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吃雞蛋,這5個誤區要避開,尤其是老年人,提醒家人早知早好

2023-12-28     家有妙招姐

原標題:早晨吃雞蛋,這5個誤區要避開,尤其是老年人,提醒家人早知早好

雞蛋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對於人體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一些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每天早上一個雞蛋就是標配了,不管是在煮麵條時加入一個雞蛋;還是搭配牛奶、麵包等食物,都是既營養又美味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吃雞蛋也存在誤區,這些誤區不僅會使我們多花錢,而且可能讓你無法充分吸收雞蛋中的營養。那到底是什麼誤區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誤區一:一次吃太多。

我們都知道,雞蛋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它裡面含有的優質蛋白質可以被身體完全利用,為細胞發育提供支持。所以,一些朋友為了獲取更高的營養價值,就會一次吃幾個雞蛋。特別是一些老年人,以前過慣了苦日子,覺得雞蛋很珍貴,還很有營養。在為孩子們準備早餐時,他們經常會準備幾個雞蛋,甚至有的長輩直接把雞蛋當做早餐的全部。但其實,這個做法並不好,儘管雞蛋營養豐富,但我們並不能無限制地攝入。雖然多吃雞蛋確實意味著攝入了更多的營養成分。事實上,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攝入過多的雞蛋,也無法完全吸收其中的多餘營養。反而,一次吃太多雞蛋,還會使雞蛋中的膽固醇在身體堆積過多,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等問題。一般來說,每天食用1~2個雞蛋就可以了。

誤區二:只吃蛋白,不吃蛋黃。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蛋黃,因為蛋黃比較干,吃起來噎人;而且還認為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高。所以每次吃雞蛋的時候,就會將蛋黃給扔掉,只吃蛋白。然而,這種做法非常的浪費。蛋黃是雞蛋中營養成分最為豐富的部分,它除了含有膽固醇,還有富含多種營養素,比如卵磷脂、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這些營養素對身體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不吃蛋黃,那這些營養物質就不會被攝取到了。所以在吃雞蛋時,我們應該食用完整的一個雞蛋,避免浪費。

誤區三:喜歡吃煎雞蛋。

煎雞蛋是一種常見的烹飪方式,很多朋友在早餐煮麵條的時候,就會配上一個煎雞蛋,它的口感脆脆的,而且經過油煎,還特別的香。然而,煎雞蛋並不適合多吃,因為高溫煎炸會使雞蛋中的營養成分遭到破壞,而且煎蛋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油脂和有害物質,多吃並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為了保持雞蛋的營養價值和健康性,我們可以選擇水煮、蒸、燉等烹飪方式。

誤區四:不要生吃雞蛋。

還有一些朋友喜歡吃生雞蛋,覺得生雞蛋更加營養。然而,在生雞蛋裡面會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之類的,沒有經過高溫消毒,我們就直接吃,還可能會引發不適。而且生雞蛋會有一股腥味,非常的影響食慾。其實從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說:煮、蒸蛋為100%,嫩炸為98%,炒蛋為97%,荷包蛋為92.5%,老炸為81.1%,生吃為30%~50%。生吃雞蛋不僅不會更加營養,反而還可能會造成腸胃刺激,對健康不利。

誤區五:茶葉蛋不要多吃。

茶葉蛋作為一種傳統的風味小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然而,茶葉蛋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茶葉和各種調料,多吃可能會加重腸胃消化負擔,引起腹脹、腹瀉、嘔吐等不適。而且茶葉蛋中的茶葉含有一定的鞣酸,會影響身體對鐵的吸收,造成貧血和營養不良的風險。因此,我們應該適量食用茶葉蛋,避免引發不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c7e8f2d0598f4827168dd3d140e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