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跑團其實是人和人溝通的哲學!
文章/哈士奇
本文所屬欄目=桌遊方法論
這是桌遊方法論的第6篇文章
1盎司甘露咖啡,1盎司甜酒,1盎司君度、柑曼怡或者伏特加,依次倒入,看你的心情是否點火,一杯B52就完成了。就算一把火燒的轟轟烈烈,最後還是得捏著吸管品味由甜到苦。又是同一時間,又是不會喝酒的哈士奇拿著桑格利亞汽酒與你相約在跑團GM「速成班」里。
(圖源:來自網絡)
在前兩次相遇的時間裡,我和大家在酒館裡邊吃邊喝邊聊了跑團GM的基礎知識和帶團技巧。當你通過我之前的介紹, 準備好了模組,為此還看了相關歷史或政治書籍,滿懷期待的準備開桌時,卻發現對面坐著在 1920年的美國甩著火球術的日本高中生、拿著絕地武士的光劍用的AT力場的封建社會獸人,以及27個人格的人格分裂症患者,你意識到你的準備都沒有用處了,我想你的心裡一定不會太好受。
(圖源:來自網絡)
而今天要聊的,是在跑團主持過程中的場外技巧,或者說是,如何讓自己的跑團「酒館」開張,讓更多的玩家在這裡「消費」。這一趴或許涉及更多的是人與人溝通的社交技巧,畢竟跑團是個與人打交道的社交遊戲。 你當然也可以憑藉你自己的理解,打造屬於自己的技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帶團過程中總結的技巧。
我們的跑團「酒館」 (圖源:來自網絡)
篩選玩家
作為一個「酒館老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辨「顧客」,看看他們是否「有錢」還是壓根就是來搗亂的。我的意思是,如何選擇心儀的玩家。
我見過無數的主持人死在了沒有篩選玩家和來者不拒上,他們很用功並且滿懷期待,最後被差勁的玩家拍死在了他們自己的熱忱中。
在前兩篇文章中,我為各位GM列舉了一些開團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那我想你也應該做這最後並且是最重要的準備工作——給玩家們的《調查問卷》。
這是我朋友製作的一份「適應問答」,都是偏重基礎項的跑團問題
無論是我的《新人N問》還是子虛的《法師期末》從形式上來說都是一種《調查問卷》,目的是用來篩選出符合自己條件的玩家。接下來我會對我做的《新人N問》進行剖析,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些製作自己《調查問卷》的靈感。
《調查問卷》展現的是我們作為主持人對於玩家的要求,所以製作之前我會首先想好在這個團中我對玩家的需求是什麼。一般我會將它分為兩部分:場外和場內。
場外需求主要是對玩家本人的篩選,用來判斷今後會不會發生不愉快,以及玩家是否能跟上這個團。常見的場外需求有:時間、跑團禮儀、對規則的了解度、對規則的個人理解、交流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性格等。
這是我製作的《新人N問》的「場外問題」
舉個栗子:如果你想知道玩家的大概交流能力,那麼你可以在問卷中做如下的提問。
如果你在跑團中與GM或另一玩家在規則/事件上起了爭執,或者有不同看法,請問你將如何處理?
你可以直白的問出你想要知道的,而他的回答就是一種公開的契約、是一種承諾,用來提醒他,讓他不自覺的遵守。這是《調查問卷》除了幫助我們了解玩家外的一種契約作用。
然後讓我們把栗子剝開吃掉,看看場內需求。場內需求一般而言是為了了解玩家的角色匹配度,實際上有很多玩家是扮演不來自己製作的角色的,幾乎所有玩家和主持人都會對玩家所創造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觀感和理解,能接受多大的差距是場內需求要了解的關鍵。
常見的場內需求有:對人物的理解、能否使用人物達到期望的目標、玩家是否和角色存在脫節、背景和世設的貼合等。
這是我製作的《新人N問》的「場內問題」
再舉個栗子:在DND3.5中,如果你想知道你的玩家如何理解他的善良角色,你可以拋出如下的問題。
為了救全城的居民,而嚴刑逼供一個俘虜,是否為善良行為?為什麼?
這時候實際上是你要了解玩家所未表達的,對角色的潛在理解與期望。在這種情況下,直接發問通常並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結論,所以最好舉例讓玩家做抉擇或者做計劃。再比如下面這個栗子。
當你的角色帶著某項任務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村莊,而在城鎮/村莊中突發一件群體性事件,請問你的角色會做什麼?
還有一類問題,雖然我歸於場內,但是實際上是考察玩家的場內外轉換能力。例如:
如果你的人物想殺掉一個俘虜,而你的隊友想救治他,你該怎麼做?
有一些經驗的玩家,會知道角色是角色,玩家是玩家,角色之間可能有主從或者衝突,但是玩家之間沒有,所以會跳出角色與其他玩家商量可行的扮演方案,再帶入回角色。但是另一些玩家完全不知道這回事兒,混淆了自己的玩家與角色身份,這也是一大衝突之源。
場外問題一般可以根據規則一直沿用,而場內問題則需要根據不同的玩家和角色來製造。最後,告訴那些不合心意的玩家:「對不起團已經招滿了,很感謝你答完問卷,如果以後有機會希望可以一起跑團。」
匹配玩家
這是另一個掀桌之源、衝突的導火索,那就是玩家之間的不匹配。就算同為優秀的玩家,也會因為對遊戲理解的分歧而產生矛盾,甚至他們越優秀,矛盾就越深。為了避免這種玩家之間的衝突,我們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溝通以外更直白的方式就是另一份問卷,我稱它為《風格問卷》,風格調查就較為簡單,我們需要得知的僅有玩家的喜好與嫌惡。
這是我製作的《風格問卷》
吃掉剛才的栗子後,我們再舉兩個。
你既可以迂迴並且形象的問:
如果可以,你會以什麼身份進行冒險?
A.被僱傭做事的團隊傭兵
B.接受崇高任務的勇士
C.為了賞金的獨狼殺手
D.探索奇聞奇物寶藏的探險者
E.路見不平的遊蕩俠士
F.其他
也可以直接並且抽象的問:
難以接受的要素?(魔法少女、穿越、機甲、偶像、忍者、海盜、活祭、強暴等)
切記《風格問卷》不能涉及基於玩家倫理道德的「好壞」取向的問題,與《調查問卷》不同,《風格問卷》不能預設立場,要營造一種平和的氛圍,讓玩家覺得無論如何抉擇都不會有任何的後果。
《風格問卷》的匹配方式一目了然,可以清晰直觀地將喜好相同的玩家放在一起,將南轅北轍的玩家拆開。
打造玩家團隊
GM要對玩家們負責,同樣玩家們也要對GM負責,這是一個共識。作為GM,你就在這裡了,那麼「玩家們」到底是這些玩家中的哪一位呢?實際上,新人玩家們很多在跑團的時候都只對自己負責,並且要求GM對自己負責。
作為主持人,我們需要玩家們共同擔起責任,但是我們無法指派給某個人,所以最好的提升主持人遊戲體驗的方式就是讓玩家們負責。一盤散沙的玩家是無法成為「玩家們」的,所以我們要打造一個玩家團隊。
一般而言我構建的玩家團隊由以下成員構成:
隊長:他是玩家團隊的代表,他就是那個對你負責的人。他不由我們選出,但是我們可以加速他的誕生。一個標準的隊長需要凝聚力、統籌規劃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果斷的決策。他會將玩家們聚集在一起,組織大家推進進度,並在需要抉擇的時候拿出決定。如果他存在,他會自然而然的出現,而我常用的加速手段是:「好的,給你們的小隊取個名字吧,做完覺得後告訴我。」然後你只需要看究竟是誰發起投票或者一錘定音就好了。
智者:「綜合目前的情況,我們有以下幾個方案......」這是他們常說的話。智者是團隊中深諳規則與遊戲玩法的人,他們會負責解決其他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分析當下的情況,也是進度的主要推進者。如果團隊中沒有這種人,你就要思考遊戲的難度了。智者通常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是過於執著,第二是無法做決定。這時候就需要隊長去潤滑智者和其他玩家以及GM之間的關係與作出決定了。
吉祥物:萌就夠了。不得不承認,如今可愛已經是一種影響力不分男女的重要資源。吉祥物的作用是存在。他在這裡,大家就會很開心,他想做什麼,大家就會幫忙完成,他在團中的存在感,並不在於他做什麼,只在於他存在。吉祥物是最好的潤滑劑,是團隊凝聚力的核心,不同的吉祥物各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希望大家快樂,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固執且笨拙的帶給大家源源不斷的快樂。能夠做吉祥物的玩家,是玩家中的SSR,是最稀有的一種,他們通常敏感且細膩,如果你找到,請牢牢地把握住並善待他們。
(圖源:來自網絡)
行動派:一個成熟的玩家一般都有不俗的行動里,他是其中最突出的那一個。行動派的玩家通常會快速且自以為精準的完成團隊的任務或惹出事端,老主持人的最愛,新手主持人的「噩夢」。行動派玩家是提升主持人遊戲體驗的關鍵,但是有時候忘記腦子的行動也會讓其他玩家頭疼——特別是作為戰術師的智者。潤滑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潤滑行動派與智者之間的分歧。
觀眾:無情的投骰子機器,或許他們將自己看做配角,或許他們的樂趣來的更單純,總之世界上存在著不少看其他人開心自己就開心得人,很多GM也是這樣。每個團都需要有一些可以被調動的觀眾,他們會配合其他人出演,也會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卻不爭搶聚光燈。你知道的,跑團的時間裡聚光燈總是有限的,而參與演出又對聚光燈無所謂的玩家,他們的存在本身已經減輕了主持人很大的工作量,謝謝他們。
(圖源:來自網絡)
下面的工作就很簡單了,主持人對玩家團隊負責,其他玩家對隊長負責,隊長對主持人負責。通過這樣一條責任鏈,玩家之間,玩家與主持人的聯繫都會更加的緊密,這也是我們今後建立自己的跑團群體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隊長以外,其他的玩家暫時無法催生,也不一定存在於每個團。不過,還記得我上一篇提過的「怯懦者」嘛?他們實際上都有著吉祥物的潛力,就看主持人和隊長如何帶動他,讓他站上舞台了。
玩家分類
首先我要說我不喜歡給人貼標籤的形式,但是基於一些準則的人群分類是客觀存在的,這只能代表玩家處於什麼位置,而並不能系統的總結任何一個玩家,我們知道,人是會改變的。
那為什麼還要分類呢?是為了解決共性問題,系統分析,得到自己的解決方案。所以,所有的玩家分類,都不如你自己做玩家分類更為實用與精準。下面我會介紹一下我所做的特殊玩家分類,僅供參考。
濫人:被分為濫強與濫弱,但是在我眼裡為同一種玩家。濫人的特徵就是超游,有預謀的超游。超游是指玩家角色做出與角色不符的行為。通常而言,我們會將角色視為一個與玩家不同的個體,而濫人則不這麼覺得,他們將角色視為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換句話說,濫人的角色沒有靈魂。濫強企圖用數據解決一切問題,而濫弱則用數據逃避一切問題。他們矇混GM的主要手段是欺騙,用標準的人物卡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情況。
戲霸:有著經驗與禮儀的老玩家都知道應該分出一些扮演的空間給其他玩家發揮,無論自己扮演的多麼出色。而戲霸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扮演中,不願分出一毫給其他人,甚至角色其他人應該遵循著自己的扮演而行動。戲霸往往是濫人的另一面,既完全帶入角色,不承認自己在遊戲過程中還是個玩家的事實。這導致了他做事不會與其他玩家進行溝通,以自我為中心。
單面人:和戲霸屬於同一類型,同樣完全帶入角色。但單面人並不搶戲,有些時候扮演的也頗為出色,但是他的問題是,他只會扮演自己,他的所有角色都是自己,他會因為劇情而自我糾結和懷疑。這導致了作為玩家,其他玩家很難和他溝通;作為角色,其他角色覺得他發了瘋。
律師: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得一種,一句話概括:「以我為準。」如果有一些事情和他的判斷相違背,他就會拋開一切,直到大家說服他,或者更常見的是他認為自己說服了其他人。
反社會:「boom!生活已經夠累了,何必這麼嚴肅,讓我們boom!」他們的遊戲體驗來自於毀滅,毀滅遊戲或者毀滅其他人的遊戲體驗,離他們遠點,或者,找到至少四個這種類型玩家放在一起,然後帶一局《妄想症》。
你會發現這裡都是一些反面典型,那是因為正面的已經被我放到上一節了。總之,根據你的需要,做一個你自己的玩家分類表,成為主持人後,你會發現你擁有和製造的表格越來越多的。
場內事、場外情
帶團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這難以避免。而他們發生的原因通常是一個角色的行為和另一個角色的行為起了衝突。
這時候就體現出隊長與吉祥物的重要性了,當然,如果迫不得已作為主持人我們要自己處理的時候,所有的社交技巧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和所有玩家「約法三章」,其中的重要一點就是,場內角色發生的矛盾和衝突,由所有玩家共同協商給出扮演解決方案;以及誰製造問題,誰解決問題。
(圖源:來自網絡)
無論場內的角色矛盾多大,只要玩家團體還存在,都可以場外由玩家們協商解決。正如那句話所說:「戲裡談情說愛,戲外笑口常開。」
如果場外的玩家之間有矛盾,就完全拖入了社交關係的解決技巧上。我們也能通過團內隱性合作嘗試調節,但我還是建議場外事,場外解決。跑團中激烈的矛盾,多半是情緒的產物,我們可以通過打情感牌來解決,或者拖到落幕。
回頭客
主持人的口碑就是通過帶團而逐漸積累起來的,找到一個認同你觀念的玩家更是難得,而一個團結合適的團體,則是主持人進階的關鍵。
網團的形式註定了如果你想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你的團中,就需要一幫可以信任的玩家,並且依靠他們源源不斷的介紹新玩家。
(圖源:來自網絡)
能夠為玩家打上你的烙印的方式就是帶好你的團,製造記憶點,讓他們在非跑團時間,也在互相的討論團中的趣事。當然,也有一些方法能讓他們對你的團印象更加深刻。
後日談是一把雙刃劍,通常沒有一個玩家會跑同一個團兩次,所以他們對其中未解決的懸念以及一些事情的緣由很有興趣。
當你在和玩家後日談的時候,記住三點:
1.不要帶有感情與評價的色彩,除了誇獎。
2.平淡的講述梗概點出玩家的精彩操作。
3.永遠不要講完一切。
當然,最好還是誘導玩家提問,然後你透露一點信息後將問題拋回去。最後,別忘了給玩家們一份《結團問卷》,讓玩家們評價你,評價他們自己,評價其他玩家,談論喜歡與不喜歡的劇情,給出一些建議。它也是一種改善與提升主持人水平的有效手段。《結團問卷》和前兩份問卷不同,不要公開它,除非玩家本人這麼做。
這是我製作的《結團問卷》
你還可以製作一些獨特的,提升遊戲體驗的房規出來,通常是用來獎勵遵守房規的玩家。比如做log與按時到場獲得積分,積分兌換或者抽取酷酷但沒什麼用的小道具之類的。總之讓你的團與眾不同,玩家才會期待,才會記住。
現在是時候擦好桌子迎接你的「顧客」了,用這幾份「菜單」去試探他們的喜好並嚇走那些「窮鬼」吧。等到你擁有了一批自己的「老顧客」,就是時候來與我探討如何調配自己的「特色飲品」了。
最後,我們再複習一遍接待「顧客」的流程:準備好《調查問卷》與《風格問卷》兩張菜單交給顧客;分清楚「富豪」和「窮鬼」;將顧客根據品味和打扮分成不同的桌子;將他們要的「酒」調製給他們,並調節氣氛;最後,將評價單《結團問卷》交給顧客收穫好評與改進意見,並歡迎他們下次再來。
栗子吃完了,酒杯也空了,那麼今天就到這裡了。以後我們來研究一下如何調配出屬於你的專屬「特調」,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知道「我」是什麼樣的,「我」究竟喜歡什麼,豆腐腦是吃甜的還是鹹的,粽子是吃肉的還是素的,荷包蛋是煮的還是煎的。調製飲料,改變人生,我們「主持人風格」再見。
關於「跑團GM速成班」系列,接下來我可能還會針對具體的操作和模塊陸續寫幾篇文章,非常感謝各位對跑團感興趣的讀者的支持和鼓勵。我也特地建立了地核跑團主持人的圓桌群,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後想要成為一名跑團主持人,歡迎來圓桌和我們交流。(進群暗號要先進入地核跑團群後才可獲得)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掃碼加入地核跑團群,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對跑團感興趣,加入的跑團的大家庭中。
你認為常見的跑團玩家類型可以分為哪些呢?
你還想了解跑團的哪些方面?
本文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M58SXQBURTf-Dn5tx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