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好像不適合學鋼琴……」家長千萬別輕易妄下結論

2019-07-24     小葉子陪練

當你送給孩子第一台鋼琴的時,你看著孩子充滿好奇又欣喜的笑臉,你對孩子學琴充滿期待與希望。

當孩子學琴達到一定高度而無法繼續突破,你開始疑惑,或許我的孩子不適合學鋼琴。

根據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學習鋼琴的兒童早已超過3000萬,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琴童數量驟增的背後,映射出琴童家長對孩子學鋼琴的支持以及對孩子藝術教育的重視。

但仍有一部分家長在孩子學琴遇到瓶頸與倦怠期時,會產生疑惑:是否自己的孩子適合學習鋼琴?

孩子適合學鋼琴與否,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家長不能從一開始就斷下孩子是否適合學琴的結論,或許孩子只是犯了學琴的大忌。

1

學琴第一忌:上課很準時,練琴不積極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琴上面經常會犯這樣一個錯誤,鋼琴學習與文化課一樣,只要準時上課,課上能夠聽懂掌握,就算掌握了這個知識。

實際上,鋼琴學習跟文化課學習有很大的區別,掌握一個鋼琴知識並不代表已經學會了實際技能上的操作,它需要大量實際的練習去提高鋼琴水平。並且,鋼琴學習是眼、腦、耳、手並用的過程,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僅能領會而已,只有通過眼、腦、耳、手的嚴格聯繫才能貫徹課堂所學內容。

因此,課後的鞏固練習十分重要,只有把每天學習的知識通過練習加以運轉,才能提高回課質量,通過認識音符進而體會到音樂表情,才能在今後的演奏上有所提高。

孩子練琴不積極,導致學琴進度變慢,達不到老師跟家長的期許,產生放棄念頭也就不足為奇了。

解決方法:每天練琴,養成練琴的習慣,固定練琴時間。

2

學琴第二忌:追求考級,忽視基本功練習

很多琴童家長喜歡在孩子鋼琴考級上進行攀比,只讓孩子練習考級的曲目,不重視基本功的練習,這種想法對孩子鋼琴學習的害處非常大。基本功是鋼琴學習的基石,基礎不牢,基本功不紮實,在今後正規的考試與比賽中,會出現諸如手型、指法、儀態等方面毛病,很容易遭到淘汰,孩子學琴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更甚至於有些家長,揠苗助長,讓孩子一年考兩級,甚至跳級,這導致孩子在學琴中達到一定高度而無法突破,學琴遭遇了懈怠期,很容易產生學琴逃避的心理。

解決方法:重視基本功的練習,一首曲子練好再學下一首。

3

學琴第三忌:家長「遙控指揮」長久陪練

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孩子在練琴的時候,家長總是長久陪練,孩子自我學習能力很難養成。如果孩子年齡小,家長應在旁邊陪著,但家長的陪練也僅限於初學階段。家長不能在一旁指揮孩子,要給孩子練琴創造應有的氣氛,讓孩子自己養成獨自練琴的習慣,發揮孩子的練琴主動性。

家長對孩子學琴進行「遙控指揮」,是責任心過度的表現,孩子在短期學習中會有較大的進步,但背離了學琴的初衷。久而久之,孩子無法養成自主學琴能力,等到練琴難度達到一定階段,家長就沒有辦法再去指揮,而孩子自己也無法獨立完成,最後只能遺憾放棄了。

解決方法:家長陪練要逐步撤離,培養孩子練琴主動性。

由此可見,孩子適不適合學鋼琴,家長不要從一件或幾件學琴的小事上就輕易妄下結論。看孩子是否犯了在練琴中的這幾個問題,同時家長也要從自身找問題,一起克服孩子在學琴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輕易說出「我的孩子不適合學鋼琴」這樣的結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PyvK2wBmyVoG_1ZiN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