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看電視劇,是不是一直以為《西遊記》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神話小說?既然是神話小說,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荒誕不經的情節。
好比唐僧的取經隊伍路過寶象國的時候,眾人遭遇了黃袍怪。隨著孫悟空歸隊,他不僅救出了唐僧,還指使豬八戒、沙僧摔死了黃袍怪的兩個孩子。
數年之後,讓人費解的一幕發生了,孫悟空遭遇患難之時,黃袍怪卻帶著一群人鼎力相助。這又該如何解讀?莫非是前後矛盾的劇情漏洞不成?
那時取經隊伍路過白虎嶺,唐僧等人碰到了一個善於變化的妖怪喚作白骨精。白骨精施展「解屍法」先後變成了村婦、老婆婆和老爺爺,騙得唐僧、豬八戒、沙僧團團轉。
然而白骨精的伎倆卻瞞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最終慘死於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哪知唐僧肉眼凡胎,還聽了豬八戒的挑撥,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於是惡狠狠地將孫悟空趕出了取經隊伍。
孫悟空前腳剛走,豬八戒就取代孫悟空成了大師兄,還在寶象國國王面前喊出了「自從東土來此,第一會降妖的是我」。
可豬八戒與沙僧強強聯手,依舊鬥不過黃袍怪,唐僧反被黃袍怪變成老虎關在了鐵籠里。沒了孫悟空的取經隊伍寸步難行,豬八戒只能硬著頭皮去了花果山激了孫悟空歸隊。
在原著的第31回里,孫悟空為了對付黃袍怪,竟讓豬八戒和沙僧抓住他的兩個孩子,拿到寶象國中,當著黃袍怪和寶象國文武百官之面,「往那白玉階前捽下,可憐都摜做個肉餅相似,鮮血迸流,骨骸粉碎」。
黃袍怪親眼目睹兩個孩子在自己面前摔得粉身碎骨,加之黃袍怪又被天庭帶走。這一切的一切,都和孫悟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按理來說,黃袍怪必是對孫悟空恨之入骨,若有機會東山再起,黃袍怪絕對要與孫悟空斗個你死我活。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黃袍怪不但沒有報仇雪恨,反而屢屢鼎力相助。
當時孫悟空領著唐僧一路西去,取經隊伍披荊斬棘朝著靈山邁進,卻在靈山腳下遭遇了黃眉怪。
黃眉怪乃彌勒佛的座下童子,手中有兩個法寶,分別喚作金鐃和人種袋。金鐃、人種袋極其厲害,孫悟空吃盡了苦頭。
尤其是是金鐃,黃眉怪剛和孫悟空照面就拋出了金鐃,將孫悟空困在其中。孫悟空使出渾身解數,無論是用金箍棒撬,還是施展七十二變變大變小,仍無法從金鐃里逃脫,只能委託四方揭諦上天搬救兵。
但凡讀過原著的讀者依稀還記得,玉帝派出了二十八星宿出手相助,而黃袍怪赫然出現在隊伍當中。
原來黃袍怪本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因為思凡下界,這才墮落為妖。
黃袍怪將孫悟空從金鐃中救出之後沒多久,唐僧又被三隻犀牛精所抓。這個時候,黃袍怪再次以奎木狼的身份閃亮登場,他率領二十八星宿衝進妖洞救出了唐僧,還惹得唐僧帶著沙僧跪下磕頭。
等於說,孫悟空殺了黃袍怪的兩個孩子,黃袍怪不但沒有找孫悟空報仇,反而在取經路上接連兩次幫助了孫悟空。
對於黃袍怪的反常舉動,我們該如何理解?初讀《西遊記》之時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唯有長大之後懂得了人情世故,方能讀出作者吳承恩的言外之意。
我們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可謂是一竅通百竅。在歷經了500年的深刻反省,孫悟空終於知道了天高地厚,也知道了強中自有強中手。
為此,孫悟空接過了觀音菩薩拋過來的橄欖枝,就此皈依佛門,一心一意地跟著唐僧西天取經。
儘管取經路上的孫悟空還有些暴戾兇殘,但隨著時間慢慢地推移,孫悟空越發醍醐灌頂,有時候甚至比唐僧還能領悟佛經中的真諦。
書中是這麼寫的,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麼?」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然而旁邊聽著的豬八戒和沙僧大笑起來,嘲笑孫悟空班門弄斧,哪知唐僧的話卻驚得他們瞠目結舌:「悟能悟凈,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此外,取經路上的孫悟空還對仙佛妖魔的關係了如指掌,他知道大鵬是如來的舅舅,也知道孔雀是靈山的佛母。
看到這裡,就能明白孫悟空為何要擊殺黃袍怪的兩個孩子了。原來孫悟空當年身為齊天大聖之時就曾四處遊蕩,與那九曜星九曜、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
如今孫悟空見奎木狼墮落成妖,還在凡間有了兩個孩子,試問一向談情色變的玉帝知道此事會如何?
原來天庭是禁止談戀愛的,玉帝對男歡女愛尤為反感,甚至有大義滅親之舉。因此,孫悟空若沒有擊殺黃袍怪的兩個孩子,黃袍怪還能重歸二十八星宿?恐怕無法官復原職,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關於這一點,黃袍怪也是心知肚明。由於黃袍怪斬斷了與凡間的聯繫,玉帝也只是罰黃袍怪去太上老君的兜率宮燒了幾天的爐灶,沒過多久,表現良好的黃袍怪就被玉帝叫回去原有的部門上班去了。
這樣一來,不但能解釋黃袍怪為何這麼快就能官復原職,也能解釋黃袍怪為何屢屢相助孫悟空。只因若沒有孫悟空的快刀斬亂麻,黃袍怪焉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