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尋歡
編輯| 糖炒山楂
經過七天你來我往的亂戰後,國慶檔格局終於徹底分明了。
截止娛樂獨角獸發稿前,國慶檔票房已超過20億,預計總票房將在21億左右徘徊。
這一成績雖然比不上過去5年來的任何一年(除卻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2年),甚至只有2019年巔峰時期的一半左右,但也比2018年19.08億要稍好。雖然具體到影片有得有失,可作為檔期而言,可以說片海戰術依舊奏效。
《志願軍:存亡之戰》(下稱志願軍2)連續六天票房破億,單日最高1.53億,截至10月7日晚間的票房為8.5億,已成功超過《異形:奪命艦》躋身年度票房top10榜單。據貓眼數據顯示,該片預計總票房為14億+,大幅超過該系列去年的第一部《志願軍:雄兵出擊》,是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預售期間與《浴火之路》打得難分難解、最終以微小優勢成為預售第一的《749》沒能守住底線。在首日斬獲1.73億笑傲群雄以後,口碑迅速崩盤,上映當天「難看」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豆瓣評分從開分的5.0降到如今的4.4,與陸川前作《九層妖塔》持平。在樂子人和「受害者」的雙重花式吐槽之下,《749局》的上座率和單日票房產出也越來越低,預計總票房將在10月10日左右被《浴火之路》趕超。
《749局》吐出來的排片,大多分給了《志願軍2》《熊貓計劃》和《危機航線》,這幾部影片共同的特點是貓眼為發行方,可以捆綁排片,這也是為何在檔期內後半程單日票房第二的《浴火之路》沒能分到更高排片。
而寧浩執導、葛優主演的《爆款好人》,劉江江執導、肖央主演的《出入平安》,則在國慶檔的競爭中過於失利,後者更是和《皮皮魯和魯西西》大電影一起黯然撤出國慶檔,或即將另擇檔期上映,乃至直接賣給流媒體平台。
敗者跌倒,勝者吃飽,是國慶檔的常態,但「民營五大」退場、中影等國家隊強勢登場、貓眼發行一家獨大等現象,仍舊值得行業關注。
2019年,適逢建國70周年之際,主旋律電影紛紛大熱。《我和我的祖國》以19.56億在檔期內領跑,《中國機長》以17.33億緊隨其後,就連質量並不突出的《攀登者》,也由於吳京的存在,而大賣了6.18億。最終,檔期總票房達到了44.66億的歷史新高,哪怕是建黨百年,又有票房總榜top1《長津湖》坐鎮的2021年,也沒能打破這一國慶檔票房紀錄。
受這些成功電影的影響,行業大多以為主旋律電影與國慶檔究極適配,但幾年時間過去,可以說國慶檔和其它檔期一樣,並沒有什麼絕對適配。19年之前賣奇幻大片、動作大片,19年開始賣主旋律大片,但去年陳凱歌的《志願軍:雄兵出擊》只成為檔期第三,沒能超過豆瓣評分只有5.5、卻勝在話題出圈的《前任4:英年早婚》。
今年劉德華、張子楓、屈楚蕭等人主演的《危機航線》,在劇情上可以看作是《中國機長》的港版變種,不管是緊張刺激的程度,還是豆瓣評分,都與《中國機長》不相上下,但由於該片在21年年末拍攝完成後不久,東航的波音客機在廣西發生空難,不得已積壓了兩年多的時間,觀眾觀影熱情已今非昔比,目前票房剛剛逼近2億大關,預計總票房在4億上下。
事實上,在映前,國慶檔最受關注的電影還是「科幻冒險大片」《749局》。該片的豆瓣想看人數超過兩萬,是《爆款好人》《熊貓計劃》等同檔期電影的150倍。
因投資方北京文化資金鍊斷裂,無法按時收到投資、完成後期製作,導演陸川多年來只能用拍攝廣告、上綜藝等方式試圖籌錢,緊趕慢趕,終於在今年國慶檔前完工,並最後一個官宣進軍國慶檔。
題材吸引力強,觀眾想看大片的慾望高,主演王俊凱又自帶粉絲效應,便於拉高預售,可以說《749局》的存在是萬眾矚目,更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口碑。可惜,東風不僅失約,還把西北風帶來了。
電影口碑崩盤後,陸川發布的「沖我來,別碰我的演員和主創」等微博也被網友評價為「發瘋」,紛紛在評論區用「不是,誰罵主創了?罵的就是你導演、編劇陸川」等留言發泄自己看到「爛片」的不滿。
在被預告和獵奇題材騙去影院的普通觀眾那裡,該片爛的高度,已經超過陸川上一部商業大作《九層妖塔》,可以與《上海堡壘》相媲美。
曾經的「民營五大」在今年國慶檔沒什麼水花,反倒是中影、八一、峨眉等國家隊表現強勢,中影主控的《志願軍2》成為檔期冠軍,峨眉主控的《熊貓計劃》則憑藉「去電影院看大熊貓」吃到親子觀影紅利,家庭觀影居多,上座率居高不下,目前已成為單日票房亞軍。
大數據賣票平台貓眼,經過多年發展,則吃透上下游所有產業鏈。今年國慶檔的10部影片中,貓眼發行的電影為5部,其中《志願軍2》《749局》《危機航線》《熊貓計劃》為發行,《出入平安》為聯合發行。
在國慶檔期間,貓眼發行這4部電影,加起來每日排片都超過60%,甚至有時能達到驚人的70%,留給其它7部電影的排片,只剩下30%。
《749局》的排片最初在20%以上,但口碑崩盤後降到了如今的不足10%,多出來的十幾個百分點排片,按常理會分一部分給18%排片、貢獻票房十分穩定的《浴火之路》。但由於該片是聯瑞主控並發行,所以多日來排片一直穩定在18%上下。貓眼發行的《749局》吐出來的排片,以及《出入平安》撤檔、《爆款好人》排片再降的10%排片,大多被給到了《志願軍2》《熊貓計劃》《危機航線》等同為貓眼發行的影片。
娛樂獨角獸在國慶檔前瞻稿僅兩部預售破千萬,國慶檔還會有「10億+」爆款嗎?中提到過,片海戰術雖然對檔期總票房有效,但必然會有影片票房失利。受排片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爆款好人》和《出入平安》。
上映首日,兩部影片排片分別只有4.9%和8.8%,且黃金場次還進一步降低一兩個百分點,這對於觀眾的觀影習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影片在吸引力上也不夠強勢,上座率比不上同期其它影片,最終早早宣布落敗。
寧浩執導,於今年春節檔上映的《紅毯先生》,在上映幾天後便宣布撤檔,可再次上映之後也同樣沒能換來觀眾的喜愛,兩次上映的總票房未能突破一億大關,這次他選擇死守,但預計總票房將難以超過3000萬,甚至比不上歷史歌舞片《只此青綠》。
聯瑞出品,劉江江執導的《人生大事》,是22年的最大票房黑馬,以中小成本的投資換來了17.12億的票房,並將朱一龍送上金雞、百花雙影帝的寶座,成功從流量明星躋身為電影行業中的一線男演員。
但這部《出入平安》卻沒能銜接住前作的熱度,目前總票房不到3000萬,分給片方的部分不到700萬,於日前宣布撤檔。以撤檔重映的影片為參考案例,《出入平安》不說大賺,光是翻身並成功收回成本就難度不小。該片聯合出品人之一十分氣憤,在微博吐槽排片機制等問題,並表示「這是我第一次投資電影,也是最後一次」。
同樣因排片較低和吸引度不足等原因撤檔的,還有鄭淵潔兒子鄭亞旗執導的《皮皮魯與魯西西》大電影。
在2024年這個「撤檔元年」,國產片已在春節檔、五一檔、國慶檔等大檔期中都上演過片海戰術,也都上演過對自家影片自信、但最終遺憾撤檔的「鬧劇」。
票房不佳、頻繁撤檔,不僅對於出品方的資金鍊、投資信心是一個打擊,對於市場前景和觀眾觀影興趣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於觀眾而言,今年國慶檔也並非沒有好消息。比如平均票價為40.4元,為近四年國慶檔來最低的一次,甚至比2021年的46.85元低了足足6.45元。
遙想2021年,「史上最貴國慶檔」曾衝上熱搜,觀眾大肆吐槽高票價,其它「史上最貴春節檔」等檔期的高票價,一線城市IMAX廳動輒百元一張的票價也被觀眾喊貴,但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今年「近四年最便宜國慶檔」的好消息卻沒能有效傳達給觀眾,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雖然電影局和各大媒體都一直呼籲片方不要痴迷大檔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待,但拍攝電影畢竟是一個高投資、高回報、高風險的行為,大多時候也只能根據片方的意願來,希望又一次撤檔的教訓,能讓片方們警醒,從而在供給側方面,優化一下國產片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