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精細動作很重要,你的做法有阻礙他的發展嗎?

2019-07-26     崔玉濤育學園教育

今天小育請來的我們教育中心的莫曉卉老師來給大家講講關於精細動作的那些事。

一對父母帶著2歲8個月的寶寶來我們育學園教育中心做生長發育測評,他們居然對所有關於精細動作的問題都選擇了「做不到」。媽媽解釋說:「平時在家這些都沒讓他碰過,要麼太危險,要麼太髒。」

於是我讓寶寶現場嘗試塗畫和剪紙等動作。結果,雖然剛開始他的確不太會握筆和使用剪刀,但是經過幾次引導,寶寶便有了很大進步,並且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很明顯,這個寶寶在精細動作上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他自身能力達不到,而是因為家長沒有提供給他足夠的探索機會。

精細動作是什麼?

精細動作主要指寶寶手的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例如:抓握、搖動、把弄、拇食指對捏、撕紙、握筆塗畫、搭積木、穿扣眼、畫線、摺紙等。

精細動作為什麼重要?

精細動作對寶寶生活自理能力產生著非常大的影響。如寶寶獨立進食、獨立漱口、獨立穿脫衣物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都完全離不開精細動作。而這些自理能力的培養,不僅關係著寶寶的獨立能力也影響著寶寶的自信心。

在寶寶進入了學齡期之後,精細動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一篇有關精細動作發展的論文曾指出:

精細動作與認知在發展中不斷相互促進,有些動作是某些認知習得或認知練習的先決條件;精細動作技能可以預測小學低年級的學業成績,尤其是閱讀和數學成績。

精細動作技能和認知發展的關係具有大腦神經發育基礎,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共享相同的腦區,如小腦和前額葉。【1】

也就是說,精細動作和我們寶寶的生活與學習都有很大的關係

怎樣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呢?

1.要給寶寶足夠的探索機會

每個寶寶都有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要給寶寶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精細動作的探索,同時儘量讓他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到這個年齡段發展精細動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這些材料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如可以抓握的小玩具、可以撕的紙條、合適的繩子和珠子、還有紙、筆、兒童安全剪刀等,甚至一塊小海綿、一個小瓶蓋都可以。

2.了解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規律

一般來說,寶寶在4-5個月時,他們會開始用雙手抓握感興趣的物體。寶寶在接近1歲時,會慢慢用拇指和食指捏物體和把玩物體。

寶寶在1-2歲之間時,他們的雙手會更加靈活。大概在16個月時,他們可以用蠟筆塗色;在2歲快結束時,他們可以描畫出一些簡單的橫線和豎線,甚至可以搭五層或更高的積木等。【2】

根據這些精細動作發育的規律,我們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給寶寶提供相應的材料與引導。

3.引導寶寶做一些難度適中的精細動作遊戲‍

‍也就是說在了解寶寶目前精細動作水平的基礎上,給他提供一些既不太難也不過於簡單的遊戲。一般來說:‍‍‍

‍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和他玩一些觸摸抓握的遊戲。

‍1-2歲之間的寶寶,就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和他多玩一些拿捏、翻書、積木、紙筆類的遊戲。

‍2-3歲時,除了前面的遊戲,還可以慢慢和寶寶進行一些串珠、摺紙之類的遊戲。在2歲後半段,也可以讓寶寶進行一些更複雜的需要剪刀的小遊戲等等‍(注意要使用而兒童安全剪刀)。

文中圖片來自育學園教育「成長遊戲「精細動作訓練遊戲

參考引用:

【1】耿達, 張興利, 施建農. 兒童早期精細動作技能與認知發展的關係[J]. 心理科學進展, 2015, 23(2):261-267.

【2】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等著,鄒泓等譯. 發展心理學圖[M].北京:輕工業出版社,2009.7:194-195.

除了以上這些,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關於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可以來育學園教育中心進行生長發育的線下測評,或者在「育學園教育」微信公眾號里進行線上測評。同時,還可以通過其中的兒童成長遊戲課程來了解更多更詳細的適合寶寶的遊戲。

基於500萬+兒童成長發育真實數據打造

集醫學、教育學、心理學多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全方位發展寶寶5大能力

上萬家庭已加入

讓0-3歲寶寶不出門,在家輕鬆早教

教育中心諮詢電話010-87418880 87418900

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中路冠捷大廈B1-102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9BbL2wB8g2yegNDU3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