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KU觀點丨賈美香:行業發展,孤獨症康復人才必須先行

11月28日,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創新型孤獨症康復師A-PKU人才培養論壇」圓滿落幕,現場嘉賓精彩觀點, 嗨腦仁將陸續呈現。

賈美香: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

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作為一名從業40年的醫務工作者,很榮幸參與並見證著孤獨症康復事業的向前發展。

行業發展,人才先行。多年來,在各方耕耘下,我們始終為行業的人才培養、規範制定和標準樹立而努力。但究竟,什麼是優秀的孤獨症康復師?優秀的康復師應該具備哪些核心素養?如何才能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康復師?這是需要我們深度探討的問題。

我國有14億人口,0—14歲兒童占3億多,按孤獨症1%的患病率計算,當前我國有超300萬的孤獨症患兒。這麼多患病兒童,離不開政府、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幫助,更需要專業的孤獨症康復師、康復機構的參與。

但是,國內的孤獨症康復行業的師資發展明顯處於一個相對滯後,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的階段。孤獨症康復師人少,專業人才更少,更面臨著支持不足的處境。

調研時我們發現,國內很多康復師做了多年的康復訓練,卻沒有經過正規的系統性的專業培訓,他們缺乏技術規範、缺乏技術標準的統一、治療和康復的手段單一。

並且,我國孤獨症康復師群體的專業水平相較歐美國家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缺少專業和職業方面的培訓,現有的教學過程不夠規範嚴謹,教學效果也難以匹配家長需求;再加上缺乏培訓規範、缺乏從康復師職業規劃角度出發的課程體系,所以,這就導致康復師的專業性嚴重不夠,大多只是掌握了碎片的知識。

除此,由於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很多康復師的知識都是碎片化的。他們雖然有了上崗從業的資格,也有一些實踐經驗,但就僅限於上崗的技能,還是缺乏系統的模塊培養。另外,我們了解到,很多孤獨症康復師對自己的職業路徑還處於迷茫的狀態,他們不清楚未來的職業規劃,看不清自己的職業全貌。包括薪資待遇,很多老師工作了很多年後,薪資漲幅都不大,這使得他們的職業發展遇到瓶頸,個人發展空間沒有更廣闊的前景。加之由於家長對於教學方法認知的缺少,康復師常被誤解,這也導致他們的成就感與認同度較低。

所以,我們一直在思考好的康復師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並制定了本次創新型孤獨症康復師A-PKU人才培養計劃。

什麼是好的孤獨症康復師?

好的孤獨症康復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並能秉承職業倫理,發揮職業技能,參照自己或其他專業人士經驗,對孤獨症患兒進行有效的實操干預。對於康復師的職業精神,我們總結了六顆心:首先做孩子的康復培訓,要具備愛心;要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每個細節問題,需要細心和耐心;面對孤獨症孩子還要有信心;同時工作起來要能夠堅持要有恆心;最主要的是對這份工作傾注你的責任心。

從康復老師的儲備角度來說,我們需要構建全套的素養體系。因為,我們發現現在很多康復機構都沒有儲備人才,一個康復師經過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要上崗干預孩子,他們自己都有很多不足,能給到孩子的東西則會更少。

所以這個領域需要跨學科的知識學習,需要加強全方位的技能,開展符合不同層次的人員培訓標準,給康復師提供晉升機會,從初級、走向中級、再到高級。另外要建設全面的、系統的、標準化的素養模型,給康復師提供素養自查和學習路徑的參考工具;還需要有專業的技能培訓,讓康復師不只是看到眼前的崗位技能,更關注職業生涯全覆蓋的發展學習。

如上圖康復老師核心素養儀錶盤所示,藍色代表知識,孤獨症康復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裡面包括醫學、教育、康復,也有通常所說的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兒童發展心理、教育學、兒童醫學等;黃色是多模塊的實操技能,包括康復干預模塊、教師技能模塊以及職場通用技能模塊;最後紅色表示不同階段的經驗儲備,這要求我們在實操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積累、沉澱,總結出實操經驗、學術經驗,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成為一名創新型孤獨症康復師。

如何培養一名好的孤獨症康復師?

在人才培養中,首先我們要有培養目標,也就是A-PKU人才培養計劃所倡導的,我們要培養一流的孤獨症康復人才,要在國際應用行為分析的基礎上培養更多的一線優秀老師,讓他們不只是局限在能夠上崗的水平,更多的是能夠掌握多學科的專業技能。

第一,在培養特色層面,A-PKU結合了我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和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的專業優勢,組建了內容研發專家團隊,輸出模塊化、體系化的培養課程。

第二,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醫學、教育、康復有機結合,培養專業的孤獨症康復師。所以在培養內容上,我們將全面的知識、技能、經驗三者結合,通過對康復師職業成長的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程度的培養內容,培養一批一流的人才,希望我們參與A-PKU的康復師們能夠在該領域裡體現出他們的專業性。

最後是怎麼能夠以人為本。因為我們服務的是孩子,接觸的是家長,因此,就需要康復師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用於這些孩子,通過大量的個案分析和總結,找到最適合這些孩子的一些訓練模式和方法,再回饋給孩子。

A-PKU人才培養計劃的另一突破在於人才培養的模式。它更注重康復師職業生涯的全面發展,不是只停留在上崗資質的高度。它根據康復師的職業發展階梯,打造了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康復師匹配標準,滿足了康復師們的職場進階發展需求。

行業的一小步,是孤獨症孩子前進的一大步!最後,我們希望,孤獨症康復師經過一路打磨、一路訓練、一路學習、一路總結,能將專業的干預方法回饋給孩子們,與家長站在統一的戰線上,實實在在的幫到每個孩子每個家庭。

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守護更全面,讓康復更有效,讓行業更發展!

文章摘自:微信公眾號 「北醫兒童發展中心」

* 以上內容整理於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賈美香的演講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TczYW8BMH2_cNUgB1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