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事物更新換代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就連小學生的課本都改了好幾版,孩子要學的知識,與爸媽小學時的也不一樣了。這讓很多身負輔導孩子作業重任的爸媽苦不堪言,因為孩子的作業題實在太「高深」,就連名牌大學畢業的家長也不一定能輕鬆做出來。
小學生數學題目太「高深」,985畢業家長被難倒:快被題目繞暈了
曾有位寶爸在微博吐槽,自己一個985大學畢業的家長,竟然被兒子的小學生數學題目難倒,也太丟臉了,感覺自己書好像都白念了。
難倒這位寶爸的是一道豎式計算題,ABC+BC=6B6,求問ABC分別是什麼數字,正確答案是「A=6,B=0,C=3」,孩子不太明白怎麼計算,於是就來問爸爸。寶爸接過題目看了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這答案驗算雖然是對的,但是兩位數里的十位數不能有0,這一點又是解釋不通的,一時之間寶爸也不知道該怎麼給兒子解釋,只好讓兒子等老師上課講。
除了這位寶爸,還有位名校畢業的寶媽,也是被孩子的數學作業「套路」了,題目說教室里有6部風扇,關了4部還剩幾部?寶媽一看,這不就是個位數的加減運算嗎?小菜一碟。她教孩子的答案是6-4=2(部),卻被老師打了個大紅叉。理由是風扇只是關了,還放在教室里,所以應該是6部。
看到這個解釋,寶媽直言:「這哪像數學題,分明就是腦筋急轉彎,我都被題目繞暈了。」有同樣煩惱的網友,也在評論里大吐苦水,都說現在的小學生作業,表示自己也不會做。
分析
類似上文中的創意題目,有利有弊,可以說開拓了孩子的思維,讓孩子不被限制在「死讀書,讀死書」的框架里,但也確實不夠嚴謹,全看家長如何解讀。
當遇到上文中這類題目時,爸媽也不必太過較真,給孩子講清楚兩種情況,提醒孩子不能總是用新奇的思路去解題就可以了。
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
1.情緒不要過於激動。
一些孩子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較差,課本知識和家長說的話,不能有效結合到一起去解題,會讓家長覺得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情緒變得暴躁。但是口氣嚴厲的責罵,只會讓孩子討厭寫作業,對加快做題速度毫無幫助,遇到教不會的情況,爸媽還是要再多一點耐心。
2.不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有些家長圖省事,孩子遇到做不出來的題目,就直接告訴答案,要知道直接給孩子一桶魚,還不如教他打魚,教會孩子做題的方法,孩子以後作業遇到同樣的題目也就不用再請教家長了。
育兒寄語
不同的時代教育孩子會對爸媽提出不同的要求,爸媽也要及時給自己「充充電」,免得孩子向爸媽求助,你卻答不上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做作業一般要花多長時間?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HvE23EBfwtFQPkdGn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