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助力,銀行和保險機構如何增強對於「雙碳」目標的認識和把握、推進綠色金融轉型發展,成為當下我國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內容。
日前,銀保監會出台了《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對銀行保險機構綠色金融實踐進行了相應規範。對此,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撰寫了題為《多舉措為金融添綠色》的署名文章,對我國綠色金融體系走向完善的路徑進行了分析和建議。該文章已於近日刊發在《經濟日報》時評版塊。
文章首先基於對綠色金融體系的內涵分析,總結了我國金融體系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優化的重點。田軒在文中指出,儘管從規模上看,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但受限於融資結構的不均衡現狀,我國綠色金融體系依舊存在一些亟需打通的痛點堵點,如:從金融結構層面而言,我國對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的概念界定並不全面,還未形成統一標準;從產品創新層面而言,目前綠色金融在基金、保險、信託等領域的產品布局較少、創新性不足,綠色金融衍生品更加稀少。此外,田軒還指出,就市場機制與政策監管層面而言,我國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搭建尚未完成,尤其是在採集、計算和評估節能減排、碳排放和碳足跡信息方面受到制約,企業碳排放信息、風險披露也未常態化,導致市場在融資安排、環評等方面存在阻礙。
對於進一步推進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優化發展,田軒也給出了幾點建議。他認為,打通目前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構建中的堵點,須多措並舉、穩妥施策:首先,從市場標準、定價方式、信息披露和流動性等方面,不斷加強綠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築牢碳市場基底。其次,通過政策激勵鼓勵和推進金融機構進行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此外,在市場化和法制化的基礎上,推動規則統一、政策連續的監管體系構建,同時加強各部門、各地方監管協同,對不符合綠色金融或以其名義進行違規操作的行為給予嚴懲。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ZZT
全球金融論壇
- 周小川:關於數字貨幣的幾點問題及回應
- 王希勤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張曉慧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廖岷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劉連舸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吳曉靈: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找准航向
- 肖鋼: 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健康發展
- 廖理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朱民對話麥可·斯賓塞: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及挑戰
- 周延禮:構建與老齡化趨勢相適應的養老金融體系,助力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
- 陸磊:積極應對多種風險挑戰的中國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