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調查,第二屆聯合國秘書長死亡之謎

2020-01-02     微觀系列


​達格·哈馬舍爾德(左)

達格·哈馬舍爾德最後一次出現在鏡頭前,是在剛果的一座機場

那天他將從剛果首都飛往尚比亞的小鎮恩多拉(當時尚比亞尚未獨立)

飛機於1961年9月17日夜間起飛,飛到9月18日零點,突然失控墜毀

當搜救隊在樹林裡找到飛機殘骸時,飛機已燒成焦炭,但殘骸旁的「哈馬舍爾德」屍體,卻並未燒焦


瑞典人「達格.哈馬舍爾德」是當時政治舞台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時也是聯合國秘書長,更是唯一一位在任內死亡的秘書長,更是世界唯三位的,在死後還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達格從小就是典型的才華橫溢的官二代,他聰明開朗擁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他的父親是戰時著名的瑞典首相,身居高位

從小「達格」也浸染在政治家族的氛圍中,接受精英教育,雙修政治學與法學

31歲他進入了瑞典國家銀行擔任高級秘書,36歲擔任瑞典國家銀行主席


1945年二戰結束後,擔任瑞典經濟高級顧問,解決戰後的一系列經濟問題

1947年,代表瑞典參加於巴黎召開的峰會,該峰會主要討論的是當時影響東西方格局的最重要議題——馬歇爾計劃

在二戰後那個百廢待興的世界,以及人才輩出的時代,老實講「哈馬舍爾德」這個瑞典人並不出彩

雖然他年輕優秀,富有活力,但和參加過二戰的那幫老政客比起來,還太嫩了

在大多數老政客眼裡,這個瑞典小子(40多歲)不過是個技術官僚,他很聰明,做事勤懇認真,不過,僅此而已了


1951年,46歲的「哈馬舍爾德」來到紐約,擔任聯合國的瑞典代表團團長

一年後,挪威人特呂格韋.李,卸任第一屆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秘書長的位置空了出來,美國和蘇聯,都虎視眈眈那個位置

當時(1952),東西冷戰格局已然成形,聯合國也擺脫不了成為大國角力的戰場

聯合國秘書長的位置,就像今天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一樣,他都是一個各方勢力平衡後的產物

而聯合國秘書長雖然身居高位,但實際上權力有限,那就有點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那個天子

而美國和蘇聯,就在聯合國里爭當那個「曹操」

聯合國秘書長更傾向於哪方勢力,哪方就能獲得巨大的輿論和道義支持,所以美蘇對於這個位置的爭奪,可謂寸土不讓

1953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開始進行秘書長選舉,最初提名了很多人,最後投票時精心挑選了4名候選人


其中加拿大人「萊斯特.皮爾遜」是獲得多數票的唯一候選人

按理說,「萊斯特」就是你了

然而,一個加拿大人,讓蘇聯代表在旁看著急皺眉,聯合國秘書長讓加拿大人當了,那聯合國不就成了你美國家的嗎?

於是蘇聯使用了否決權,讓萊斯特的聯合國夢碎

一個月後,安理會再開大會,法國代表提出了新的四名候選人,這裡面有一個人就是剛來聯合國一年的「哈馬舍爾德」


哈馬舍爾德,瑞典人,當時48歲,在各國眼中,這瑞典人是個勤懇聰明的技術官僚,他從政經歷豐富,處理行政問題在行,而且最重要的,他常常避免捲入各種意識形態的紛爭中去

當時的美國媒體對於「哈馬舍爾德」的評價是這麼一句話:

他是個傑出的經濟學家,一個謙虛的技術人員,以及一個過時的本分官僚

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萊里安.佐林,評價哈馬舍爾德時說:

他很謙虛,對每個人都很友好(大白話講就是這個人,人畜無害)

蘇聯默認了哈馬舍爾德,那在美國這邊也就不會有大問題,英國外交大臣更是強烈支持哈馬舍爾德當選聯合國秘書長

幾天後投票,不出意外的,不到50歲的哈馬舍爾德,順利當選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

聯合國投票結果出爐後,記者打電話給達格.哈馬舍爾德,他正在睡覺,

記者興奮的告訴達格:你當上聯合國秘書長啦!

達格不耐煩的回答,這個愚人節的笑話糟糕透了,別胡說了

50歲都不到,在國際政壇上的影響力又很小,哈馬舍爾德也確實從未想過自己真的會當上聯合國秘書長

然而在美蘇兩大強權的角力和妥協下,聯合國秘書長這種「天子位置」,就是需要影響力小的人來擔當

要是找個強硬的政治家,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政治家來當「秘書長」的話,那美蘇又怎麼來控制這個「天子」呢?

要是「天子」和美蘇對著干,那問題可難辦了


1953年4月10日,達格.哈馬舍爾德,正式宣誓就職聯合國秘書長

然而美蘇的算盤打錯了,所有人都看輕了達格,他不是聽話的「乖乖天子」

相反他就任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聯合國,他展現出了讓世人眼前一亮的,不畏強權的理想主義者姿態

他厭惡世界強權,包括當時的美國和蘇聯,他上任後有一個重大目標就是幫助非洲人民


哈馬舍爾德在非洲

他誓言,要幫助非洲國家擺脫殖民統治,讓非洲人民走上一條獨立自主的經濟發展之路

這個夢想聽起來很美,但時至今日實行起來都困難重重,更別說60多年前的冷戰時期了

西方老牌殖民國家的手,伸入非洲多年,背後的利益盤根錯節

而新任聯合國秘書長想把這些殖民的髒手從非洲拽出來

這,就動了某些強權的奶酪


上世紀60年代,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剛果,剛果終於擺脫了殖民統治,從比利時手中取得獨立

當時全世界都在看,這些紛紛獨立的非洲國家,是取得了真正的獨立,還是就做個樣子,獨立後依舊受到西方大國控制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強權怎麼可能輕易鬆手

剛果獨立後沒多久,西方就挑唆著剛果國內的「加丹加省」也鬧獨立


「加丹加省」,圖上紅色位置

加丹加省是剛果重要的自然資源省份,省內大量礦產資源,美國當年扔日本的那兩顆原子彈所用的「鈾」,就是來自「加丹加省」

西方強權擔心剛果獨立後,自己再無法掌控剛果的自然資源,於是用各種方法支持和挑唆「加丹加省」脫離剛果獨立

除了西方勢力支持加丹加獨立外,非洲的白人集團,尤其是南非和白人統治的中非聯邦,也都鼎立支持加丹加獨立

因為這些在非洲的白人,很害怕非洲政權會一個一個的都落入黑人手中

所以他們用陰謀陽謀,盡全力阻止黑人掌控非洲政權


剛果國父,首任總理盧蒙巴(左一)與哈馬舍爾德

讓剛果從殖民者手中獨立的國父,下場是被中情局害死

中情局故意泄露盧蒙巴行蹤給叛軍,叛軍於途中埋伏,抓住盧蒙巴後殺死(在過去關於「五眼聯盟」的文章里詳細寫過此事)

而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這位讓人尊敬的理想主義者,自始至終都是站在新非洲一方的

他不甘成為強權遙控的棋子,誓要幫助非洲人自主獨立的掌握非洲

於是當加丹加省宣布獨立後,此地立刻成為各方角力的戰場,加丹加獨立軍,剛果軍隊,中非聯邦軍隊,打成一團


沖伯

其中默茲.沖伯是「加丹加省」的叛軍首領,背後支持叛軍的是西方

西方資本給錢給人,派出精銳的白人僱傭軍幫助沖伯鬧獨立

「剛果」當時剛獨立,國力衰弱,難以對抗,於是只好求助於聯合國

聯合國接到了剛果政府的求助,英美及剛果老殖民主比利時,多次暗示這是剛果人民自己的「家務事」,聯合國不應插手

但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顯然不這麼看

很快秘書長派出聯合國部隊去加丹加省「維和」,其實就是和省內的獨立軍(主要是白人僱傭軍)直接開戰


秘書長視察聯合國部隊

但問題是聯合國軍隊需遵守規章,只允許攜帶輕武器上戰場,可白人僱傭軍卻有著各種重火力武器

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鎮壓叛亂)最終宣告失敗

於是哈馬舍爾德,求助於聯合國安理會,希望安理會支持和幫助剛果「平叛」

但「加丹加省」鬧獨立背後的黑手就是西方,西方又怎麼會來幫你

在安理會上,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勢力不僅不支持秘書長的建議,還反過來聯手施壓,讓他別「多管閒事」,剛果人民的事,剛果人民自己會解決

派維和部隊去剛果,打不過白人僱傭軍,讓安理會支持,又被英美冷嘲熱諷外加語言恐嚇

最後哈馬舍爾德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親自去找叛軍首領談判,希望叛軍頭子「沖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平解決剛果問題


聯合國秘書長專機

1961年9月17日,達格·哈馬舍爾德從剛果登上飛機,就是要去找叛軍頭子,解決「加丹加省」內戰的

然而這趟談判之旅,卻是個不歸路

9月18日,達格的飛機從剛果首都飛往南部邊境城鎮恩多拉,途中飛機墜毀

調查報告顯示,飛機失事是由於駕駛員的「操作失誤」,但背後的諸多疑點,卻讓這個失誤,顯得頗為可笑荒謬

2015年聯合國重啟了對於達格墜機死亡的調查,2019年12月27日,聯合國大會又通過決議,決定延長並擴大對於達格墜機的死亡調查

越來越多的真相,正浮出水面,這裡就梳理一下這整起聯合國秘書長死亡事件,令人生疑的地方

疑點一,秘書長的飛機,曾受到過襲擊


幾年前,調查人員挖出了當時就地掩埋的飛機殘骸,並且在殘骸里發現了幾塊飛機金屬板


在飛機金屬板上,清晰可見多個小孔,這些小孔明顯就是被子彈射擊後留下的彈孔

證明秘書長的飛機在死前遭到過襲擊

疑點二,飛過的戰鬥機

在秘書長飛機的墜毀地點附近,住著一群燒炭工人,這些燒炭工人也是目擊證人


其中一名老人提到,當時是深夜,原本亮著的機場燈光,突然全都暗了


隨後空中出現了另一架飛機,聽聲音那是一台噴氣式飛機,它正朝著一架飛機開火


這些黑人目擊者的證詞在50年前的調查時就已經說過了,但當年的調查團完全忽略了他們的證詞,認為他們是一派胡言

證詞也沒有記錄進當年的報告里

而今調查重啟,重新走訪事發地點,重新詢問證人和線索,才找回了這些發現

疑點三,被抹去的通話記錄


我們都知道機場塔台和飛機之間需要經常進行無線電通訊聯絡

而這些聯絡也都會清楚的記錄在案

可在這起聯合國秘書長墜機事件中,飛行員和機場塔台調度員間的通話記錄,卻被全部抹去

並且在通話記錄被抹去的兩天後,機場調度員又憑藉「記憶」,重新書寫了通話記錄


通話記錄,抹了重寫,如此重大的反常行為,在當年的初次調查中卻視而不見,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當年的飛機駕駛員和機場調度究竟說了什麼?

飛行員會不會正在向機場塔台彙報,我們遭到了戰鬥機的攻擊,飛機即將墜毀……

然後這段記錄被全部抹去重寫

疑點四,美國國安局官員的證詞


近幾年的新調查採訪了一位前美國國安局官員,他承認在秘書長飛機失事時,美國軍方的無線電中繼站曾截獲過一段錄音,那段錄音一直被秘密保留

而他多年前曾聽過那段錄音

錄音內容是一位綽號「獨行俠」的比利時飛行員說的,這名獨行俠當天駕駛著一架噴氣式教練機,還聲稱自己擊毀了另一架飛機


噴氣式教練機

根據聯合國可查的內部文件,1961年2月,先後有3架該型號飛機被送到內戰中的「加丹加省」

並且該飛機配備7.62毫米機槍,與在失事飛機金屬板上發現的彈孔相吻合


聯合國隨即向美國政府求證,是否有該官員和該錄音存在

美國國安局承認確實有相關的錄音文件存在,但是該文件被美國列為最高機密級別,除了極少數的人可以查閱外,其他人都無法查看

即便是聯合國的調查人員

美國以一句最高機密,直接阻斷了聯合國的調查之路,真相是什麼,美國人知道,但他就是不說

而除了新調查的證據外,調查人員還對老證據進行了回溯和整理,並且發現了諸多疑點

疑點五,沒有第一時間拍攝遺體照片

聯合國秘書長墜機死亡後,沒有留下任何一張他死亡現場的照片,現存的第一張照片,是秘書長遺體被抬上了擔架後拍的


為什麼趕到現場的人員不第一時間拍攝遺體照片,要知道保護事發現場,第一時間拍攝照片,這都是基本常識

又或者,趕到現場的人其實是第一時間拍了遺體照片的,但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公布


另外秘書長的遺體照片上,在脖子這有一張撲克牌,為什麼秘書長的脖子上會貼著一張撲克牌?

根據記者採訪當時警官的記錄,這張撲克牌是黑桃A


而黑桃A,實則是美國CIA的行動標誌

疑點六,姍姍來遲的搜救隊


飛機失事於一片漆黑的凌晨,墜毀時還燃起熊熊大火

而且飛機的墜毀地點距離最近的機場,只有八公里,八公里開車很快就到,就算是跑,兩三個小時也能到

燃起的火光能指引事故地點,飛機場就在八公里處,但是救援隊足足花了15個小時才趕到事發地點

令人匪夷所思

疑點七,只有秘書長的屍體沒有被燒焦


燒焦的屍體

救援隊來到事發地後,包括飛機駕駛員在內的所有乘客的屍體基本都被燒焦了

唯有秘書長「哈馬舍爾德」的遺體完好,完全沒有被燒的痕跡

為什麼其他人的遺體都被燒焦, 唯有達格完好?難道秘書長沒有第一時間死亡?

疑點八,南非情報局的手稿

曼德拉在1995年當選南非總統後,廢除了南非多年來的種族隔離政策,隨後成立了南非「真相調查與和解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專門負責調查南非「種族隔離期間」所犯下的侵犯人權事件


1998年,真相調查委員會完成使命,宣布解散,解散後多份機密文件被公布

其中一份文件共12頁,文件內容涉及用三種方法暗殺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

方法一,飛機炸彈

方法二,空中射殺

方法三,地面獵殺

簡單講就是先在飛機上安放炸彈,炸了飛機

如果一失敗,就採取方法二,派出戰鬥機空中射殺

如果二也失敗,那就採取方法三,飛機降落後,地面特工地面獵殺

此外文件還清楚記載了參與暗殺計劃的同謀,包括英國的軍情五處人員,和美國的中情局官員

但是這份完整版的12頁文件,後來離奇消失了,只剩下9頁的複印件,最關鍵的3頁內容,不翼而飛了


同時英國軍情五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跳出來否認參與暗殺聯合國秘書長的事

稱記者那些報告完全是無稽之談,還說這份出自幾十年前的「機密文件」,完全是當年的蘇聯為了陷害英美而故意給南非送去的「潑髒水文件」

蘇聯想把聯合國秘書長的死,嫁禍到英美頭上,所以密謀南非的情報人員,偽造了這份「文件」

調查人員手上,只有南非這份剩下的9頁複印件,他們仔細分析了文件的內容


文件中,將暗殺聯合國秘書長的行動,稱為「塞萊斯特行動」

該行動由代號「剛果紅」(CONGO RED)的特工負責,特工背後是支持反叛軍頭子衝波的「比利時財團」(比利時是原剛果殖民主)

比利時財團和特工為暗殺行動提供了炸藥,原計劃是在空中炸毀飛機,讓飛機在空中爆炸解體,這樣連殘骸都很難找到

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飛機上的炸彈沒有爆炸,於是「剛果紅」就立刻採取了應急預案,方案二

應急預案代號「老鷹行動」


而所謂的「老鷹行動」就是派出飛機(飛機駕駛員「獨行俠」),直接擊毀秘書長的飛機

這份秘密文件里所記載的內容,和60年前在現場的黑人目擊者所看到、所聽到的,完全對的上

那麼這份僅存的關鍵文件(9頁複印件)是否是真實的呢?

冷戰結束,邁入21世紀後,美國政府陸續公布了大量已經過了「保密時限」的機密文件

這裡面就有一份幾十年前美國駐剛果大使,發給美國國務院的回覆函


在回復函里記載著,第二任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的飛機,是被一名比利時籍德僱傭飛行員擊落的

飛行員的全名叫,范.里賽格爾


里塞格爾

不過這個「里塞格爾」在調查員去找他時已經死了,根據檔案,里塞格爾是個「比利時和英國」的混血

二戰期間他為英國皇家空軍服役,但是調查員還是找到了他曾經的老戰友


老戰友回憶,里塞格爾在二戰時的綽號,就是獨行俠,這一點和「美國國安局官員」曾聽到的錄音內容對上了

美國國安局的一段錄音內容曾記載「獨行俠」在秘書長飛機被擊毀那天,稱自己擊毀了一架飛機

而且這位獨行俠的老戰友還說,我們僱傭兵圈子裡的人都知道,就是他(獨行俠)擊落了秘書長的飛機

「獨行俠」還在一次喝酒後給夥計們吹噓過事發經過,說他是從叛軍頭子「沖伯」的飛機跑道上起飛的

他起飛後,追上了秘書長的飛機,並且朝著機翼開火,才將飛機擊毀的


墜毀的秘書長飛機殘骸

看到這裡,事件的諸多細節都慢慢拼接上了,但是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聯合國秘書長的遺體脖子上,會被擺上一張撲克牌呢?

還有,為什麼全飛機的人都被燒焦了,唯獨秘書長的遺體完好呢?


根據調查人員的調查,這可能是為了確認死者身份,以及告訴「上級」,任務已經完成

60多年前,在那個DNA技術還很落後的年代,你要向上級彙報你真暗殺了某人,最好的方法,是第一時間拍攝他的死亡照片

同時為了避免你拿別人屍體或其他照片偽造,你還必須在死者身上,擺上你和上級約定好的「信物」

在聯合國秘書長被殺的這起事件中,信物就是那張黑桃A的撲克牌

現在,讓我們來大致梳理一下所有疑點,以及調查員的通篇調查,來還原出一個60多年前的事件經過


1961年9月17日夜,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在剛果首都登上飛機,飛往正發生內戰的加丹加省

他在聯合國站在非洲人民一邊,多次阻撓和妨礙西方勢力繼續控制非洲

這次飛往加丹加省,就是為了去和當地的叛軍頭子「沖伯」,商量停火與和平協議的

然而這位秘書長不知道的是,特工已經在他的飛機上安裝了炸藥,炸藥準備在飛機的飛行途中引爆,不可能有人能從這場空中爆炸中活下來

但是不曉得什麼原因,炸藥引爆失敗,飛機繼續飛往恩多拉機場,此時暗殺行動緊急啟動B計劃

派出飛機,去擊毀秘書長專機

同時他們還有C計劃,即如果飛機沒有被擊毀,那就在地面上解決目標

於是和飛機一起被派出的,還有一支地面」部隊「

比利時僱傭兵「里塞格爾"綽號「獨行俠」,駕駛著一架法國教練機起飛,他追上了秘書長的專機後,朝著機身開火

子彈擊穿機身與機翼,造成飛機失控

此時飛機距離降落的機場不遠了,飛機失控後墜毀在距離機場8公里的地方

而與「里塞格爾」一起被派出來的」地面部隊「,也趕到了飛機墜毀現場,他們是為了確保目標真的死亡了的

他們趕到時飛機剛剛墜毀且開始燃燒

行動人員第一時間拖出了秘書長的遺體

他們必須將遺體拖出來,因為一旦遺體被快速蔓延的大火燒焦,那就無法辨認

上級是不會接受一張焦黑的屍體,來確認聯合國秘書長真的死了

所以特工拖出遺體,並在遺體上扔下一張和上級約定好的黑桃A,作為此次行動的確認物

隨後拍攝照片,以證明此次暗殺行動的」成功「

暗殺行動完成後,策划行動的背後勢力就開始清除相關證據

包括清除秘書長專機與機場塔台的通話記錄,消除相關文件和錄音檔案,隨後列為最高機密

有一股勢力用各種方式阻撓1962年時的聯合國調查小組對該事件的調查


這整起事件,抽絲剝繭的講出來,猶如一個懸疑電影般不真實

但是在現實里,2015年,聯合國就是因為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疑點和最新調查進展,才決定對第二任秘書長的墜機死亡事件,重啟調查的

2015年至今,調查已經進行了4年

2019年12月27日,聯合國又通過決議,決定再延長事件的調查時間,同時擴展事件的調查範圍


當年這起聯合國秘書長死亡事件,真的是英美所為嗎?

如果他們連聯合國秘書長都能暗殺的話,那還有誰是不能殺的呢?

希望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真能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UZcaW8BMH2_cNUglH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