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可以說是每對父母都會遇到的難題,尤其對於新手父母,遇到寶寶發燒,往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緊張忙亂地折騰一番,卻還是沒有搞定寶寶發燒這個世紀大難題。
很多父母在遇到
寶寶發燒後,第一反應就是要送寶貝去醫院
,在這些父母眼裡,只有醫生才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世紀難題。
可是往往奔波勞碌來到醫院,醫生簡單地指導一下,就讓父母帶著寶寶回家觀察了。
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時,父母要學會辨別是否屬於病理性發熱?
相比較大人而言,小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
一旦有孩子沒有接觸過的細菌,或者病毒入侵了身體,寶寶自身的免疫力系統就要和入侵者做鬥爭。
在這個鬥爭的過程中,寶寶就會產生髮熱的症狀,如果因細菌侵害造成的寶寶發燒就屬於病理性發熱,需要家長進行相應的處置措施。
另外也有些時候,因為父母給孩子穿得過多,孩子哭鬧時間過久,進食不規律等造成的體溫短暫的異常波動。
這種情況不屬於病理性發熱,
家長只需仔細檢查寶寶具體是哪種原因造成的發熱,在穿衣飲食等方面進行調整即可。
同時,如果確認遇到的是寶寶病理性發熱的情況,家長也不必過分慌張。其實這是寶寶的免疫力越來越強大的信號,每一次寶寶和細菌的鬥爭,都會讓寶寶愈發的強壯。
確認寶寶為病理性發熱後,家長該如何進行護理?
寶寶發燒後,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寶寶測量體溫,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家裡備用一支順手的體溫計。
建議使用電子體溫計或者耳溫槍,操作簡單的同時不會因使用不當造成水銀中「毒」。
在為寶寶測量體溫時,家長要注意寶寶的情緒,不要哭鬧,活動量不宜過大,否則都會影響體溫的測量數值。
如果給寶寶測量的體溫,腋溫高於37.5℃,耳溫高於38℃,那麼就可以確認為寶寶發熱了。
對於寶寶發熱後的護理,我們要採取先物理降溫,後藥物降溫的原則。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式是為寶寶減少衣物和用溫水擦拭孩子的身體,達到散熱的目的。
藥物降溫推薦使用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使用藥物降溫時,最好不要隨意更換交替使用,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新手父母怎麼判斷是否帶孩子去醫院就醫?
如果在父母為孩子做了及時的降溫護理,可是寶寶的發熱卻持續不退的情況下,那麼我們就必須抓緊時間帶孩子去醫院就醫檢查了。
另外,
在護理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是否有持續哭鬧,心跳加快等異常反應,這些都是必須送醫的信號。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遇事不慌張。平時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多向有經驗的人討教,再根據自己的育兒常識,針對寶寶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