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沒時間陪孩子?解決這4點,父母共育家庭更幸福

2019-07-23   沐媽育兒

爸爸參與帶孩子,家庭更幸福

爸爸參與育兒,孩子更勇敢

沐在4歲後,沐爸帶孩子的時間越來越長,4歲前沐爸經常出差,只能做到休息時間高質量的陪伴,這8年來,認識我們的人沒有不誇他的,在小區也好,在班級家長群也好,沐爸一直都是「別人家的爸爸」。

隨著年輕人觀念的轉變,國內像沐爸這樣參與育兒的爸爸逐年增加,但在大環境下仍然是少數群體。特別是全職媽媽的家庭,養育孩子的任務幾乎占據了媽媽生活中的一切。

沐媽認為,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的家庭,爸爸都應積極參與和媽媽一起養育孩子的家庭工作。

國外追蹤調查家庭養育的專家發現:父親陪伴得多的孩子智商更高,更加獨立和自信,父親在增進孩子智力方面的影響力大於母親, 而且人際關係融洽,為人更加開放以及懂得包容,富有進取精神和冒險精神。

不管是養育男孩還是女孩,單純由母親帶大的孩子更多受女性思維帶來的引導和影響,是無法替代父親參與育兒帶來的優勢的。

爸爸們也許會說:我工作那麼忙,早上出門孩子還沒睡醒,晚上回來孩子已經睡了,沒有機會帶孩子呀!

沐媽在這裡先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的育兒過程,對生二胎或者新晉級的准爸爸准媽媽或許有一點點啟發。

沐媽來自普通家庭,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在18歲後接觸較多的西方文化包括育兒理念,隨著個人的成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西融合的家庭育兒觀。從計劃升級做媽媽開始,就和沐爸探討今後孩子的養育問題。雖然很多時候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一個家庭發展的大方向一定要有。特別是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現代的父母首先要認識到養育的責任,沐媽一直反對生個孩子後就交給爺爺奶奶輩幫忙養的做法,只生不養育,是父母的失職

有的爸爸媽媽會想著等孩子上小學了再接回自己身邊,說很多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也沒見有什麼問題。這真的就是自欺欺人啦!不管是從影視劇上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6歲後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小孩感情都不是很親,小孩心裡最親的人是帶大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父母管教小孩的時候基本也沒用,特別是面對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小孩經常會說的理由就是「你們小時候都不管我現在管我做什麼?」,氣得父母無言以對。

沐媽孕前就決定,孩子必須在我和沐爸身邊長大,爺爺奶奶可以幫忙帶,但在6歲前至少我們中的一人必須保證可以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有來自爸爸媽媽的陪伴。

因此,沐爸參與育兒工作是我們在做父母前就協商好的事情,不管沐媽選擇全職媽媽還是回歸職場,這個大方向不會變。所以在這裡建議只要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困難,就儘量讓孩子6歲前在父母身邊長大,0~6歲萌芽階段的90%的結果會奠定孩子成年後的狀態

爸爸參與育兒,孩子更聰明

要讓爸爸真正參與到育兒中來,孩子降生前就要做心理功課。這點就靠媽媽們持續助力,通俗的說,就是不斷的給自己和爸爸一起「洗腦」。

爸爸參與育兒遇到的困難大致會有以下4個原因:

1,爸爸是家庭的經濟主力,工作比較忙。

2,爸爸覺得養育孩子是媽媽的事,回家就逗逗孩子後就照樣玩自己的

3,爺爺奶奶干預養育孩子過多,爸爸媽媽沒有話語權

4,媽媽不放心讓爸爸帶孩子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沐媽分別有以下建議:

第一條:爸爸的工作忙,如何參與育兒?

  • 首先爸爸和媽媽在共同育兒上要達成一致,爸爸在心理上有積極的準備,自然會把工作完成得更加高效,沐媽身邊的朋友凡是爸爸參與到育兒的,都是想方設法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 其次媽媽日常帶孩子的時候要跟孩子分享爸爸怎麼愛寶寶,爸爸工作結束後就會回家陪寶寶,爸爸怎麼好,類似的話題,即使是嬰兒期不會說話,媽媽也要這樣跟孩子聊天,情感的連結是孩子和父母的天然感應
  • 最後,如果爸爸實在很忙,每周即使只有1~2天的高質量陪伴同樣是非常棒的。

第二條:爸爸覺得養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怎麼辦?

  • 生孩子前溝通共育孩子的問題,不達成一致不生孩子。媽媽要多學習育兒知識,自己要多做功課,跟爸爸多聊聊孩子的未來,幫助「甩手掌柜型」爸爸的成長。否則生完孩子,媽媽每天累得不行,再看看孩子他爸玩手機打遊戲,更會把自己氣得不行。

第三條:老人干預孩子的養育問題過多怎麼辦?

  • 從夫妻溝通共育擴大到家庭溝通共育,只要爸爸媽媽堅持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做主,對老人有耐心的給予疏導工作,尊重老人疼愛孫輩的心,同時也讓他們看到自己有養育好孩子的能力,讓老人有信心放手讓小夫妻自己為主帶孩子,他們心甘情願做輔助支持。

第四條:媽媽不放心爸爸帶孩子怎麼辦?

  • 這個真的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通過沐媽的發現,爸爸天生就會帶孩子,比媽媽還厲害。不管是陪孩子玩耍,還是輔導孩子學習,爸爸的邏輯思維真的比媽媽優秀太多。所以媽媽們要放心大膽的把孩子給交給爸爸,女人不學會放手,辛苦的就是自己。更何況是養育孩子的問題?

爸爸高質量的陪伴

只有在爸爸媽媽的高質量陪伴下,孩子才會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關於高質量陪伴沐媽會在後面再單獨寫出來做分享,今天咱們只提一點:陪孩子的時候不要玩手機,把心用在和孩子的共情時刻上。

希望有更多的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其實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能陪伴他們的時間並不多,珍惜小時候在一起膩歪的日子。孩子童年的幸福快樂,會幫助他們長大後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爸爸參與帶孩子,家庭更幸福

作者簡介:

沐沐媽媽,80後學習型家長,孕前開始學習育兒知識,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家人一起學習,小孩半歲重回職場,成為寶媽創業者,白手起家3年10店,近10年育兒學習和實踐經驗幫助自己找到家庭共育的好方法。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