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鄭洞國小女兒被工廠青年情殺,他晚年生活如何?

2024-01-15     古今記實1

原標題:1977年,鄭洞國小女兒被工廠青年情殺,他晚年生活如何?

1977年,抗日名將、前全國政協常委鄭洞國向上級部門寫下了一封「特殊」的信件。

作為從抗日戰爭當中脫穎而出的著名將領,鄭洞國在平日生活里十分低調,數十年如一日地奉獻於自己的崗位之上,從來沒有向上級向黨和國家提出過任何要求。然而在這一天,時年已經七十四歲的老將軍向中央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要求,那就是給自己的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在幾周之前,鄭洞國最小的女兒鄭安玉死於一場謀殺之中,兇手不是別人,正是她的一位同事陳某,由於向鄭安玉求愛不成,惱羞成怒,最終將其殺害,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已經年過古稀的鄭洞國悲憤不已,親手向上級領導寫信,要求「儘快破案,嚴懲兇手」。

鄭洞國最心愛的小女兒,鄭安玉

鄭洞國的小女兒鄭安玉出生於1956年,是鄭洞國和第三任妻子顧賢娟生下來的唯一的女兒,生育女兒之時,鄭洞國已經50歲,妻子顧賢娟也三十五歲左右,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不再可能繼續生育了,因此對於來之不易的小女兒鄭安玉,夫妻兩人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

在鄭洞國和顧賢娟夫妻二人的細心呵護之下,鄭安玉很快便長大了,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鄭洞國年輕時期是有名的「帥哥」,妻子顧賢娟底子也非常不錯,或許是受基因的影響,女兒鄭安玉,長相十分甜美,相貌極佳,甚至不少鄭洞國的老戰友在見到鄭安玉第一眼時都會驚呼,「老鄭,想不到你能生下這麼一個小仙女!」

對於這個小女兒,鄭洞國十分喜愛,把她視作自己的掌上明珠。鄭安玉的命運其實並不好,由於母親顧賢娟身體很差,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因病去世,從那以後,她就只有一個父親。

鄭安玉長相美麗,在鄭洞國的教導之下更是氣質絕佳,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人群當中的焦點,早在讀書時期,身邊的追求者就絡繹不絕。參與工作,成年以後,和她年齡相仿的大小伙子都展開了對她的追求,在這其中就包括工廠的一位領班「陳某」。

陳某是當地的一位幹部子弟,個人條件比其他人要好的不少,從鄭安玉剛剛進入文印廠的第一天就被他盯上了,看到鄭安玉的第一眼,他就被鄭安玉的美貌深深的吸引,無法自拔,隨即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單論個人素質,鄭安玉成績優異,工作認真,而陳某頑劣不堪,整日遊手好閒,單論個人背景,鄭安玉的父親是抗日名將,還是正部級幹部,陳某的「仗勢欺人」在她面前簡直滑稽的可笑。

鄭洞國為人低調,曾經多次對鄭安玉教導,要求她不要向身邊的同學和同事們透露自己,因此,陳某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知道鄭安玉是什麼身份。

在陳某看來,自己身為一個幹部子弟,追求鄭安玉,簡直就是對他的抬舉,可沒曾想,一連吃了幾次閉門羹。這樣,陳某十分憤怒,惱羞成怒,發誓不管通過任何手段,一定要得到鄭安玉。

求愛不成,鄭安玉慘遭「求愛者」的兇殺

在之後的日子裡,陳某對鄭安玉百般騷擾,進行追求,可是無論他使出何種手段,鄭安玉總是持著「拒絕」態度。

如果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來看,追不到,那無非就是兩種選擇,要麼就不追,畢竟「天涯何處無芳草」,要麼就繼續追,萬一有一天就打動對方了呢?起初陳某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有一件事情發生,徹底改變了他的計劃,那就是高考。

然而在眾人慶祝之時,有一個人臉色卻越來越難看,他就是陳某。陳某是幹部子弟,個人素質稱得上是平庸,學習成績更是一塌糊塗,按理來說,即使高考恢復跟他也沒什麼關係,但是高考的恢復跟從小學習優異的鄭安玉關係就很大了。

「鄭安玉會不會想要參加高考呢?如果她考上一個好大學離開了這裡,那麼自己豈不是永遠都見不到她了?」抱著這樣的想法,陳某一連幾天都沒有睡著覺,輾轉反側,決定打探一下鄭安玉的動靜。

經過幾番打聽以後,陳某得到了一個令他感覺絕望的消息,此時的鄭安玉正在積極備戰複習課本,準備迎接第一場高考。想到這裡,陳某開始緊張起來,要是鄭安玉走了,那自己可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了。

陳某不學無術,指望著他也跟著刻苦學習,和鄭安玉考上同一座大學那完全是痴人說夢。因此,他決定在高考之前,和鄭安玉進行最後的「攤牌」。

在這段時間裡,陳某做了怎樣的準備,我們不得而知,但根據案發以後,公安機關對此案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在陳某動手前不久,剛剛看完了文印廠翻譯的一部外國偵探小說。

在這本外國偵探小說當中,有一個「密室殺人」的情節,一名兇手在房間裡殺害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偽造了現場,洗脫了自己的嫌疑……

或許正是受這段情節的影響,陳某決定利用這種方式向鄭安玉進行攤牌,當天夜晚,陳某趁著文印廠員工大都不在場的機會偷偷潛入了鄭安玉所住的職工宿舍,再次向鄭安玉表明了心意,毫無疑問,這一次鄭安玉依然拒絕了陳某的表白。

看到這幅場景,陳某再也按捺不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兇器殘忍地殺害了鄭安玉……

沒人能想到,這個工作認真負責、學習成績優異的女孩就這樣死在了自己的同事手中,而理由竟然如此荒誕,令人感到憤怒。

如果鄭安玉沒有遇到陳某,以她的成績足以考上一個優異的大學,在未來大有可為,但是她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二十一歲的這一天。

案發以後,鄭洞國很快便得知了女兒遇害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鄭洞國備受震驚,他怎麼也不敢想像,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女兒就這樣離開了自己。一生堅毅果敢的老將軍,此刻悲痛萬分,「白髮人送黑髮人」,鄭洞國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當著送信人的面痛哭起來。

鄭洞國的信發往北京以後,立馬引起了中央的重視,一位新中國的功臣,居然會發生如此惡劣的事件,簡直令人髮指,當時公安部領導就下達了指令,要求嚴查此案,查個水落石出,不管兇手陳某有什麼樣的背景,都嚴懲不待。

很快有北京公安部組成的專案組,立馬趕到了鄭洞國的老家對此案進行專項負責。

破案過程十分順利,專案組很快便確立了陳某的犯罪事實,經過審判以後,陳某供認不諱,最終被判處死刑,不久之後,槍斃在了法場。

鄭洞國的晚年時光,生活在悲痛之中

雖然兇手遭遇了嚴懲,但是這起事件對於震動過而言,仍然造成了不小的打擊。鄭洞國的一生當中共有三段婚姻,生育了四位子女,但是他的家庭生活和個人生活始終談不上是幸福,這也為老將軍一生帶來了一種蕭瑟的色彩。

鄭洞國的一生是複雜的,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之上他憑藉著堅毅果斷,屢屢被上峰賞識升遷,國民黨軍隊戰敗以後,鄭洞國受到了毛澤東的親自接待,最終在他的勸說之下開始為新中國操勞,也算是一生為國奉獻,功德圓滿。

長女鄭鳳雲和長子鄭安飛都已經參加了工作,有了各自的家庭,想要照顧老爹也是不容易的,不可能每天往鄭洞國的家中跑。 因此實際上剛剛二十出頭的鄭安玉成為了鄭洞國身邊最為親密的人。

鄭洞國是一個個人慾望很低的人,新中國成立以後,鄭洞國就曾經提出想要歸隱家鄉,平平淡淡地度過餘生。但是這個要求被周恩來駁回了,他耐心地勸說鄭洞國此時的他尚且不到五十歲,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多為國家做一些貢獻才是,聽完周恩來的話以後,鄭洞國答應了, 正是出於這份承諾,才一直工作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退休。

對於退休以後的鄭洞國而言,女兒鄭安玉成為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儘管在他晚年生活當中,黨和國家派專人對其進行了照顧,兒女們也多次前來探望陪伴,但是精神上的打擊是無法彌補的。晚年的鄭洞國鬱鬱寡歡,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悲傷,致使他經常念叨女兒的名字,以往的鄭洞國生活雖然單調,但並不算孤獨,經常會有老戰友早上門來,一起聊天,喝酒,下棋。但是自從女兒去世以後,鄭洞國幾乎放棄了一切娛樂。

或許是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分擔一些女兒去世帶來的悲痛。晚年的鄭洞國開始了瘋狂的工作,1979年鄭洞國接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不顧年老多病,開始為祖國兩岸統一的大業而奔波。

為了這份事業,鄭洞國多次接待從台灣和海外來的故舊袍澤,耐心地向他們介紹情況,解釋政策,並呼籲他們響應祖國的召喚。一直到晚年,他還堅持參加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為國家的改革和建設積極建言獻策,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不遺餘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1991年1月27日病逝於北京,在臨終前,他向自己的長子交代了自己唯一的遺言:「我是個軍人,對生死都看得很淡,你們不要為我難過,好好生活,我這一生對國事家事均無所憾,只可惜沒看到祖國統一,如果國家統一了,國民革命就算徹底成功了。」

參考文獻:

【1】王永均. 黃埔軍校三百名將領. 廣西人民出版社.

【2】鄭洞國. 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 北京: 團結出版社.

【3】沈荊唐. 鄭洞國.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八卷. 北京: 中華書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75cb517a9ca3e0e5e82872ec7586e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