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紅太陽廣場,背手的毛主席雕像,重溫那份感動

2019-11-13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寧夏旅行故事。一張淡季的特價機票把我帶到了塞上江南寧夏,在銀川坐火車去中衛呆幾天。中衛,不是那個足球場上的中場大將,而是一座黃河岸邊的美麗小城。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美譽。

​除了中衛沙坡頭景區、騰格里沙漠外,這座美麗的小城有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信步走來,可以從黃河岸邊的黃河宮、香山湖公園、市政府廣場、文化廣場、鼓樓商圈、紅太陽廣場、高廟保安寺,一直到中衛火車站。接上文,在中衛市中心的鼓樓旁的鼓樓西街,就是紅太陽廣場。圖為鼓樓西街紅太陽廣場前的仿古人行過街天橋,是不是很有特點?

​正好登上漂亮的人行過街天橋,從高點俯瞰紅太陽廣場全貌。紅太陽廣場建於1965年,一直是中衛最繁華的地方。紅太陽廣場不僅是中衛的第一個廣場,也是中衛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市場。那時候物質生活還很匱乏,沒有市場,紅太陽廣場因為地段好且人多,所以大家都在這裡買賣食品、日常用品。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衛還只是一個小縣城,以紅太陽廣場為中心,東邊是縣政府,西邊是影劇院,僅有的兩個籃球場是當時活動中心。走進紅太陽廣場,耳畔好像想起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的優美旋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濟繁榮,百姓生活日新月異。中衛由縣變成了市,紅太陽廣場也不再是曾經的小籃球場了。

​在紅太陽廣場上最醒目的,當屬廣場北面巋然屹立的這尊毛主席雕像。毛主席雕像是中衛人民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生75周歲而建。像高12.26米,象徵毛主席生日日期。毛主席雕像於1968年12月26日竣工。

​走過很多城市,也瞻仰過幾尊毛主席雕像,每尊毛主席雕像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中午也不例外。想當年,中衛人民、中小學生利用禮拜天、節假日,精心的檢出建造塑像用原料中的每一粒細小的黑石子,自願義務勞動和勤工儉學投入到雕像的建設中,沒花國家一分錢,用他們對領袖無限的熱愛之心,塑造了這尊紀念碑。

​我是第一次看到背手的毛主席塑像,背手毛主席塑像在西北地區唯一存在於中衛,背手雕像最早出現在北京大學,各地使用同一模具澆築塑像,當時中衛縣從河北邯鄲找到北大那尊雕像的模具後,同時把雕塑工廠的工人一起請到了中衛,精心製成現在這尊毛主席雕像。

​雕像底基由96塊大理石拼接而成,正面寫有「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毛澤東同志」,中衛人民把對毛主席的崇敬,深深留在心底,永遠與紅太陽廣場一起,迎接紅太陽。

​雕像的基座上還刻有毛主席的詩詞《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回顧了萬里長征的行程,表達了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鋼鐵意志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這是一首在戰鬥中前進的勝利曲,讀來振奮人心,激揚鬥志。

​毛主席雕像的後面是漂亮的街心公園,是市民健身娛樂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對了,大家發現沒有,廣場上的人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個是拍照時正值中午,大家在吃午飯午休吧,另一個原因很有意思,正好我目睹了全過程,賣個關子,下文奉上。

​紅太陽廣場是中衛最早的廣場之一,現已成為了中衛的地標。每到一個城市,只要有毛主席雕像,一定要專程過去瞻仰,你的城市也有毛主席雕像嗎?

待續,馬上回來,接著說說中衛紅太陽廣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6TIam4BMH2_cNUgMb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