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走路,家長可別做這些事,很容易坑娃

2021-02-25     淘媽育嬰

原標題:孩子學走路,家長可別做這些事,很容易坑娃

文|淘媽

最近天氣很好,家裡有孩子的,基本上都要在午飯後帶娃出去玩。孩子在家待不住,我也會帶著孩子出去遛彎。有一次看到一位奶奶正牽著孫子的手教孩子學走路,孩子沒走幾步,奶奶就要停下來歇會兒。這位奶奶還和一起的姐妹抱怨「我家孫子走路晚,可累死我了,每天這麼教還是走不穩。」一旁的姐妹都安慰「沒辦法,都是為兒為女的,再堅持堅持,不行買個學步車,孩子總有一天會走路的。」在心疼這位奶奶之餘,我也發現了現在很多家長教孩子學走路還是會陷進一些誤區當中。如果你家孩子也正在學走路,千萬別做這些事,真的很坑娃。

1. 使用學步車

有不少家長把學步車當成了孩子學走路的神器,甚至孩子還沒出生就已經買好了學步車。其實,給孩子使用學步車存在很多的隱患。

大多數的學步車都是要孩子坐在中間的那條帶子上,而這帶子就限制了孩子邁腿的範圍。另外,有帶子「架」著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用腳尖走路的習慣。如果孩子長期使用的話,不僅不利於孩子正確學走路,還不利於孩子腿部的健康發育。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使用學步車也存在安全隱患。孩子的好奇心強,安全意識差,在使用學步車的時候很容易因為滑行速度快或者是控制不好方向而發生側翻、摔倒等危險。

所以說,孩子學走路,學步車並不是最適宜的輔助工具。為了孩子的安全,最好不要使用。

2. 牽著孩子走路

這也是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的教孩子學走路的方式,但是也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大人長時間牽著孩子走路,可能會讓孩子養成踮腳走路的習慣。而且家長可能會因為用力不當,或者是孩子不小心摔倒,從而導致孩子脫臼。還有些家長急於求成,看到孩子一直不會走路,在不經意間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像我們開頭提到的那位奶奶一樣,這樣教孩子走路,大人也累的腰酸背痛,真的沒有必要。

如何訓練孩子走路?

有些家長會說,這些方法都不行,那應該怎麼訓練孩子走路呢?其實很簡單,就是順其自然。

其實孩子在不同的月齡,都有不同的大運動在發育,例如3個月左右會翻身,6個月左右會獨坐,8個月左右會爬行等等。一般來講,孩子在掌握了獨站、扶走的「本領」後,就已經為走路打好基礎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好這些事。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走路環境:家人要保障地面是乾淨的,不要有水;周邊沒有尖銳物、障礙物,防止孩子摔倒磕傷、碰傷。

教孩子蹲:如果孩子在剛學走路的時候摔疼了,很可能會因此留下「心理陰影」,以後不敢再邁腿走路。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種事,家長最好在孩子走之前先教孩子「蹲」,這個動作不僅能鍛鍊孩子腿部的肌肉,還能保護孩子。另外,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扶著的東西,像沙發、床等。

多鼓勵:剛學走路的孩子,摔倒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孩子摔倒後,家長不要表現的很慌張,不然這種情緒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感到不安。告訴孩子「摔倒了也沒關係,剛剛走的很好」,父母的鼓勵,會成為孩子堅持走下去的動力。

淘媽說:除了特殊情況,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會走路的。所以在這件事上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即使孩子到了走路的時候,也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像使用學步車,牽著孩子走這樣的方式就不要再用了,真的對孩子沒好處。另外,孩子學走路初期,最好不要穿鞋,光腳最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M9s3HcBDlXMa8eq3L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