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好好吃飯,和家長6個壞習慣有關,試試這2招寶寶吃得香

2019-12-26     Vivi媽科學育兒

中國家庭,有一種很獨特的喂養方式,寶寶撒歡的在前面跑,爺爺奶奶端著飯碗踉踉蹌蹌的在後面跟著,一頓飯,吃1個鐘頭不在話下。

然而這樣的喂養方式並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很多爸媽也已經意識到了,可如何才能培養寶寶獨立吃飯?這裡需要一些策略!

能否培養寶寶吃飯的好習慣還得看養育人!

「我家寶寶特別難帶,長這麼大了還得喂!」

「我家寶寶實在難搞,吃飯吃一兩口就不吃了!」

......

vivi媽在這裡真的要替這些寶寶鳴冤,其實寶寶變得那麼難搞,有沒有想過是自己的責任呢?

策略一:請對以下事情說不!

1、追著寶寶喂飯

爸媽要告訴寶寶,吃飯就應該坐在飯桌前,切不可養成寶寶邊吃飯邊玩,或者到處亂跑的壞習慣。

很多人說,寶寶是父母/公婆帶,老人都由著寶寶。

vivi媽建議:

如果可以,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實在沒辦法,應先跟長輩好好溝通,教授其正確的方法。

2、給寶寶喂零食

零食是寶寶拒絕吃飯的根源。

寶寶的食量是有限的,平日裡零食吃多了,到了飯點,自然就沒有多餘的肚子吃主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肚子餓的時候吃零食,吃飯的時候卻吃不下。

且零食含的各種添加劑很多,吃起來雖然美味,卻對孩子的健康沒什麼好處。

vivi媽建議:

最好避免給寶寶吃零食,並且不要拿零食作為獎勵的籌碼,來跟寶寶交換任何一件事!

3、強迫寶寶吃飯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可爸媽又怕孩子餓著,於是就強迫寶寶吃,這樣容易造成寶寶對吃飯的反感。還有些爸媽,就隨時等著寶寶叫餓,然後趕緊熱飯給寶寶吃!

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vivi媽建議:

爸媽對於寶寶不想吃飯這件事,要狠得下心。這一頓不吃只能等下一頓,中間如果餓了那就讓TA餓著,到飯點了再給TA吃飯。

試過幾次,寶寶就會知道不好好吃飯就等於挨餓,就會乖乖吃飯了。

對於特別頑劣的寶寶,多餓幾頓,其實也不要緊,關鍵是爸媽要狠得下心。

4、怕寶寶吃飯搗亂

有些爸媽看寶寶吃飯總是搗亂,或者吃得到處都是,就想著還是自己動手喂省點事。但是你是動手了,卻限制了寶寶的動手能力!

vivi媽建議:

如果怕寶寶吃得到處都是,可以系上圍兜,就算地板、衣服髒了,洗洗就好。怕寶寶搗亂就買個單獨的餐椅即可。

5、寶寶能自己吃飯了還要喂

如果寶寶已經學會自己吃飯了,就不要再動手去喂了。如果寶寶故意不吃飯,也不必擔心,餓了就自然會吃了。

6、寶寶不吃飯就批評打罵

寶寶還小,要正確引導寶寶養成吃飯的好習慣,不能過分著急,更不能批評打罵,平常心對待即可。

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培養!

很多爸媽說:我家寶寶已經兩三歲了,還能養成好習慣嗎?答案當然是:能!但爸媽必須狠得下心來,科學正確的去對待。

策略二:好習慣,最好還是從小培養!

培養獨立吃飯的萌芽期

寶寶10個月

此階段寶寶對事物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吃飯的時候想要自己動手擺弄餐具,甚至會跟你搶飯碗。此時開始培養寶寶獨立吃飯,事半功倍。

vivi媽建議:

可以給寶寶買一個餐椅,讓其固定在位置上吃飯,形成良好習慣;

可以準備多一把勺子,把勺子交給寶寶,讓寶寶自己自由使用,就算是瞎比劃也沒關係,能夠增加寶寶對吃飯的興趣;

吃一些水果、條狀物的蔬菜等食物時,可以先教寶寶用手抓取食物,讓寶寶對吃飯形成一種意識。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

寶寶12-18個月

此階段的寶寶動手模仿能力增強,手眼協調能力也變得更好,只要爸媽稍加引導,不怕麻煩,放手讓寶寶嘗試,寶寶就能更快的學會自己吃飯。

vivi媽建議:

可以帶寶寶去挑選自己喜歡的餐具,能夠增加寶寶對吃飯的興趣;

為寶寶準備的食物儘量是容易用勺子舀起的,並且能一口放進嘴裡,一次量不要太多;

不要擔心寶寶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要勇於讓寶寶嘗試,在寶寶成功時,多給予鼓勵;

如果寶寶故意搗亂把食物丟到地上,應按住寶寶的手並告訴TA,食物是吃的,不是用來扔的;

如果怕寶寶自己吃飯吃不飽,媽媽可以準備多一份餐具,讓寶寶自己吃一半,媽媽喂一半。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鞏固期

寶寶2-3歲

此階段寶寶的自主性會變得更強,只要爸媽不過分嬌縱,並以身作則教育寶寶,寶寶慢慢就能養成獨立吃飯的好習慣了。

vivi媽建議:

可以跟寶寶來個吃飯比賽,看誰吃的快,且不把食物掉出來,通過競技的方式,讓寶寶對獨立吃飯產生更多興趣;

限制寶寶吃飯的時間,可以先從1小時開始,逐步慢慢減少,養成寶寶專注吃飯的好習慣。

方法都教給你們了,趕緊行動起來吧,讓寶寶自己吃飯不再是難事!老規矩,先點個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vxpQG8BMH2_cNUgqY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