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只是一名明朝大將,為何敢公然霸占蒙古王妃?

2023-11-16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藍玉只是一名明朝大將,為何敢公然霸占蒙古王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受命瓦解北元殘軍。當時的北元皇帝脫古思帖睦爾深居捕魚兒海,此地易守難攻,且離明朝政治中心南京甚遠,他便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於是越發肆無忌憚,不時地欺辱一下明朝的北疆。

藍玉率兵出發後,脫古思帖木兒沒有得到消息,依然做著他的黃粱大夢,沒有任何防禦措施。雖然明軍是孤軍深入,但因一路沒有敵軍的追擊圍堵,甚為通暢,再加上後方支援力量充足,所以,並沒有為此次遠行帶來困難。

突襲的那天,正好遇上風沙,黃色的灰塵漫天亂舞,分不清人影。於是,直到明軍來到北元汗帳的大營之外,才被元人驚覺,但為時已晚。藍玉大勝,俘獲無數戰利品。

離開戰場後,藍玉干出了一件頗為讓人不齒的事情,他欺負了元主的老婆,而這位女性性情也甚是剛烈,被欺負後選擇自盡而亡!

按理說,蒙古元妃雖被俘,但身份不變,而藍玉僅僅只是一名大將,為何敢於明目張胆地霸占?最後又為何被朱元璋殺了?

軍事生涯,一戰成名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本來隸屬於常遇春麾下,常遇春為人傲高,卻對他的這個藍玉非常欣賞,幾次向朱元璋力薦他的小舅子藍玉。

但朱元璋並未放心上,直到洪武五年,藍玉跟隨徐達參加了的遠征表現出眾,朱元璋才逐漸開始重任。

說是重任,其實也不算,藍玉的運氣其實並不好,在他的那個時代,名將太多。他無論從資歷和能力上都還差一截,壓根沒有出頭的機會,只能乖乖地給那些前輩們打下手。

洪武二十年(1387),是藍玉軍事生涯的一個轉折點。朱元璋又一次下令遠征,在當時能夠參加征沙漠(明稱伐北元為征沙漠)的軍事行動對每一個將領來說都是一種光榮。

而藍玉在歷次征沙漠的行動中只是擔任了幾次配角,偏偏配角還當得並不順利,洪武五年的那次演出還是被王保保追著跑回來的。

洪武五年的那次戰爭失利,雖然並不是他的責任,但他明白,要想爭取戰功,就得徹底擊敗王保保。

從那之後,藍玉不斷地熟讀兵書,苦苦思索著用兵之道,他想有朝一日再與王保保交鋒。

然而,在洪武八年(1375),王保保卻死在了漠北,藍玉的願望落空。

不過,藍玉很快又立了新方向,那就是徹底攻陷北元。不過,雖然他屢次請命指揮遠征北元,但當時還有徐達等名將在那裡撐著,哪裡輪得到他?

在他們的眼中,藍玉始終只是藍玉,他不可能超越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這些名將。

藍玉明白,要想爭取自己的光榮,只有做徐達、常遇春他們沒有做到的事情,那就做他們沒有做過的事情。

直到洪武二十年的遠征,才成就了藍玉,不過他當時也只是右副將軍的位置,主帥是馮勝。

這次遠征的目標是元太尉納哈出,他擁兵二十萬,占據遼東的大片地區,嚴重威脅著明朝的邊界。

納哈出在元滅亡時曾被明軍逮獲,後放回,但仍與明朝對壘,積兵積糧,養精蓄銳,伺機與明朝爭奪中原。

朱元璋很早就想拔掉這顆釘子,因為他清楚,只有除掉納哈出,明軍才能放心大膽地攻擊北元。

當時,馮勝派遣藍玉為先鋒鋒攻擊慶州。雖然此行也許很危險,但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屬於自己高光時刻。

這次遠征大獲全勝,納哈出被迫投降。

讓人想不到的是,主帥馮勝回師後就被定罪,主帥位置落在藍玉頭上。

當然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將來的下場比馮勝還要慘,當然了,這是後話,至少現在,藍玉實現了他的夢想,他將在這個位置上獲得更大的光榮。在此期間,藍玉屢立戰功。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將十五萬大軍交給了藍玉,主帥正是藍玉。

藍玉統率十五萬人的大軍去進行最後的決戰。當藍玉率軍靠近捕魚兒海時,不但沒有敵人,連水都沒有。

若就此退回去,十幾年的努力,就此功虧一簣。若繼續前進,軍隊也堅持不了幾天,畢竟糧食和水也不多了,十幾萬軍隊沒有了水和糧食,有可能會餓死、渴死。

此時藍玉也是進退兩難,不過,最終藍玉還是選擇前進!當大軍到達捕魚兒海南面,軍隊都崩潰時,藍玉終於發現了北元大軍的蹤跡。這次遠征,藍玉徹底擊潰了北元殘軍,乾了那些前輩名將不敢好的事。

捕魚兒海戰役是藍玉一生的最高點,但在此之後,藍玉卻頻頻觸碰了朱元璋底線,最終走向了毀滅的終點。那麼,他幹些啥事呢?

自持功高,肆虐一切

藍玉在北元的這一戰役,穩定了明朝邊疆,使得明朝的統治更加順利,但他自持功高,以勝利者姿態肆虐一切。在歸途中,藍玉干出了一件頗為讓人不齒的事情,他欺負了元主的老婆,使這位妃慚自盡而死。

藍玉雖身為大將軍,但僅僅也就是一個大將軍,北元皇帝雖戰敗,但他的妃子再怎麼淪落也淪落不到一個大將軍侵犯。藍玉的行為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軍功無視朱元璋,才如此明目張胆地以下犯上。

藍玉的行為違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但由於考慮到藍玉的功勞,朱元璋並沒有對他深究。這也因此使得藍玉更加猖狂起來。

此後,藍玉的這類表演頻頻發生,在他回到喜峰關口時,那時已經是深夜,藍玉還沒等守關的官員起來開門,他就命令打破城牆強行闖入,還頗為揚揚自得。

朱元璋原本是想封藍玉為梁國公的,結果因兩件事,將他改成了「涼國公」,以此警告藍玉。

不過,藍玉不但繼續放任自己的行為,在軍隊中不經過朱元璋的同意,便任命自己的親信官員。

藍玉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不過從宴請納哈出時的傲慢到喜峰關的驕狂,其實,可以看出藍玉也是個粗人,他屬於那種想了就干、乾了再想的人。

其實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就算不在這件事上犯錯誤,遲早也會在那件事上捅婁子。

這個就不難理解,就能合理地解釋藍玉的行為了,為什麼敢霸凌北元王妃的事情了。

除此外,他還干一件不理智的事情,朱元璋考慮到藍玉的大功勞,破例封給他太子太傅的官銜。

但他可能活得不耐煩了,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不堪太師耶?」

朱元璋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又一次亮出了屠刀。

這就是徐達、常遇春這一批開國功臣能善始善終,而藍玉他自己卻落下悲慘的結局。

寫到最後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此言不虛。自從第一代的幾位將軍死掉後,藍玉就成了大明朝的軍神,多次北伐、多次建功,光芒萬丈,尤其是北元的這一戰役,一戰成名變得不可一世。他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霸占北元王妃,一是他自持功高,認為攻陷元朝,霸占一個王妃又有什麼?另一個是他的性格使然,藍玉其實是個粗人,做事從不考慮後果,什麼事都是乾了再想的人。

藍玉的一生是極富戲劇性的,前半生一直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籠罩在名將的陰影中,但後半生他卻成為了主角,建立了自己的功業。但最後也因自持功高,又從一代名將到位及人臣,再到身敗名裂,然而藍玉被凌遲、滅族,被他牽連的人數不勝數,他死後被朱元璋錄入《逆臣錄》。但值得欣慰的是,他赫赫戰功,終究不負名將之名,他的不朽功績將記入史冊,為後人追憶。

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似乎又是幸運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f3e2dea69666867ae2032a7411d50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