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棋力,必須增強中局的扭殺力。象棋是一種沙盤上模擬出的戰爭,戰爭就必然要敵對雙方的死拼,總會有大漠孤煙里的馬革裹屍。撕拼的戰場,烽火連天必然充滿了手術室裡面的血腥,只是完全沒有了金屬器皿的光澤和吸滿了鮮血的藥棉。這是一種多麼吸引「屠夫」的戰爭啊。仔細體味這種袖珍戰爭吧,它依然包含了生死存亡的契機。戰爭有時會上升到一個民族的生存還是滅亡的危機時刻。增強在「戰爭」中的獲勝機率,甚至是保存一個民族的生存,「兵者,國之大事也,死傷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然這樣,就必須要增強好無情面的、冰冷的廝殺力。
象棋
戰爭分敵我雙方,有時會是兩個民族的較量。到了模擬的「沙盤戰爭」,敵對雙方在戰場上使用兩種顏色來區分。進入一級紅色警報的戰場上,敵我可以任意挑選,中國象棋分紅色和黑色。但是,紅色的一方,決不會因為挑選了紅色,那種象徵進步意義的顏色,戰爭就會讓持此一方的人總與勝利女神握手的。畢竟有時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而且有時候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顯得醜陋不堪,但是它不會讓身穿華麗外衣的虛偽謊言永遠勝利,謊言畢竟是謊言;另一方使用的顏色是黑色,黑色象徵玄秘與死亡,但是它不會因為這,就讓執此顏色的一方永遠失敗下去。勝利的天平只屬於堅強的、有強大扭殺力的一方。抗擊日寇八年的中國人,終於禦敵於國門之外,在局部戰場上是血性的廝殺,在全國的戰場上是堅韌的扭殺。而決定全面勝利的,屬於扭殺力強的一方,而不必計較局部戰場的得失。
扭殺力強的一方,拿任何一種顏色都能治敵方於死地。但是「袖珍戰爭」沒有超出兩種顏色,由顏色讓我想到了樹,魯迅一篇文章的開頭說:「我家房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沒有找到原文,憑藉記憶)。」當時奇怪為什麼不用「我家房後有兩棵棗樹」更來的直截了當。當時老師在分析為什麼的時候,我卻悄悄的把一個字條,塞到鄰座的漂亮女生書包里去了而沒聽分析,這樣就一直給自己留下了一個謎。現在揭開了,那就是以樹喻人,棗樹的生存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棗樹的根系不斷的與土壤乾旱在扭殺。
紅色和黑色,敵方和我方,好比論壇上的磚貼和水貼一樣涇渭分明。但是,中局的扭殺涉及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定局面。中國的八卦圖案很好的標示了扭殺的哲理,如果是廝殺大可以畫一個圓,來個一分為二。不是那樣的簡單!廝殺的戰場固然壯觀,血濺七尺飛練,但是那好比磚鐵中的輕量級,爆發力強並不代表能在沙漠中堅持找到水源而存活下來,桃李不言也並不代表懦弱。中國的抗日堅持了八年,增強生存意識的扭殺力,論持久戰才是徹底擊敗對方的根本,而絕不中途萎縮退讓。「一招斃命」在戰爭中對都同樣需要生存的雙方,難!爆發力強,局部戰爭中固然有優勢,好比少林的外加拳法,勇猛、舒展。但是「大方人家」過招,為什麼沒有熱鬧可看,「戰場」上反倒總是冷冷清清的,只強調隨機應變,機動部署、搶占制高點,這正是扭殺的魅力,那是一種完勝。提高扭殺能力好比「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內家拳法中,江湖中人,誰不知道「九陰白骨爪」更勝一籌,傷人於無形呢?
扭殺關係到戰爭雙方的生存,雙方必然要對「沙盤」上的樞紐,要塞進行爭奪,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兩種顏色必須清晰的分開,如果在昏黃的路燈下,使用退色的棋子來廝殺,難免要自殘骨肉。那時還談什麼扭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wQpcHQBd8y1i3sJ9x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