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的後宮也有「宮斗」:婉容和文繡的爭鬥史

2019-11-08     小聰歷史客棧

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他三歲入宮成為皇帝,在他六歲的時候大清就滅亡了,因為當時的社會背景,並沒有舉行大張旗鼓的八旗選秀,因此他並沒有和他的父輩一樣後宮佳麗三千,在紫禁城時期,他的後宮只有一後一妃,那就是婉容和文繡。

1922年12月1日,溥儀大婚,婉容和文繡並不是通過選秀嫁給溥儀的,而是通過遞交照片的形式被選進皇宮,雖然是兩個女人,不同於以往宮廷的妃嬪無數,然而她們之間的爭鬥卻是從進宮就開始的,「宮斗戲碼」也是層出不窮。

溥儀

一入宮門深似海,紫禁城裡的后妃爭寵

按照舊例,文繡作為淑妃要在溥儀和婉容大婚當天,要帶領眾宮女和女官在坤寧宮外行跪迎之禮,然而當時溥儀認為兩人之間沒有尊卑之分,因此免去了淑妃文繡的跪迎之禮,這讓婉容很惱火,既然怪不得溥儀,那就只能將暗生的敵意投向了淑妃文繡,因為婉容曾經接受過先進教育,主張一夫一妻制度,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讓婉容對文繡的排斥從進宮開始就已經形成。

婉容和文繡婚後在紫禁城裡生活了兩年的時間,婉容和文繡都是獨守空閨,這也是兩人互相猜忌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剛進宮的她們並不知道溥儀沒有生育能力,她們每晚都是獨守空閨,她們各自認為皇帝不在她那裡的時候,一定是在另一位那裡,其實事實是溥儀永遠獨睡養心殿。

婉容

雖然溥儀不和婉容以及文繡同房,然而相比文繡而言,溥儀更喜歡婉容一些,而且兩人也有共同語言,因為婉容長相貌美,出身高貴,又是正宮皇后,而且婉容在入宮前熟練英語,在入宮後,溥儀為她取了一個和英國女王相同的名字伊莉莎白,婉容不僅常常給溥儀寫些抒情的英文簡訊,而且還教會了溥儀吃西餐。

婉容是一位講英語、吃西餐而且還長相高貴優雅的貴族千金,這一點讓文繡相形見絀,因為文繡不僅從出身還是外貌都遜色於婉容,婉容的父親是內務府大臣榮源,母親是皇族格格,出身高貴,而文繡雖然出身於蒙古族,是端恭之女,可是父親早逝,母親帶著她和妹妹一起生活,生活很拮据,況且自身長相不如婉容貌美,在皇宮裡自然沒有底氣,處處遭受婉容的排擠而選擇逆來順受。

溥儀更喜歡婉容,有時候出宮遊玩或者探親,以及其他出風頭的事情大多都落到婉容身上,從來沒有文繡的份兒,因此每當婉容和文繡兩人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溥儀總是偏袒婉容,文繡性格溫順,長相不討喜,因此就算生氣也只好往肚子咽,老實厚道的妃子不得不常常對霸道的皇后的欺負表示容忍。

文繡

天津時期,繁華生活下兩個女人的戰爭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發動政變,溥儀等人被驅逐出紫禁城,婉容和文繡也隨著溥儀離開了紫禁城,在1925年2月溥儀和婉容等人到了天津,住在天津日租界的靜園,婉容在天津的生活是輕鬆愉快的,因為在天津時期,婉容在與文繡的明爭暗鬥中,婉容成為了勝利者。

在天津的婉容精神煥發,日子過得很奢華,畢竟有花不完的錢財和空前的自由,再者婉容自小在天津租界長大,很快能融入到西派的時尚潮流中,她燙了頭髮,換上了時裝旗袍和高跟皮鞋,看電影,吃西餐,逛百貨大樓,成為租界的摩登女郎。

這期間,因為溥儀和婉容同樣接受西方教育,有共同語言,他們一起在華爾茲下翩翩起舞,開心極了,溥儀當時也常送給婉容小禮物,比如高檔香水、化妝品、絲巾、手錶等,而這些都和文繡無緣。

溥儀和婉容

婉容喜歡到各大百貨超市去購物,反正當時的溥儀有的是錢,她可以無所顧忌地揮霍,不管是否有用的衣物都會買回來,而文繡看不過,也見到喜歡的東西就統統買回來,因此購物變成了當時兩人爭寵的手段。

在天津時期,婉容是優越感十足的,畢竟她比文繡洋氣的多,而且婉容洋氣高貴,相貌美麗,溥儀也承認她的美貌,認為帶出去有面子,因此但凡有活動都是帶著婉容,溥儀常常帶著婉容出雙入對,玩遍各個繁華場所,而文繡從小生長在滿洲舊貴族家庭里,不習慣燈紅酒綠的生活,穿不了細高跟,也不習慣濃妝艷抹,因此和婉容的「宮斗」很快敗下了陣來。

在天津的婉容爭寵成功了,但是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相反卻為她悲慘的下場埋下了種子,雖然文繡宮斗失敗,可是文繡並沒有悲傷,反而果斷退出了這場宮斗,退出了這場一夫兩妻制的畸形婚姻。

婉容和溥儀

婉容和文繡的宮斗最後以文繡提出和溥儀離婚告終,從此後的文繡失去了爭寵的機會,而婉容成功的擠走了文繡,婉容贏得了後宮的鬥爭,卻輸了人生,文繡輸了後宮女人的鬥爭,卻贏得了後半生的自由和獨立,逃脫了婉容的下場,誰是人生贏家,現在的我們看來,誰贏誰輸已經很明顯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I-7Xm4BMH2_cNUgpN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