲集20家世界500強

從1996年到2019年,過去24年中,中國從當初的兩家企業入圍,到如今領跑全球。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伴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提升,總部位於廣東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也從2005年僅有1家,到如今擁有13家,並且排名不斷向前。

據統計,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0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廣東人說,水為財。沿水流而下,匯成江海,是城市和產業匯聚的方向。

13家上榜的廣東企業中,深圳占了7家,廣州3家,佛山2家,珠海1家,無一例外都在沿海區域。其中,深圳企業入圍數量最多,占據半壁江山。


人群聚集在哪裡,市場的機遇就在哪裡。這些500強企業散落在大灣區各個城市,但其戰略布局往往交織重疊。我們發現,在灣區之中的跨城布局,成為企業崛起的強勁引擎。

騰訊總部在深圳,卻將微信總部放在廣州。總部在香港的華潤集團,多次戰略性投資都集中在珠三角。恆大在廣州成立,此後將總部遷到深圳,今年6月又在南沙投資1600億建設新能源汽車項目。

伴隨著這些企業在榜單位置的提升以及密集的跨城布局,灣區經濟強勢崛起。


廣東13家企業平均利潤近60億美元


廣東企業不僅上榜數量多,而且都是質優企業。

統計發現,13家上榜的廣東企業無一家虧損,平均利潤接近60億美元,高於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35億美元,也高於世界500強的平均利潤43億美元,盈利能力超過了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


在54家利潤超過百億美元的世界500強公司中,12家來自中國公司,廣東占了3家,分別是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騰訊。

2019年財富500強榜單中,5家上榜的房地產企業均是中國企業,其中廣東占據了三個名額,且排位上升明顯:碧桂園由第353位上升至177,躍升176位。恆大、萬科排名提升也均超過90位。三家房企的利潤相比2018年均有小幅上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上榜世界500強的129家企業中,近半數利潤來自銀行。作為廣東13家上榜企業的唯一一家銀行,招商銀行的利潤高達121.7億美元。不過,招商銀行的利潤在廣東上榜企業的排名中並非榜首,中國平安以162.3億美元利潤排名第一,緊隨其後是119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和89.5億美元的華為。對比之下,平安一家利潤即超過恆大、碧桂園、萬科三家房地產企業的利潤之和。


「智造」業已經成主要支撐


梳理了過去24年榜單,出現總部位於廣東的企業名單是2005年,南方電網當時首次進入世界500強,位居316位。


隨後,廣東企業出現在世界500強名單的數量穩步提升。

2010年

平安保險與華為攜手進入榜單,廣東企業數量增長至3家;

2013年

廣東企業數量進一步增長至6家,正威集團、廣汽集團、招商銀行加入大隊伍;

2016年

廣東世界500強陣營再度擴容,增長至9家,並保持著每年有一定數量的增幅。


世界500強企業不斷擴容的背後,實際是廣東經濟不斷擴容的結果。2005年,廣東GDP剛好超過2萬億大關,達2170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2010年廣東GDP達到了4.6萬億元,相對於2005年增長超過了2倍;而今年上半年,廣東省GDP首次突破5萬億元,增速為6.5%。

從入圍企業所屬行業來看,從南方電網到平安保險、華為,再到招商銀行、廣汽集團、美的等,已經覆蓋了電力、金融、製造業、房地產等,凸顯了廣東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尤其是金融行業,平安保險、招商銀行排名穩居前列。




在今年榜單中,珠海企業格力電器首次上榜,位居414位,成為了亮點,這是廣東又一家製造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整理歷年數據發現,廣東首家製造業企業華為入圍時間為2010年。如今,這一陣營已經得到進一步擴大,擁有了廣汽、美的、格力等,覆蓋了電子信息、汽車、家電等。

也就是說,在今年入圍榜單中,廣東製造業企業的數量占比已經超過三成,並且都為各自行業的領跑者。



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約1069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這是繼三星和蘋果之後,全球第三家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的科技公司。

作為廣東支柱產業的汽車製造業,廣東企業在過去幾年中也實現了高速發展,廣汽集團自2013年首度入圍之後,連續六年名次上升,從2013年位居483位,到2014年提升至366位,再到2017年進入前300名位居238位,然後到今年成功進入前200名。

在今年榜單中,民營企業也備受矚目,占了絕大多數,包括了華為、雪松控股、恆大集團、騰訊等,可見廣東民營經濟發展迅猛。



從榜單中看到,

從世界級的規模到世界級的影響力,

大灣區企業全球化競爭力在提升。

創富時間在縮短,新的懸念值得期待:

下一個入圍世界500強的

灣區企業會是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fOBHmwBmyVoG_1Z3d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