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與李雪健齊名的表演藝術家,13歲離家出走,與父親決裂,釀成終生遺憾,37歲出演首部電影,從此獲獎無數

2020-04-17     人民藝術家雜誌

對於年輕觀眾來說,李保田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有些陌生。

曾經,李保田也是有名的「霸屏」演員,凡是他主演的電視劇,總能在螢屏上熱播。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似乎從出道起就沒有年輕過,卻靠著自己真誠樸素的演技,在一眾顏值爆表的男演員中殺出一條血路,包攬了幾乎國內的所有獎項。

李保田

然而,在電視劇的年產量不斷增長的今天,面對送到面前的諸多劇本,這位老戲骨卻不願出山了。在他心中,演戲是他的生命,是他兒時就立下的志向,是他犧牲了諸多東西才換來的機會,不容褻瀆。

1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徐州。

小時候的李保田,不算聽話,但也不怎麼調皮,要說起來,除了不愛上學,痴迷看戲和讀名著外,也算是個挺老實的孩子。但不愛學習這一點就已經讓父母夠頭疼的了。

李保田舊照

那時候,李保田經常跟著一些不愛學習的小夥伴翻牆去看戲,因為沒錢買票,他們只能守在戲園子門口,一看到有人中途退場,趕緊撿起人家不要的票根混進去看一會戲。每次表演結束,大家都散了,李保田還蹲在戲園門口回不過神來。也因為這樣,李保田時常被父母逮住,回家也免不了一頓斥責。

父母的斥責和苦口婆心的規勸,在小小年紀的李保田眼中,變成了父母對他的不滿,似乎是他這個不爭氣的孩子,讓身為財務科長的母親和重要幹部的父親丟臉了。

李保田舊照

積攢多年的怨氣和不被理解在一次爭吵之後爆發了。

一天,父親偷看了李保田的日記,看到了李保田在日記中寫下的「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等我將來成了大演員,我要爸爸接成了大演員的李保田回家」的宏大志願。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在父親看來,只有學習才有可能讓兒子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當李保田再一次偷偷逃學看完戲回家時,父親在言語上狠狠地打擊了李保田,說他「一輩子都成不了大演員」。

這次,13歲的李保田選擇了反抗。他背著行囊,離家出走,找到了一家梆子劇團,跟著師傅學起了丑角表演。那段時間,李保田可謂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在最窘迫的時候,甚至只能拿著豆腐乳沖水喝。

李保田在《丑角爸爸》中的丑角扮相

但是,即使是這樣,李保田也沒有回過一次家。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李保田每天吃不飽飯,營養不良,還要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最後因為傷寒病倒了。那時,政府下放到地方的幹部聽說了李保田的處境,心疼這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派人將他送去大醫院治病,可是還沒來得及啟程,李保田就暈倒了。

當他在醫院裡醒來時,第一眼就看到了四五年沒有見過面的母親。因為還在與父親賭氣,李保田告訴母親,一定要瞞著父親,可是他不知道,在隔壁的高幹病房裡,因為嚴重肝病住院的父親,也一直讓母親瞞著李保田。

李保田丑角扮相

有一天,正在輸液的李保田在睡夢中感覺到有人在撫摸自己的手臂,當他睜開眼睛,發現穿著病號服,面容憔悴的父親就站在自己床邊。父子二人都是倔強的人,誰也不願服軟,他們互相凝望了許久,眼眶泛紅,沒有說話。

李保田沒有想到,那竟是自己與父親見的最後一面,幾年後,父親因肝癌去世,而李保田,始終沒有對父親說點什麼。

2

後來,李保田被選進了徐州文工團,終於成為了一名演員。他在文工團摸爬滾打了十數年,當上了文工團的副團長。從事行政工作並非李保田所願,所以,當1978年中央戲劇學院面向全國重新招生的時候,只有小學學歷的李保田心動了。

那一年,李保田已經32歲。

目前能找到的李保田最年輕照片:《闖江湖》(1983)劇照

在中戲求學期間,李保田便展現出了他對藝術的苛刻與熱愛,不僅自己鑽研了許多種表演形式,還自學了諸如詩歌、雕刻等藝術。本科畢業以後,他又攻讀了本校的研究生,畢業後被破格留校任教。

1983年,37歲的李保田迎來了自己的處女作《闖江湖》,在片中飾演了一個與自己經歷有諸多相似的丑角藝人張樂天。接下來幾年,他又相繼出演了《流浪漢與天鵝》《人鬼情》《過年》等影片,獲得了金雞獎、百花獎等獎項的認可。

43歲的李保田在電影《過年》中飾演一位老父親

真正使李保田聲名大噪的應該是1991年上映的《菊豆》。當時,張藝謀邀請李保田飾演楊天青這一角色,試裝時,卻認為李保田的外貌不符合人物形象,另外選擇了一位年輕的演員。幾個月後,張藝謀覺得年輕演員的塑造能力不夠,又回來找李保田,這才有了兩人的第一次合作。事實證明,長相老成,經常扮演大叔的李保田,也可以憑藉純熟的演技,毫無痕跡地「扮嫩」。

李保田在電影《菊豆》中飾演楊天青

這部電影上映後,一舉摘得第43屆法國坎城電影節特別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作為主演之一的李保田也隨之出名。之後,他又憑藉在電影《葛老爺子》《鳳凰琴》中的出色表演,相繼獲得了飛天獎、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盃,實現了中國電影獎項的大滿貫。

李保田在《鳳凰琴》中飾演民辦教師余校長

真正讓李保田走到億萬觀眾面前的,當數1996年播出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李保田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飾演劉墉

那年,李保田50歲,對於角色的塑造早已駕輕就熟,嬉笑怒罵間盡顯一位老演員的鬆弛和本事。他既專業又討巧地完成了這個角色,至今仍是觀眾心中唯一的「劉羅鍋」。

觀眾心中唯一的「劉羅鍋」

這部劇的熱播也使得劇中的多位演員一炮而紅,並促成了「鐵三角」李保田、王剛、張國立的聚首。然而,當王剛漸漸成為「和珅專業戶」,張國立也相繼接演了多個「皇帝」角色時,李保田卻與他們漸行漸遠。

王剛在《宰相劉羅鍋》中飾演和珅

張國立在《宰相劉羅鍋》中飾演皇帝

坊間開始流傳「李保田與王剛、張國立不和」的傳聞,對此,李保田只是回應說:「不是不和,而是觀念不同。觀念不同不代表就必須有誰對誰錯。」雖沒有誰對誰錯,但堅信「老演一個角色,小心觀眾反胃,塑造一個成功的角色並不容易,但破壞卻很容易」的李保田,再也沒有與王剛、張國立合作過。他們二人,也因幾年後的《鐵齒銅牙紀曉嵐》與「皇帝專業戶」張鐵林組成了新的「鐵三角」。

張鐵林、張國立、王剛組成新「鐵三角」

另一部讓李保田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便是2003年熱播的《神醫喜來樂》,用現在的話說,這也是一部「霸屏神劇」。央視首播之後,各大衛視相繼轉播重播,李保田也從老一輩觀眾心中的「劉羅鍋」變成了年輕觀眾心中的「江湖神醫喜來樂」。

李保田在《神醫喜來樂》中飾演喜來樂

由於年歲增大,原本便對角色要求非常高的李保田對劇本的選擇標準更加嚴苛,接戲時總是儘量避免角色類型的重複,避免自己的表演固態化。遇到特別打動他的劇本,他一定會全力以赴,非常「較真」。

2005年,李保田的心血之作《欽差大臣》播出,李保田卻一紙訴狀將該劇投資方告上法庭,只因對方將原定30集的電視劇注水延長為33集。後來,《欽差大臣》製片方與另外八家影視製作公司聯名批判李保田為「戲霸」,對其進行了封殺。

李保田在《欽差大臣》中飾演清水縣縣令

李保田倒是不以為意,接受了「戲霸」這一稱號:「我從來不撒謊,你再怎麼討厭我,我也不會逢迎你。你再怎麼和我親近,我也不會笑。所以我口碑不好,我是戲霸。但是這個霸不是惡霸,是為了質量,為了東西更好,是一種較真。」他樂呵呵地享受起了半隱退的生活,沒事就在家畫畫畫,練練字,帶帶孫女。

3

李保田雖然不苟言笑,對待作品要求嚴苛,但對身邊人也算和善。他喜歡與上升期的導演合作,也提攜了不少新人演員,生活中他與夫人相伴幾十年,更是將兩個小孫女寵成了小公主。唯獨面對兒子時,李保田的態度近乎冷漠。

李保田兒子李彧

李彧出生時,李保田仍在徐州文工團打拚,只有小學學歷的他,吃了很多讀書少的虧,因此下定決心,要讓兒子好好讀書。

李保田平時喜歡藝術,李彧6歲時,他便開始有意培養兒子畫畫。有時李彧只是隨便畫了一個非常普通的速寫,平常十分嚴厲的李保田都會使勁地誇他,還會把兒子的畫都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激勵他繼續努力。

李彧童年照片

1978年,李保田因為工作到中央戲劇學院進修,在老家的李彧很快就將畫筆放到了一邊。那時的他,每到暑假都會到北京探望父親,偶爾也會到父親工作的片場探班。慢慢地,李彧喜歡上了演戲。

李彧

李彧17歲那年,李保田回徐州探親,李彧才趁機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了父親,不料李保田的反應比當年李保田的父親得知他想做演員時的反應更加強烈。

當年為了演戲,李保田離家出走,與父親冷戰多年,直到父親去世,兩人也沒有完全和解,成為他日後的心結。他萬萬沒想到,30年後的今天,自己的兒子也要步上自己的老路。

李保田與兒子大吵了一架,誰也不肯低頭,就這樣,父子倆好幾個月都沒有說過話。

李保田與兒子李彧

高中畢業以後,李彧放棄了考大學,一心想要去闖蕩。李保田無力阻攔,但還是懷抱希望,心想兒子碰了壁肯定會回頭。

後來,李彧也確實在圈內四處碰壁,他明白了父親一直強調的知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從藝之路有多苦。1994年,李彧選擇報考李保田的母校中央戲劇學院。

李保田與兒子李彧

在中戲任教的李保田一聽到這事,不僅沒有幫兒子,反而去跟中戲的考官說:「對李彧這個小子嚴格一點。」三試時,個子矮小,演技也沒有多出色的李彧因為形象問題被刷了下來,好一陣沮喪。李保田倒是挺高興的,還幸災樂禍地記者說:「中央戲劇學院不愧是偉大的學府,他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不過,刀子嘴豆腐心的李保田看到兒子為了演戲付出的努力,還是慢慢接受了兒子的決定。他開始願意嘗試著「提拔」兒子,有戲的時候會帶著他,讓他在一旁觀摩學習,也會推薦他演一些角色,這才有了父子倆在《宰相劉羅鍋》的第一次合作。

李彧在《宰相劉羅鍋》中飾演劉羅鍋的隨從劉安

2000年,李彧終於考進了中戲導演系,成為父親的校友。之後幾年,李保田父子倆又在《欽差大臣》《丑角爸爸》中相繼有過合作。

李保田父子合作《欽差大臣》

用兒子的話說,「和父親在一起拍戲的日子就是煉獄」。為了不讓父親在劇組丟臉,李彧在拍攝之前總會做大量準備,把台詞背得滾瓜爛熟,再對著鏡子練習好幾天,可每次一開拍,稍有不慎,李彧總還是會被李保田不留情面地臭罵,也因此被朋友調侃為「最慘星二代」。

李保田父子合作《丑角爸爸》

後來,父子倆開始有意地拉開距離,李保田很少再給兒子介紹角色,李彧也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央求父親的幫忙。對於李彧來說,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做得好會被說成是靠父親,做得不好又會被嘲笑丟了父親的臉。李保田呢,在評價兒子的導演和演技水平的時候,總說好,人家會覺得自己護犢,總說不好,又對孩子不太公道。

李保田父子合作《喜來樂傳奇》

其實,李保田內心很為兒子驕傲。

當初他鼓勵兒子學畫畫,並非是因為自己的喜好,而是他看到了兒子身上的繪畫潛力。這麼多年來,每當有客人來自己家,李保田總是忍不住拿齣兒子的畫給客人看,一臉幸福地對客人說:「瞧,這是我兒子8歲時候畫的!」

後來李彧從影,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也是兢兢業業。在一次訪談中,不善袒露心聲的李保田難得提起兒子:「我的兒子人好,這個比他將來成為什麼大明星都要好很多。」

李保田父子

如今,這位13歲從藝,37歲才出演自己第一部影視作品,「只想好好拍戲」,跟自己「較勁」了一生的老藝術家,已經74歲。在這個信息時代,李保田太過低調,不上綜藝,不接廣告,不在網絡平台發聲,名字正在被人慢慢遺忘。但是,他的經典作品,相信再過很多年,也會有人重溫和提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5ohj3EBnkjnB-0zQb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