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看日本動畫不算幼稚呢?

2022-05-04     T哥小站

原標題:為什麼說看日本動畫不算幼稚呢?

很多年沒見的老友,我詢問她,你以前不是也看日本動畫的嗎?現在怎麼完全不看了。她回答我,「那都是青春時期看的東西,長大後就不看了」。

很多人默認會覺得,看日本動漫(動畫、漫畫),都是學生時代的事情,過了時間就不愛看了,再看就是幼稚。確實,身邊很多看日漫的人一個個退坑,退坑後,做一個認真的社會人,承擔自己的義務,不再沉迷於日本的動漫(動畫、漫畫)和遊戲,仿佛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我承認,日本的動漫(主要是動畫)的服務對象,確實是學生時代的人,內容也大都是為了學生年紀設計的,在成長和經驗更加豐富的年紀來看,確實會覺得有些「低齡向」了。也不可否定,像我這樣的重度日漫迷,也是沉溺於「亞文化」這個小眾文化的圈子內不可自拔。小眾文化的內容即非主流,它確實有種背離現實觀念的味道,例如「蘿莉控」。

但我覺得,身邊最後留下志同道合的日漫迷,其實是一類人——與其說是亞文化寵壞,不如說發現了動畫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的人。準確來說,是影像表達的魅力——其實它和現充們喜歡看電影大片,是完全一樣的。

動畫的本質是流動的影像……通過連貫的畫面來表達出情感、時間的流逝、先後的邏輯,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內容本身可以是幼稚的……影像卻不是。

無論多麼幼稚的題材,只要以影像創作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可以是優雅的、帥氣的、高端的、上檯面的。

無論它多幼稚,總有自己的風格。是搞笑的?感人的?驚悚的?還是無厘頭的。動畫並不是一張精緻的表情就來展現這麼多的情感,而是通過連續的畫面呈現。那麼你一定會想到,「它為什麼看起來搞笑?」「它為什麼看起來感人」,這正是影像創作者在其中傾注的心血所在。

1940年的《貓和老鼠》,很多人都覺得那是給孩子看的幼兒卡通,但從作畫角度來看,它把動作整體全部畫出來活靈活現的全動畫比起日本連載動畫「偷工減料」的製作方式來說,看起來真的是流暢和完整許多……從作畫角度來說,沒人敢說它幼稚。

舉個不是動畫片,但依然有著影像創作魅力的「幼稚」例子。

很多人都說《奧特曼》很幼稚,長大了不看了,都是給孩子看。但你們記不記得,很多人覺得《奧特曼》是他們的童年陰影……為什麼是「童年陰影」呢,其實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昭和時代的《奧特曼》作為空想特攝,確實拍出一種濃重的詭異氣氛,導演是如何的思路拍攝出這樣的作品,並不是一個嚇人的化妝或者皮套就能帶來這種詭異、驚悚的感覺的,而這一切也是離不開影像創作上的技巧的運用,例如燈光的布置,同樣一張臉,如何的燈光才能讓氛圍顯得詭異……如何布置鏡頭的位置,才能讓同一張臉看起來更加嚇人,對於懂得影像創作的人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讓完全不同影像創作的小朋友也可以嚇到長大也不想回憶的水平……

再舉例,《寶可夢》的動畫,又叫《神奇寶貝》,它的動畫就是日本Gamefreak和小學館出版社等多個公司出資的項目,完全就是針對多小學生的動畫,夠幼稚了吧。但也有像《DP186》集這樣的,動漫迷所謂的「公認神回」,這種所謂的神回雖然是粉絲圈裡選出的,但你哪怕沒有了解過《寶可夢》動畫的人,也能感受出這一集中製作人員投入的心血,在節奏把控、作畫、音樂各方面的配合下,打造出了真正配得上劇情高潮的精彩一集……並不是每一集都是「神回」的,原因就在於每一集投入的作畫力量、演出力量甚至是後期力量,都不同,單集導演的水平也不同,編劇的實力也不同,質量自然也不一樣,因此這和影像的表達本身極為有關。

之前我還提過一個例子,為什麼京都動畫版的《CLANNAD》會大受歡迎,而做成了劇場版的東映版《CLANNAD》卻雷人無比,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影像創作水平,呈現出的觀感也完全不同。這就是影像創作的力量。

我在說到《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的時候提到,同樣的劇情,為什麼動畫版能更加有趣,除了音畫配合外,所謂的「演出手法」可以近一步放大漫畫的搞笑效果,通過控制每一個畫面的時間,來達到對於節奏感的控制。因為漫畫和動畫完全不同的一點是,漫畫的閱讀節奏由讀者自己決定,而動畫的節奏,完全由導演來決定,每個畫面播出的時長都嚴格把控,簡單說,閱讀的重點都由導演來把控,所以觀眾看到的其實是導演的理解下,要表現的原作,因此漫畫和流動的影像的觀看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影像創作不單單是這些,準確來說,是每一個鏡頭如何安排,如何構圖,如何實現,每一個動作如何繪製,動作強調的節點和節奏是如何,顏色如何安排,美術背景如何風格,這一切都構成了影像作品的魅力所在。而當你看動畫去關注到整個流程中的每一塊的時候,他們都有可能影響動畫輸出的效果,那麼這個時候,情節是否幼稚,已經不再是你關注動畫作品的絕對因素。

就像去年看《特利迦奧特曼》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批評不好看的時候,其實關注到坂本導演的集數中,漂亮的長鏡頭的對戰,還有各種華麗的視角切換組成的打戲的時候,我覺得從影像角度出發,評價《特利迦奧特曼》的維度就不該是劇情是不是幼稚這一點來說。因為那些炫技一般的鏡頭,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小朋友,也會覺得,「哇,這看上去帥極了」……

當你看任何影像作品,不是單一的從劇情、情節來看,而是從整個流程去窺探,會發現,無論什麼樣的作品,什麼年齡趨向的作品,如果要成為大眾眼中的「優秀」,那麼它必然需要遵循影像創作的原則。動畫創作看似極為感性,其實理性的遵循一些原則去創作,才是它精彩的根本。而不在於它的題材是不是幼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b19f1d9d405df61233d5b47ec30f9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