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針對中小微企業,有何優惠支持政策?多部門回應!

2020-02-14   農視網

2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了發布會,主題為「加大疫情防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各級財政保障資金安排在哪些方面?稅費優惠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領域?針對中小微企業目前的壓力,有哪些支持措施?


財政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社會保障司司長符金陵,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出席。

疫情發生以後,中央和地方的財政保障資金主要安排在哪些方面?

符金陵:財政部建立了全國財政系統疫情防控經費的日報制度,實時跟蹤各地方經費保障情況,截至2月13日各級財政的支出805.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安排了172.9億元。中央財政資金具體安排:

一是撥付湖北省疫情防治資金10億元,作為綜合性的財力補助。

二是撥付了湖北等各地疫情防控資金44億元,用於患者醫療救治費用的補助,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防控設備、物資採購等方面。

三是撥付湖北省中央基建投資補助資金5億元,主要用於支持武漢雷神山、火神山兩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以及相關醫院重症治療病區建設。

四是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基層防疫經費99.5億元。

此外對於科研攻關也就是疫苗研發,以及中央醫藥物資儲備等經費也足額做了安排。

各地疫情防控經費支出情況,目前各地實際支出410億元,主要用於設備和防護物資採購,疫情防控人員補助和醫療救治費用補助等方面的支出。

疫情期間,財政部出台了一攬子稅費優惠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領域?

王建凡: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共發了四個公告,涵蓋稅費政策共九項,具體內容在財政部網站上都可以查閱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針對物資保障。對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的政策涉及到三大項:一是增值稅的增量留抵全額退還,可以使企業購置生產設備進項稅在沒有獲得抵扣的情況下允許先退還,企業現金流得到緩解,減少財務成本;二是允許購進的生產設備一次性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這和按期攤銷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相比,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就可以把成本消化掉;三是對相關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免收註冊費。這是針對物資生產企業。物資供應方面還涉及到對於物資運輸,凡是承擔運送這些重點物資的企業取得的相關收入是可以免交增值稅的。

第二,民生行業,比如公共運輸、住宿、旅遊、快遞、民航,主要有幾個政策,一是對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公共運輸服務以及快遞收派居民生活必需的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二是針對交通、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因為現在人流少了,所以可能出現階段性的虧損,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這個虧損可以在今後5年逐步消化,為了使這些企業的虧損在今後得到充分補償,這次國務院規定把虧損年限再延長3年,5+3就是8年。三是,民航企業本身也是要繳納民航發展基金的,民航企業這次受的影響也比較大,可以免交民航發展基金。

第三,鼓勵社會各界的捐贈,疫情發生以後各個方面向承擔醫療救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物資,按照稅法規定,贈送物資應該是通過公益性機構向醫療機構捐贈,為了提高捐贈效率,鼓勵直接捐贈,允許直接向醫院捐贈可以在稅前扣除。另外很多企業和個人捐贈錢款,按照稅法規定,無論個人捐贈還是企業捐贈都是有比例限制的,按照這次出台的政策,捐贈全額都可以得到扣除。

此外,還出台了針對醫療救護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的免稅政策。

受到疫情影響,餐飲住宿、批發零售、交通物流、文化旅遊等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是否會將優惠貼息政策進行擴面?

符金陵:目前財政政策主要針對疫情防控工作直接相關的企業。下一步統籌考慮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根據後續工作的需要擬定相關政策來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儘快復工復產。

人民銀行早前推出了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請問具體怎麼實施?

彭立峰:按照目前的工作機制,全國性重點企業名單由發改委、工信部提供,重點省份的企業名單地方報兩部門備案後提供人民銀行,收到名單後,我們立即轉發銀行,要求銀行去找企業,快速與名單內企業對接。同時,我們也將名單發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求分支機構務必與每一家企業直接建立聯繫,沒有對接上銀行的企業,人民銀行要協助它與銀行監理聯繫,實現名單內企業全覆蓋。在此基礎上,要求金融機構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符合貸款條件的,要「應貸盡貸、應貸快貸」。對政策把握不準的,要及時反饋,我們立即研究回復,做好全流程的跟蹤服務指導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收到上千家重點企業名單,優惠利率貸款正在快速發放,貸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間,企業平均負擔成本低於1.5%。

受到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了新變化,採取什麼措施予以支持?

李均峰:在這個影響下,小微企業對融資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從調查看,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金流吃緊,紓困、救急的貸款需求突出。二是小微企業復產復工以後,新增信貸需求旺盛。三是一些企業短期內的償還貸款能力下降,還款壓力增加。

根據這些特點,銀保監會出台了一系列增加小微企業信貸供給的政策。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求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繼續按照增量、擴面、降本、提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確保小微企業貸款不受疫情衝擊。

二是要求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傾斜信貸資源,特別是大中型銀行,根據小微企業信貸的實際需求,信貸計劃和額度要早安排、早投放。

三是進一步優化、簡化銀行辦理小微企業首貸、續貸的流程,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一些手續,不「一刀切」的要求企業額外增加信用風險分擔的措施,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於參與抗擊疫情的小微企業的應急性貸款需求開闢綠色通道,加快辦理授信審批和貸款發放。

四是要求對受困企業加強續貸支持,對疫情前生產經營穩定,財務狀況沒有異常,信用記錄良好的小微企業,由於受疫情影響出現資金暫時困難要做到應貸盡貸,給予必要續貸支持。銀行機構對2020年6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業貸款,受疫情影響可能需要延期還款、需要續貸的,主動給予一年以內的續貸安排,保證對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支持。

針對中小微企業現在面臨的壓力,國家有什麼樣的稅費支持政策?

王建凡:小微企業的政策:第一個層次是現有的針對企業的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樣都會惠及到這些小微企業。第二個層次,單獨針對小微企業有特殊政策安排。所有的小微企業普遍適用的政策里,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用繳納增值稅,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00萬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實際稅負不會超過10%。一般企業適用的稅率是25%的法定稅率。第三個層次,去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一項是在50%的幅度內減征「六稅兩費」,在大量的小微企業還在繼續享受這個紅利。第四個層次,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免徵42項中央級的行政事業收費,還免徵水利建設基金、文化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這是一類。第二類,專門針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稅收裡面有特殊安排。

銀保監會和銀行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會有怎樣的舉措?

李均峰:第一個措施,從全年看,要推動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在前兩年降低的基礎上力爭再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第二個措施,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小微企業降低貸款利率。目前五家大型銀行的貸款利率只有4.7%,對受疫情影響大的地區爭取繼續加大利率優惠力度。

第三個措施,對受疫情影響現金流面臨困難的企業,銀行要和企業合理協商還本付息的方式,避免因貸款逾期產生的罰息等額外成本,讓銀行和企業共渡難關,同舟共濟。

第四個措施,鼓勵倡導銀行進一步踐行社會責任,在自身財務可承受的範圍內,對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小微企業適當減收一段時間的貸款利息。

第五個措施,堅決杜絕銀行對小微企業在貸款過程中的亂收費情況,要求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只收息、不能收費,同時要求銀行在小微企業貸款中不能再附加其他的條件。

編輯//孫麗敏

責編//康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