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吼越叛逆?李玫瑾教授支招:這樣做比吼啞嗓子更有效

2020-04-09   小歆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都希望孩子不犯錯,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非常生氣,以至於用怒吼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讓我們陷入被動的局面當中。

我身邊的閨蜜就有一件事情特別苦惱,那就是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經常犯錯。因為孩子比較淘氣,所以在上學的時候總是喜歡跟其他的同學打架。


介於這個問題,閨蜜已經反覆告誡孩子很多次了,可是非但沒有讓孩子改變,反而孩子開始變本加厲,總是跟身邊的同學打架。因為這件事情,老師也找了好幾次家長。這讓我的閨蜜顯得十分困惑,為什麼都已經如此教育孩子了,孩子還是會犯錯?而且還會變的特別叛逆呢?

其實閨蜜做了一件最不該做的事情,那就是靠吼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每當我們遇見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就會通過這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可能有些人無法理解這其中的秘密,那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為什麼有的孩子越被吼就越叛逆吧!


一、為什麼有的孩子越被吼,越叛逆?

1、沒有安全感

孩子其實本身是沒有安全感的,她們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在於父母,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才可以使他們產生更多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會更聽父母的話,這樣的孩子性格也會更好。但如果父母總是去吼他們的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有些孩子會因此變得叛逆,想要擺脫父母,想要從其他方面獲取安全感,讓自己看起來堅強。

2、故意不配合

家長如果經常吼孩子,那麼時間一長孩子肯定對家長這種行為習以為常,孩子根本不會配合。孩子對吼叫毫不在意,也會不服氣,只是不會當面反駁而已,但他們越是不配合,就會越叛逆。

3、傷害自尊心

吼叫已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這種狀態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甚至會因此使孩子失去自信,導致他們變得自閉。他們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刻意的躲避父母,不願和家長交流。時間一長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狀態,孩子為了宣洩,才會變得叛逆。

孩子越吼越叛逆?李玫瑾教授支招:這樣做比吼啞嗓子更有效

由此可見,「吼」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利的。而且有一點我們也需要承認,孩子長期被籠罩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性格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二、長期在吼罵教育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發生什麼變化?

1、變得暴躁

長時間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暴躁。都說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孩子所接觸的環境也會改變他們的性格和行為。如果孩子的周圍總是充滿了吼叫聲的話,那麼孩子也會運用吼叫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暴躁的性格使他們總是和父母發生爭吵,沒有辦法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

2、變得膽小

吼叫也會使孩子變得膽小,因為在吼叫的環境中,父母一直用強勢的狀態去壓迫著孩子,孩子不敢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敢去發泄自己的情緒。孩子一直處於隱忍的狀態,在父母面前他們會變得非常膽小,這會使他們形成自我保護的習慣,不論在什麼時候,他們都會用這種習慣去示人,害怕其他人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般對自己吼叫。

3、喜歡討好他人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得喜歡討好他人。這些孩子他們害怕自己做錯事情,害怕別人改變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們拚命的讓自己看起來很好相處,即便別人對自己很生氣,但他們也仍舊是笑臉相迎。因為父母總是吼叫的原因,使孩子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害怕被別人討厭。

其實面臨著孩子犯錯,我們並不需要用吼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李玫瑾教授很早就提到過,想要教育那些因後「吼」變得叛逆的孩子,我們完全可以用這些辦法來解決問題。

三、李玫瑾支招:越吼越叛逆,不如試試這樣做

1、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犯錯,家長自然是非常氣惱的,但即便如此,也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最應該做的是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發泄出來。因為這些不好的情緒會傳染到孩子身上,畢竟不論什麼事情,都可以通過溝通交流去解決,這些方式也可以快速解決問題。

2、尊重孩子

有些孩子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所以導致家長總是去對孩子大吼,並且不會去思考,直接否認掉孩子的觀點。這對孩子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傷害,甚至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其實不論孩子是否犯錯,家長都需要去尊重孩子的觀點,雖然孩子的觀點可能存在錯誤的地方,但我們也仍舊可以運用引導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錯誤並且改正。

3、獎懲並存

獎賞和懲罰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孩子起到約束性的作用,雖說懲罰孩子不是目的,但是卻能成為引導孩子改正錯誤的方式。適當的懲罰孩子也可以讓孩子記住自己犯下的錯,在下一次時也可以去改正,不會再犯同樣的錯。

我們必須要承認,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犯錯的。但我們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必須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只有這樣的話,才能避免我們怒吼。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控制好情緒呢?

四、孩子總犯錯,家長應該如何控制好情緒?

1、思考發火有沒有必要

家長在自己情緒來臨時應該要考慮發火,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因為小孩子處於這個年齡,本身就是好奇心很重,容易衝動的性格,如果我們發火的話,真的考慮處理這件事情嗎?

2、思考發火的效果是否好

小孩子惹惱大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大人是否想過,就算我們發火,真的可以讓孩子改正錯誤嗎?在下一次面對同樣事情時,孩子是否會因為上一次被罵產生心理陰影,無法完成呢?

3、思考發火帶來怎樣的後果

當情緒來臨時家長不會思考那麼多,總是會胡亂罵一通孩子,但是過後又會非常的後悔。這是很多家長需要去思考的,發火所帶來的後果是我們真正想要得到的嗎?家長的形象在孩子眼中宛如一個怪獸一般,孩子會因此遠離父母,真的是父母們希望得到的嗎?

犯錯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改以一種怎樣的情緒來看待這件事情。我們不僅要收斂我們的情緒,也要以一種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只有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逐漸減少錯誤,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那麼你的孩子在平日會經常犯錯嗎?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呢?說出你的想法,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