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記者陸惠嫦報道: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戶。5月26日,南海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動員暨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上線啟動儀式舉行,強調要將以風險檢測預警為切入口,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風險。
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風險管控。2020年以來,南海區不斷優化、加快布局,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建設如期推進,已實現了檢測數據的即時上傳、即時監測。
自2020年9月23日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上線以來,截至2021年3月28日,共產生及收集到快檢數據450694批次,其中檢出陽性可疑樣品4834批次,可疑比率為1.1%、涉及陽性批次的食用農產品19.7噸,均已啟動後續處置機制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溯源追查處置,有效保障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大數據賦能,實現食品安全風險事前管控
「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核心話題,各級政府「壓力重重」。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仍存在「監管難,執法難,市場無序化競爭」等難題。
將目光投向南海區,目前,南海區每年投入數百萬財政資金用於食品抽檢,日常工作中獲取了大量結果數據,若能對這些數據加以合理利用,進行集中評估分析和統一預測研判,可以實現食品安全風險提前預警,進而可實現風險事前管控。
因此,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實現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提升南海區食品安全水平,南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工作思路,提出大數據發展理念,引入南海區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為群眾辦實事。
據了解,該系統對日常食用農產品快檢和食品監督抽檢中產生的大量抽檢數據進行集中評估分析和統一預測研判,建立風險評估管理體系,實現風險預警預報和事前管控功能。
目前,該系統每天收集檢測數據約4000條。數據來源於南海區內已建成的618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點,覆蓋農貿市場、中小學校、機關單位、配餐中心、醫院、超市等。檢測點均配套新型農殘檢測儀,所有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實現檢測結果及過程數據直接上傳。
智能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未能按時、按量進行農殘檢測的企業發出預警提示,對高風險的蔬菜品種和蔬菜供應企業發出風險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預警分級處置機制,通過手機微信、簡訊及電腦端等途逕自動向相應的監管人員推送風險提示信息,監管人員視實際情況啟動對應的處置機制。對各檢測點檢測不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下架、銷毀處理。並視不合格產品發現情況啟動溯源聯合執法、及時發布消費警示,並將該品種或供應商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展開相關調查,防範風險。
不斷優化升級,切實保障群眾舌尖安全
現在,走進南海區所有農貿市場,均可以看到市場建有檢測室,工作人員每天上午都將在檢測室內對在售農產品進行快檢。
檢測室內還配備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只需15分鐘,快速檢測儀器即可檢測出農藥殘留的結果數據。檢測數據已與南海區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實時無縫對接,數據將統一上傳到區數據統籌局。通過對全區食品檢測數據的深入分析,監管部門可直觀了解不同區域及各領域食品安全高發、頻發的風險所在,及時制定相關政策,讓監管更具靶向性和高效性,從而建立區域食品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具體而言,首先是圍繞「四基(機)」全面推進。即基金+基地+機構+機制:一是基金,投入的來源為「區鎮政府+單位+企業」,確保了該項目的正常運行。二是基地,為1+1000,「1」為區局總部系統,「1000」為建設1000個檢測點,目前已建成在用的快速檢測點共618個,今年底目標數為1000個。三是機構,建立區、鎮兩級領導架構及工作隊伍,分別建立檢測隊伍、培訓指導隊伍、督導隊伍等。四是機制,建立起一系列工作機制,如區鎮兩級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的陽性處理機制、檢測員培訓教育獎勵機制、區局對監管所、建設點、機構的督導機制(核查、抽查機制)等。
其次是提升數據分析水平。在實行快檢快處方面,該系統每天約產生3600批次的食用農產品快檢數據,2020年9月23日新系統上線以來至2021年3月28日共產生及收集到快檢數據450694批次,其中檢出陽性可疑樣品4834批次,可疑比率為1.1%、涉及陽性批次的食用農產品19.7噸,均已啟動後續處置機制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溯源追查處置。
在搭建法檢資料庫方面,目前系統中的法檢數據導入模塊已完成測試,數據導入在進行中。對於新產生的法檢數據,計劃每月更新一次;對以往數據,將按時間從近到遠來逐步收錄,同時進行法檢數據的分類匯總及分析模塊的調試和分析,從而提取出高風險行業、高風險產品信息。
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戶。未來,南海區擬在原來618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點基礎,增設382個快檢點,在2021年底總數增至1000個,範圍涵蓋全區所有的農貿市場,大部分學校、托幼機構及機關事業單位食堂,部分重點餐飲企業、食材配送協會及商超等,繼續優化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預警系統,通過對全區食用農產品質量檢測數據的深入分析,了解不同區域及各領域食品安全高發、頻發的風險所在,及時制定相關政策,讓監管更具靶向性和高效性,從而建立區域食品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打開南海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新局面,切實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