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解決俄烏問題的辦法中,小鐵一直堅持認為「談判」收尾,對於烏克蘭和俄羅斯來說是最好的結局。首先要搞清楚,這是一場「代理戰爭」,披著「侵略戰爭」的外衣,但是內核是美俄矛盾。想要解決矛盾要從根源上下手,而不是單純地處理「戰爭問題」。如果基輔選擇堅持戰鬥,可能會出現三種結局。看完這些可能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弱國在面對強國的時候要保持敬畏之心,在衝突爆發之後和談是對烏克蘭的一種保護。
第一:持續的戰鬥中,西方不計代價的為烏克蘭提供援助,並且幫助烏克蘭取得最後的勝利,將俄聯軍徹底驅離收復烏東地區。這裡要注意一點,驅離俄聯軍可能實現,但是先要進攻俄羅斯本土,在沒有廢除核武之前就是「天方夜譚」。首先高強度的戰鬥將烏克蘭這個國家打得支離破碎,經濟活動停止、基礎設施損毀殆盡,一個沒有經濟能力的國家歐洲會接納嗎?一個完全依靠「軍援」的國家北約會接納嗎?
第二:烏克蘭人口流失嚴重,國家支離破碎,在被北約和歐盟拋棄的情況下,開始自力更生的進行重建。不管烏克蘭是否贏得戰爭,都需要面對這個問題。而且西方援助並非無償,所以還要償還大量的債務。這種情況下,民眾的第一選擇是留下來「吃苦耐勞」,還是逃到歐洲或者俄羅斯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說實話能留下的人不多,當前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在經過一次大戰之後,烏克蘭想要出人頭地幾乎沒有可能。債務償還需要上百年,2代人的努力最後是在給西方打工,試問你能接受自己受苦、兒子受苦、孫子都「低人一等」嗎?
第三:烏克蘭輸掉戰爭,烏東成為俄羅斯領土。這可能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能,因為正義必勝。但是說實話,口號很「漂亮」,但是沒什麼用。在中東有大把的案例,丟失領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還在以色列手中,北部被土耳其搶占。這種情況下的烏克蘭,不但要承受人口流失、經濟衰敗、巨額債務,還要面對俄羅斯的威脅。相對前面兩種結果,顯然更加糟糕不是嗎?
第一種結局:烏克蘭贏得勝利要重建,大量的資金從哪裡來?第二種結局:烏克蘭獲勝但是巨額債務,至少拖垮2代人,同全世界出現發展代溝。第三種結局:烏克蘭輸掉戰爭,多重壓力集於一身。說得簡單點,烏克蘭贏了和輸了都無法躲避「戰爭後遺症」,所以選擇和平談判及時止損,最大程度降低損失是最好的選擇。那些喊著「正義必勝」口號的人不會為烏克蘭重建出一分錢,所有的苦難都只能由烏克蘭人承受,當然澤連斯基不在此列,所以堅持談判不是變相讓烏克蘭投降,而是解決問題保全烏克蘭人利益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