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還有上一句,更為經典也是事實

2024-10-29     張桃子

?我們都知道,最為簡單的語言,實際上也蘊含著最深刻的道理,在我們國家,不僅唐詩,宋詞,儒學,道學是傳統文化,而簡簡單單的俗語,事實上也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來源則就是古人們日常的生活,經過千百年來流傳了下來,俗話說存在就是合理,這也證明了俗語的堅韌性。

寡婦門前是非多,想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在古人的眼裡,似乎寡婦這兩字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古代以男權為主,女性地位很低,因而女性在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話語權,因此,寡婦便成為了一個很多人都關注的對象。

一個年輕的女性成為寡婦,更是有人為此感到有興趣,如果那個寡婦再和一位男性說兩句話,說不定過幾天鄰里就傳出「某某與人私通」之類的話,這也就是解釋了這句話「寡婦門前是非多」一個沒有了丈夫的女人,也最是被人欺負,這在當時是也一種事實。

實際上,在這句話之前,還有這麼一句話,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更為經典,也是事實,「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也就是失去了妻子的男人,古人一般認為,一個家庭里,應該是男人主外,女人主內,在外面勞作都是男人的事,而女人一般都是做飯帶孩子,因而傳統的男性都並不會做飯。

妻子不幸去世,剩一個男人,炊煙自然就少了,畢竟沒有做飯,而這句話為何鮮為人知呢?人們主要都是關注於後半句,這也是古代封建思想造成的,在古代,女人有三從四德,男性為了自己的權益,為女性訂下了很多的條條框框,使她們必須要堅守,幾千年的時間裡,女性自然是形成了一個傳統,也就是如此,甘心的為家庭付出。

到了今天,我們實際上也明白了,男女平等,而在更多時候,女性甚至能頂半邊天,這不是一個傳說,也不是偶然,而是實際存在的,社會的發展主體是勞動人民,而勞動人民大多數是男性,但是這並不就是沒有女性的參與。

如果女性不能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那麼男性又有何心情去進行勞動呢?因此,女性在如今社會的地位提高,那是一件再不過自然的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7db565bbc480498a05d1d58e7e5cf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