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奶茶月入5萬?全國爆紅的夜市上,我發現6個好產品

2023-05-16     咖門

原標題:擺攤賣奶茶月入5萬?全國爆紅的夜市上,我發現6個好產品

「辭職後,靠擺攤月入過萬」

「如何看待擺攤月入5萬」

…… ……

最近,好像全國人民都去擺攤了。話題頻繁衝上微博熱搜,冰豆花、冰酒釀、菠蘿冰、芋泥桶等「擺攤爆款」在社交平台刷屏,火遍全國各個夜市,有的甚至成為門店引流款。

身邊小夥伴都躍躍欲試。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全國的「攤位」上,哪些產品一賣就火。

擺攤爆款一個接一個

「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年輕人」

最近,「擺攤」話題多次衝上熱搜,這個夏天,好像全國人民不是在「擺攤」,就是在「逛攤」,上半年攤位上火出圈的產品多到數不過來。

先來盤點一下那些爆火的擺攤產品:

  • 竹簍/竹筒奶茶

用手工編織的竹簍做杯套,套在奶茶杯外面,直接用竹筒當容器做成竹筒奶茶,很快風靡景區、街頭,幾乎人手一杯,有店家表示,竹筒奶茶一天能賣掉4000杯。

  • 罐罐奶茶

雲南特色現烤奶茶,架起燒烤架,擺上瓦罐,加入茶葉烤制,再倒入牛奶,煮到一定程度,放入玫瑰花、黃冰糖、紅棗片、枸杞等材料,就煮好了,雲南的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人。

  • 茉莉酒釀冰豆花

在提前預製好冰豆花中加上冰酒釀,撒上茉莉花苞就做好了,一口下去清爽、細膩、順滑,被網友稱為「豆花界白月光」,一天能賣6000元。

  • 楊梅冰湯圓

在楊梅汁做成的冰沙,淋上楊梅醬,加入煮好的楊梅湯圓,再擺上幾顆楊梅,一看就很有食慾,風靡大小夜市,還成為了火鍋店引流甜品。

除此之外,菠蘿冰、超長芋泥杯、水果冰粉……都各個城市的夜市一條街上混得「風生水起」,還為茶飲門店提供了眾多爆款思路。

比如,安全型竹筒奶茶「一隻抱抱竹」,把杯子做成竹子形狀,再配上小熊貓玩偶,6天就賣了6萬杯,多家門店供不應求。

和氣桃桃「一隻抱抱竹」,竹筒奶茶

罐罐奶茶、楊梅冰湯圓也被多家餐飲店引入門店,作為引流款吸引消費者打卡,不少店家告訴我,「效果非常不錯」。

夜晚走在街頭,幾乎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年輕人,今年擺攤效果尤其好,那麼什麼樣的產品適合擺攤,容易出圈,能掙到錢?

全網擺攤大調研

我總結了6類一賣就火的產品

翻遍社交平台上網友們最感興趣、打卡率出片率都高、強烈呼喚賣到家門口的擺攤爆款,結合採訪,我發現有6種產品思路,基本上很難失手,而且可以借鑑到門店。

1、用新中式來「包裝」產品,直接能出片

街頭擺攤的「罐罐奶茶」,圖源小紅書博主@捧杯罐罐烤奶

觀察今年很火的爆款元素,罐罐、圍爐、竹筒、竹簍、水墨風攤位……每一個都有新中式的影子。

觀察下來,這些擺攤爆款產品,都在以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來展示新中式元素,分別在杯子、煮茶形式和攤位裝飾上作出改變,很快就能出圈。

年輕人對新中式元素的著迷,也大大提升了嗮圖幾率,能夠在短時間內在社交平台上形成很大的聲量,引發打卡效應。

2、用新茶飲的玩法,讓傳統小吃「變年輕」

從產品上來看,今年的擺攤產品,都遵循一個組合:傳統小吃+新茶飲原料,這的確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

酒釀、豆花、湯圓、冰粉,每個產品都是夜市一條街的不敗單品,但想實現「爆火」也不容易。這些傳統小吃,往往在疊加了新茶飲流行原料之後,快速走紅。

比如加入茉莉花、抹茶冰激凌的冰豆花,從感官上讓豆花這個產品一下變「年輕了」。

茉莉冰豆花,圖源小紅書博主@邱球球不是球

而且,不同元素之間的組合,也能改變口感上的單一性,讓人一聽就很有食慾,好奇心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3、顏值產品,永遠不缺出圈機會

對於年輕人來說,顏值永遠是第一要義,好看的產品,從不缺出圈的機會。

比如,水果冰粉「改頭換面」之後,又火了一次。不同於之前盛到碗里,撒上配料的形式,街頭開始出現長得像蛋糕的冰粉,整整齊齊切成方塊,每塊裡面均勻的鋪滿各種水果。

小紅書上,店主發的筆記評論區,全都是在問地點,想去嘗試一下的網友。

試想一下,把上海「在奶茶上拉花」的手作茶搬到攤位上,現場在奶茶上作畫,效果一定不會差。

4、把攤位直接做成網紅打卡點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水墨風攤位」,手寫毛筆字作為裝飾物,錯落有致的掛在攤位後,在添上幾個古風燈籠,攤位前擺上水墨風格招牌,放在夜市上絕對是特別又吸睛的存在。

社交平台上的反饋特別好,被網友稱為「最浪漫攤位」,不管賣什麼消費者都願意去看一看,拍照打卡。

不少攤主在經驗分享貼中也寫道,吸睛的攤位,有調性的場景,能迅速在當地形成打卡效應,是引流的好方式。

社交平台上,很多人都曬出了「古風攤位」

5、主打性價比,抓住「順手買」客群

其實,地攤消費者畫像十分清晰:

第一種是看到什麼順手就買,追求產品趣味,針對這類消費者,以上幾條擺攤方法都很適用。

另一種是衝著性價比去的,「便宜大碗」永遠能俘獲消費者的心,比如2~3元/杯的菠蘿冰,2元一份的冰粉。

6、一期一遇,「錯過就買不到」的稀缺感

自從上海土豆麵包車火了之後,全國各地又開始出現咖啡豆車、糖果麵包車等。

在可以騎的三輪車頂上加上巨大土豆、咖啡豆等標誌元素,打破在產品上做營銷的常規做法,快速抓人眼球。

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說,遇到行走的攤位是一種運氣,要讓人們產生「遇到不買,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間能再遇到」的衝動。

擺攤致富並不常見

但它是一個「找產品」的好途徑

回到「辭職後靠擺攤月入過萬」這個話題。

我通過飲品人的朋友圈,採訪了全國各地多位攤主,發現沒有一個「攤主」是容易的,他們的共識是,「困難總會發生在你意想不到的環節」

那些「靠擺攤月入過萬」也真實存在,但確實是少數,大部分從業者,都和打工人掙著差不多的錢。

總結了擺攤思路後,我也要給躍躍欲試的朋友們提提醒,除了要選好位置,擺攤還有2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首先,要考量原料供應鏈成熟度,SKU最好在3個以內。

這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能不能迅速在全國鋪開、越賣越火,聚集更多的流量,不能大範圍流行的產品,爆款周期通常更短。

此外,產品的sku儘量控制在3個以內,或者只抓住一個當下流行產品,謹慎選擇需要過多種類物料的產品。

這樣做的目的是簡化採購流程,減少因為各類原因產生的物料報廢,以及操作難度。

其次,考慮是要做什麼生意,短期or長期,打法有本質上的不同。

短期生意,在選擇上需要緊跟當下擺攤爆品,緊跟年輕人的「一時興起」,但也要懂得「見好就收」。

長期生意,需要謹慎選擇品類,對產品創意空間、消費者的價值點、成本等問題做全方位考慮,圍繞品類做文章,為長久生意或者開店積累經驗、老顧客。

許多攤主,都是從擺攤起步,找到自己的「產品」,用服務做出消費粘性,積累到一批穩定顧客後開出自己的門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ae6e7d27d080015cf7bdf6dab98c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