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不夠用怎麼辦?可以自行消毒嗎?哪種口罩可以反覆使用?

2020-02-11     看呼吸


口罩應該如何選擇?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首選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夠阻擋飛沫。常見的口罩分為三大類:醫用口罩、防護口罩和其他口罩。


1、醫用口罩


醫用口罩分為兩類: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護理口罩。推薦大家購買獨立包裝的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通常是滅菌的。



與醫用外科口罩相比,醫用護理口罩在抗血液或傳染性體液噴濺的性能上沒有要求。不過,對於日常生活來說,醫用護理口罩也可以滿足公眾需求。


口罩的佩戴方法


2、防護口罩

防護口罩也分為兩類: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如N95)和醫用防護口罩。對於普通人來說,兩種口罩都可以使用。


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


通常執行美國N95、中國KN95、歐洲FFP2、日本DS2等標準,這些標準是指阻隔直徑大小約為0.3微米的顆粒物。而飛沫指直徑大於5微米的氣溶膠(顆粒物),因此普通人也可以使用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


測試標準稍有不同,測試的顆粒不同,FFP2是油性與非油性都可過濾,美國有油性的R和P標準,中國有油性的KP的效率達到95% ( FFP2為94% )。


數字越大,代表過濾能力越強,如N99、N100、FFP3標準的口罩,也有阻隔效率差一點的,比如KN90和FFP1口罩。


大家可以首選N95、KN95等口罩,KN90次之。


N95 口罩


在購買時,要留意口罩包裝袋上是否有標註N95等字樣。



*KN95和N95 只是審核機構和標準不同,它們都能對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達到 95%以上。


使用防護口罩(N95、KN95等)時,要注意氣密性程序測試:



醫用防護口罩


不僅滿足對非油性顆粒物至少95%過濾效率要求(但不一定都獲得N95認證),還具有阻隔血液或傳染性體液噴濺的能力,更適合醫務人員臨床使用。例如3M 1860/1860s、9132等。


醫用防護口罩的佩戴方法


對於普通人來說,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醫用護理口罩,以及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如 N95),都可使用。


如果能買到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就優先選它們。但不要迷信醫用防護口罩,因為它們的呼吸阻力很大、價格昂貴還缺貨。尤其是呼吸困難、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應該避免醫用防護口罩或工業顆粒物防護口罩,因為它們的呼吸阻力很大;一些人長期佩戴後會出現頭暈、胸悶,甚至是缺氧,反而得不償失。


註:口罩污染或使用4小時後需要更換。使用後處理:(抓繩子不抓口罩外,口罩放進垃圾袋)手拎住耳朵上的細帶直接摘下,手不要接觸口罩外表面,放入置物桶中,用含氯消毒劑(84消毒劑等)或醫用酒精(75%)浸泡後扔入垃圾桶內,若無消毒措施,放入塑料袋後密封,丟入垃圾桶,處理好口罩不要忘記洗手。


3、其他口罩


例如棉口罩、海綿口罩、活性炭口罩等,針對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不推薦使用。這類口罩材質多為棉布、紗布以及帆布等,材質不夠細密,縫隙較大,不能有效起到防護作用。


口罩不夠用,怎麼辦?


1、不推薦口罩經清洗、消毒二次利用


比如酒精消毒、微波爐消毒、沸水蒸煮等方法,對於常見的防護口罩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本身的「過濾效率」和「面部貼合度」。這些方法會對材質造成損害,導致過濾效率下降或者無法達到氣密性要求。如果用消毒劑消毒,可能還有殘存消毒成分的風險。而且我們在生活中很難達到實驗室消毒的條件,很可能由於操作不當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不建議大家自行消毒。


2、如果合理保存,醫用防護口罩(如N95)可以反覆使用


美國CDC對於N95口罩延長和反覆使用的建議: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多次使用(建議不超過5次)。官方對於佩戴時長沒有建議,但是有些研究表明,在佩戴2天後,仍能達到95%的過濾效率。防護口罩如果出現破損、髒污或者呼吸阻力變大,就不要再使用了。普通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最好即用即棄,不建議反覆使用。


3、普通醫用口罩可以使用


普通的醫用口罩對於大部分健康人群、沒有在疫區的人來說足以。醫用外科口罩是普通健康人群的首選,可以防止飛沫,推薦需要去到醫療機構或身邊存在確診、疑似病人的人群使用,但是目前也處於緊缺狀態。在日常生活中,醫用護理口罩也能滿足日常通勤和出行需求。


4、獨處的情況可以不戴口罩


如果去空曠的場所或者開私家車可以選擇不戴口罩,如果碰到人要保持1~2米以上的距離。


總體而言,還是建議大家少出門或不出門!


中國疾控中心: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rocNHAB3uTiws8K5I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