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黃山

2022-02-04     法律讀庫

原標題:聽覺·黃山

聽覺·黃山

作者:唐曉宇

來源:《清風苑》

去了趟黃山,用心採集到很多關於黃山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都市的喧囂里或許早已沉寂,而在這裡,以黃山的寂靜為主題曲,聲音占據了游者的聽覺和心靈。

黃山可以聽雨。沿山溪而上,一路多怪石清潭,山水靈秀。山中氣候如少女心性多變,一早天氣晴朗分外清艷動人,中午到了翡翠谷半山腰處,突然一場雷雨來襲。我等一行人狼狽逃竄,在山間一座小亭暫避。不多時,熙熙攘攘,為避風雨而來者越聚越多。大家守著自己的立錐之地,南腔北調,談天說地,好不熱鬧。俄而,忽聞大聲發於水上,隆隆不絕,聲勢漸強。眾人冒著電閃雷鳴,將頭伸出亭外探看,原來山上雨水匯成洪流,急瀉而下,因山勢陡峭,形成極壯觀的瀑布。剛才還溫情脈脈的碧水柔波,一霎時浪濤滾滾,像無數銀蛇翻騰,水位漸漲漸高,竟有吞沒小亭之勢。而我們這一群避雨的人,如乘諾亞方舟,巍巍立於洪荒。大家情緒興奮,大呼小叫者有之,嘖嘖稱嘆者有之,搶按快門者有之,笑聲起伏,為雷雨到來得觀奇景而相互稱慶。

黃山可以聽眠。夜宿山上,十人一間通鋪。黃山雲松皆為名勝,入睡時記起前代詩人的名句「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便期待著這樣風雅的眠歌送我入夢。也許是白日爬山太累,睡眠來得異樣快,頭一沾枕就與人世小別,更談不上聽什麼《松風曲》了。凌晨時分忽然驚醒,記著導遊諄諄叮嚀「三點出發看日出」,莫不是生物鐘自我定時?摸黑起來一看,才兩點,身體還是疲軟,為何而醒,正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聽到對面床鋪傳來一陣極其動人的鼾聲——似海嘯,如地震,忽高忽低,起伏有致,以一個高音詠嘆開始,在低沉的長調中結束,並有口哨般的伴奏。靜聽片刻,竟不相信這等鴻篇巨製出自一個二孔短管的鼻子。一宿舍人此時已紛紛驚醒,眾人圍坐共賞奇樂。而那位仁兄真有魏晉名士風度,眾人矚目下不但不醒,還打得格外起勁來哉。這晚的睡眠,就在賞樂中結束。

黃山可以聽靜。凌晨三點,全旅遊團百來號人緊急集合,出發趕往鰲魚峰看日出。從下榻賓館到目的地尚有四五公里山路,平時聽到這個數目我大概早就卻步,但是腿腳經過前一天爬山的折磨已經奇蹟般不知疲倦為何物。興致勃勃,我們摸黑上路。夜甚濃,道旁沒有燈,叢林森森,一不小心看向身側,發現旁邊就是不見底的絕壁斷崖。山路上人影憧憧,像我們一樣趕去等待日出的人不在少數,有老有少,都沒無聲息地行進著。枝椏間一兩星慘澹的月光,根本不夠讓人分清身邊人的面容。不斷有人趕過去走到前面,但是自己總沒成為最後一個。在一片漆黑中,我難以判斷是在前進,是在後退,或者已轉入歧途。唯有山路上連綿的腳步聲,登山拐杖點在石階上的輕響,於萬籟俱寂中變得分外清晰,給了我們這些茫然趕往明天的人心裡一點點安穩。前面有人,就有希望,路的盡頭必然是明天的日出。

黃山,有這麼多的聲音。我把耳朵貼在一線天的石壁上,聽見岩石縫隙里露水的滴答,它這樣自在流淌已有萬年光陰。我屏息細數這均勻沉著的聲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緊貼著黃山的心跳?在蓮花峰的山巔,清勁的山風吹拂著圍欄上一串串沉甸甸的連心鎖,像大師的手撫過古老的琴弦。有同行的情侶將兩把刻有名字的同心鎖扣好,數「一二三」,一起把鑰匙扔進看不見底的懸崖。鑰匙劃破清晨的空氣,綻放出銀鈴般音符,那一瞬群山的表情定是在微笑。

數不盡的聲音告訴我,黃山是生動的,黃山是多情的,黃山是有靈魂的。憑藉點點滴滴的聲音,黃山在屬於我的聽覺記憶里悠揚歌唱。而我,把我的心遺落在了與黃山相處的那些短暫時光。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c89bc2b6b161c2f8d3bd6cca90e6c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