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馬上就要開學了,孩子三歲半,吃飯也不是很利落,穿衣服也不太會,我很是發愁,除了每天給他訓練之外,就是擔心她上了幼兒園怎麼辦?我總不能跟著去吧,真是愁人。
家裡老人說跟幼兒園老師搞好關係,讓老師給重點的關照一下。這也的確是個辦法,於是我就琢磨著買什麼東西合適。我想破了頭都不知道應該給老師買啥東西,就去諮詢閨蜜,她家的孩子去年上的幼兒園,我也是聽她介紹那個幼兒園不錯,決定讓孩子也去她家孩子上的那個幼兒園。
閨蜜聽了我的想法說我多此一舉,根本沒有必要。主要是因為:
第一、現在的老師素質都很高
對孩子都是盡心盡力的好,根本不用再採取什麼特殊手段。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老師,就因為你的紅包就對你家孩子上心,說歸齊你從心裡也不會很放心把孩子放到這種老師的班級,這一方面是助長了某些陰暗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就是說實在的這種老師的人品你也不會相信。
這次給了紅包老師對你家孩子好點,如果下次沒給,你從心理上就彆扭覺得老師對孩子不好。其實可能給了也作用不大,但是你就是個心理安慰而已。
第二、對孩子來說,如果因為特別關照而形成的優勢,比如說演節目或者什麼活動都占了優勢,都有機會,未必是好事。
有的家長為了給孩子爭取到表現自己優勢的名額千方百計的跟老師套近乎、拉關係。即便是得到了老師的特殊關照而有了表現機會,一方面孩子的能力達不到的話,被迫上台表演,大機率是失敗的,如果因為孩子的失敗影響到了團體的榮譽,這就會導致孩子被同學嘲笑指責,反而不利於孩子以後的發展.
因為孩子總是很在乎同學的評價的,即便是家長硬創造機會讓孩子上台,可不行就是不行,不僅僅影響集體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尊心決定了他將來的發展,如果在幼小時期就受到挫折,就很難再恢復了。
第三、對老師來說,可能就會給老師形成心理壓力。
如果有的事情不是一個老師能決定的,比如你家孩子水平太低,沒有被選上進舞蹈隊或者是表演團什麼的,這都很正常,特別是有的幼兒園的舞蹈隊是代表整個幼兒園去參加比賽的,這樣就要求成員的水平是比較均衡的。
即便你家孩子因為老師的照顧而進去了,孩子長期作為候補隊員,對孩子來說是個心理上的打擊,而對於老師來說,因為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心理上也會不舒服,面對家長的態度就很彆扭,而家長這時候的處理問題的尺度就很不好拿捏。
如果要求老師一定要如何如何,你家孩子的水平又沒達到,而如果不要求的話,說實話家長心理是不平衡的。
因為希望越高,失望肯定也就越大,這是肯定的。但任何事情都有個很矛盾的地方就是你不能拔苗助長,當然家長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是怕孩子受委屈,而當孩子們競爭的時候又希望助力孩子能勝出。
這無形中就很糾結,當然如果有捷徑的話都希望能幫助孩子少受點委屈,希望孩子多些機會。但是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的成長機會,長期來說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主要會影響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
這個很簡單,如果你家孩子都達不到同齡孩子的最低生存標準,那麼孩子的未來是十分堪憂的。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孩子自然長大了就好了。
但是很多家長忽視了圈養的孩子跟放生的孩子能一樣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要到孩子成年以後才能看得出來,你家的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什麼苦都吃不了,那麼他的將來在你老了以後誰會照顧他?這種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讓孩子從小就習慣了自己動手、獨立自主,將來等到你老了的時候,受罪的還是他自己。
第二、孩子的性格發展
孩子首先會不自信,一個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不僅僅是完成了這件事,而是通過這個過程能獲得對自己的信心。比如說他能自己吃完一頓飯,他就會很開心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增強。
而一旦他從中獲得了樂趣,他就會有精神上的愉悅感,下次遇見這類的事情的話,他的潛意識中的想法就是「我能行」,而中國家長帶孩子比較仔細,特別是家裡有老人的,經常性的是包辦代替,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才發現孩子自己連飯都不會吃,更不要說更加複雜的穿衣服、上廁所之類的了。
第三、孩子跟其他同齡人的相處能力
現在每個家庭裡面孩子都不多,家長的過度保護往往是讓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
在幼兒園再有老師特別關照的話,孩子很容易形成「小公主、小霸王」的脾氣,完全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識,對家長也是這樣,把家裡人對他的愛護當成了理所當然,對老師也不會從內心裡尊敬。因為孩子也會從家長的言行中知道老師對他的照顧是出於什麼,反而容易產生對老師的不認同。
而自己不會跟其他孩子相處,只會自我為中心的發號施令,這樣就慢慢變得沒有朋友,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孩子成長總需要風雨,這些可能不是重要的事項,但對於他們來說,足夠讓他沒學會成長,學會應對外界。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