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頓粗糧飯,七旬老人缺鈣又缺鐵!粗糧這些人群要少攝入

2019-08-09     遼寧掌上健康

72歲的劉大爺家住皇姑區,為了防止便秘,一直堅持吃粗糧,每天三頓飯主食一定是粗糧,再配點素菜,很少吃肉。可今年偶然驗血發現,老人缺鈣又缺鐵。家人覺得很奇怪:「老人家都已經吃得這麼『健康』了,怎麼身體還有問題啊?」

原來,老年人攝入粗糧並非多多益善。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戴英麗醫生介紹,現代人吃得比較精細,適當多攝入些粗糧的確有很多好處,但老年人應注意適量攝取。首先,粗糧中含有較多的植酸,會干擾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過多攝入粗糧容易導致這些營養素的缺乏。其次,對於胃腸道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多吃粗糧後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另外,對於患有急慢性胃腸炎、食管靜脈曲張、腸道手術前後、腎臟疾病等的老年人,不宜吃粗糧,需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可攝入全穀物和雜豆類食物50-150克,薯類50-100克。

除了老年人,還有一部分人其實並不適合大比重吃粗糧

首先,粗糧本身會引發以下幾種問題

過多食用粗糧可能不利健康

影響消化

01

粗糧吃多了會影響消化,因為粗糧裡面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成分。過多食用粗糧會導致腹脹,影響食慾,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症狀。

導致胃酸反流

02

粗糧食用過多會明顯延緩胃排空,可能導致食物積存。這些食物就可能帶著胃裡的胃酸,反流到食管里,損壞食管黏膜。

干擾藥物吸收

03

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干擾某些藥物的吸收,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導致營養不良

04

長期過量食用粗糧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一下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人體缺乏很多基本的營養元素,導致營養不良。

這七類人不適合吃粗糧

腸胃功能差的人群

01

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纖維對腸胃是很大的負擔。

缺鈣、鐵等元素的人群

02

因為粗糧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會結合形成沉澱,阻礙機體對礦物質的吸收。

患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

03

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或是胃潰瘍,進食大量粗糧易引起出血。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04

如果每天攝入的纖維素超過50克,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體力活動比較重的人群

05

粗糧營養價值低、供能少,對於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而言營養提供不足。

生長發育期青少年

06

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腸道,導致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營養不良。甚至可能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

老年人和小孩

07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退、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過食粗糧對於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粗糧健康的飲食比例

主食粗糧:細糧=1:3

01

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約1/4~1/3的粗糧為好,也可以每周吃兩次粗糧。粗糧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素,對肥胖、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薯類如紅薯、土豆,可以適量代替部分糧食。

葷:素=1:4

02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120~25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全天菜品的葷素比,大致可按照1:3或1:4來安排。

比如,一頓飯做4道菜,可以做一個肉菜,一個豆腐和兩個素菜。吃的時候,最好吃一口肉,再吃三口素菜。

蔬菜:水果=2:1

03

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

蔬菜品種豐富,選擇的總原則是,春秋多吃些芽葉莖類的蔬菜,秋冬多吃些果實類、塊莖類的蔬菜。

最好選擇當季當地的菜品,水果最好每天吃夠3~4種。

蒸煮:爆炒=2:1

04

建議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則應儘量避免,如果吃的話,每周別超過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

每頓飯最好做一個涼拌菜,因為涼拌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多種活性保健因子。

編輯: 丁卉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唐子勻

小編說: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懷美好,遼寧掌上健康願陪你一路同行!感謝關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創作品如轉載請註明出處,合作事宜請加QQ號:455919213,或撥打電話:2269083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E9Be2wBvvf6VcSZNP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