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運動都是相對的,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早就不被科學認同了,靜止和運動都是相對的。
我們放眼於宇宙中,大大小小的天體都在運動,從宇宙到夸克,沒有任何物質是靜止的,為什麼不能靜止呢?因為靜止就代表的是毫無生機與毀滅。
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銀河系繞室女座星系團的質心運轉、而這以上的所有又繞著一個更大的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巨引源運轉,這個巨引源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重心所在,銀河系的公轉周期可能長達1000億年,非常的誇張,相比較之下,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需要2.25億年。
這些天體為何要運動,就不能待在那裡靜止不動嗎?
說實話,不能,如果真的要它靜止,比方說咱們的地球相對於太陽靜止,會是怎樣的局面?
地球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頭扎向太陽,最終將直接墜落到太陽表面,化為灰燼,在太陽上留下一個稍微明亮一些的斑點,最終消逝於無形。
相對論告訴我們,凡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扭曲周圍空間產生引力,迫使它周圍的物體掉入它的引力勢阱中,太陽是太陽系內部最大的中心天體,它所產生的引力勢阱是巨大的,地球在這樣的引力勢阱中做運動,因為一旦停止運動,就會掉進坑中,永世不得超生了。
可以簡單的將其比作是圓周運動,引力提供向心力,由於地球具有很大的質量,其慣性會迫使它沿著上一瞬間的直線方向運動,這種慣性力就是一種虛擬的力,名為離心力,而離心力與向心力達到了平衡,因此地球可以相安無事的圍繞太陽運轉,而不至於掉入太陽的引力勢阱中。
人類發射人造地球衛星也是這樣的道理,衛星馬不停蹄的圍繞地球做環繞運動,一刻不能停下,速度也不能降低,因為速度降低了,衛星的軌道就會變低,如果低於了7.9公里每秒,那麼就會越來越向地球表面靠近,最終將會墜落。而如果衛星的環繞速度越來越高,同樣的道理,它會越來越遠離地球表面,最終脫離地球的引力勢阱,奔向星際空間。
這樣的道理放之四海皆準,無論是單個星體,還是無窮的星體組成的星系、星團,都是這樣在運轉著,絕對的靜止不會存在,永恆的運動才是真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每天堅持更新的最大動力。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