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數可用於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出數量與學術產出水平。
由Jorge S. Hirsch提出,並由他定義:'如果作者的Np篇論文中的h篇至少被h引文,而另一篇(Np-h)篇論文被h引文,則科學家的索引為h,每個最多被引用一次。這樣講可能有點苦澀哈,簡單來講就是,如果h得分為5表示作者至少有5篇論文,且每篇論文至少被五次引文引用;如果h分數為10意味著他有10篇論文,且每篇論文至少被引用10次。
下圖給出了h指數的工作原理。
其次,h指數會受到學科差異的影響,如圖所示為五個主要學科。整體比較比較下來,地理學家的h得分最高,經濟學家緊隨其後,而法律學家的引文得分則明顯更低。這些h分數變化清楚地反映了各學科的引用行為差異,H指數也受學科規模的影響,也可能受其他混淆因素的影響。
(例如,由於英國的經濟學講師的薪水通常比其他學科的相同年齡的人高出很多,因此他們在擔任職位時可能也要比其它學科教授做得時間更長,故年齡也更長。總體而言,經濟學和地理學教授顯然在這裡的h指數平均排名中名列前茅;並且這兩個學科教授的h分數與我們樣本中其他地方教授的h分數差不多。)
IPD中120名社會科學學者的平均h得分
最後就是,h指數不僅受到引用多少的限制,還有一個限制就是發表的論文數量。所以該指數更傾向於那些有機會發表大量文章的老教授。
為了解決以上h指數的弊端,就開發了另一個得分g指數。
如何計算g指數,我們首先需要繪製與圖(1)h指數相同的圖表。將超過h分數限制的項目的引用總數加起來,然後找到該引用集的子集的平均值。如果作者在她列出的h個部分中有一些引用率很高的文章,那麼他們就會使該人的g得分遠高於其h得分。
比如一位高級研究員,在HPoP中的h得分為28,但g得分為53,幾乎是前者的兩倍。這是因為此處引用次數最多的文章有700多個引用,而另一些引用的引用數則有100到250個引用,因此大大提高了整個引用最多的平均值。相比之下,如果學者在不同出版物上的引用中沒有這種明顯的不平等,那麼他們的h得分和g得分往往會更接近,儘管g得分幾乎總是更高,但g指數通常是h指數的非常有用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