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市占率是重中之重 上汽通用汽車加速轉型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現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卷的車市,也擁有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車市。在一個那麼卷、那麼有活力的市場裡面,我們必須要看到合資企業到底還有沒有優勢。」

日前,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莊菁雄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採訪時強調:「一半連著國內一半連著國外的合資企業還有優勢,需要把股東方優勢融合到合資企業中,在中國生根發芽,進一步為中國的市場提供服務。」

莊菁雄作出上述表述之時,上汽通用汽車亦在向外界展示轉型的雄心和底氣。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十一屆廣州車展上,上汽通用汽車攜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三大品牌共48款展車亮相,如凱迪拉克IQ純電全新車型就頗受市場關注。

最新信息顯示,在今年前11個月,上汽通用新能源合計銷量超8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19.9%。

「這一年,整個中國車市的變化非常大,上汽通用汽車也碰到了不少挑戰。」 在莊菁雄看來,上汽通用汽車轉型之路已經開始,下一步是要快速把它落到實處。「從現在開始,我們在所有地方都要加快,在新賽道上要加快,在新能源上要加快,在軟體和智能化方面,我們也要進一步加快。對於市場的反應,我們要更快。」

提升市占率成為重中之重

在合資車企紛紛打響新能源反擊戰的大背景下,合資巨擘上汽通用汽車正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11月17日,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凱迪拉克品牌宣布,IQ銳歌全新車型——後驅標準續航豪華版正式上市,與此同時,在上汽通用汽車的新能源車型聯合展台「奧特能智電空間」,其亦向外界展示了別克ELECTRA E5、別克ELECTRA E4等多款奧特能純電車型。

對外展示多款重磅新能源車型的背後,上汽通用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情況也備受市場關注。

相關信息顯示,10月份,上汽通用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0003台,同比增長90.7%,而在今年1—10月份期間,上汽通用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66237台。莊菁雄近日透露,今年上汽通用汽車「新能源車銷售目標是超過10萬台」。

「最近,別克有了兩個動作。第一個就是推出了別克微藍6 430km版,售價9.98萬元,作為10萬元以內的純電車型,這款車現在銷路非常好,基本上在年底之前,應該還是會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莊菁雄如此表示。

莊菁雄進一步介紹,別克的另一大動作就是推出別克E5先鋒版,售價169900元。「這款車型自從推出來之後,市場反響一直很好。」在其看來,別克微藍6 430km版、別克E5先鋒版「這兩款車最近會把我們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進一步帶起來。」

儘管如此,在自主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刷新紀錄、不少合資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也連續取得新突破的當下,上汽通用汽車顯然並不滿意當前所取得的成績。

「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還是要依託奧特能智電平台,推出更多安全可靠的高質量產品,把市場的開口打開,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莊菁雄同時強調,「要把我們的市占率進一步提升上去,這是重中之重。」

莊菁雄透露,上汽通用汽車的新能源布局,包括純電、插電的技術路線和相應產品的開發布局都已經完成。「不僅有奧特能純電平台,也會有PHEV的智電插混技術路線。我們三大品牌所有產品,都會有電動化、電氣化的技術覆蓋。」

來自上汽通用汽車方面的信息顯示,在明後兩年,上汽通用汽車將推出8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包括奧特能純電車型和全新一代PHEV智電插混車型,其中別克GL8 PHEV車型將於明年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快產品投放力度外,上汽通用汽車亦打出一套新能源汽車銷量提振「組合拳」。

「在渠道上,現在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加起來有超過1200家的經銷商網絡,我們也有一半的經銷商網絡現在都設置了純電空間,滿足現在消費者對於純電產品的需求。我們預計,2024年,我們會再打造100—200家新能源車4S店。」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陸一如此表示。

陸一同時介紹,在服務上,上汽通用汽車要更加直聯用戶,打造一個消費者全生命周期的體驗。「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地把消費者的需求,快速地融入我們的產品定義當中去。讓消費者能夠體驗到上汽通用汽車在產品體驗和服務體驗上的快速轉型。」

如在補能網絡方面,今年11月,上汽通用汽車對外宣布攜手特斯拉中國開啟充電網絡互聯互通合作,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充電網絡共享服務,其也成為國內首家與特斯拉中國開通充電網絡互聯互通合作的企業。

打造智能網聯生態「朋友圈」

加快「上新」新能源產品之時,智能網聯亦成為上汽通用汽車等合資車企的另一大挑戰所在,其如何破局廣受外界關注。

在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王晨東看來,合資車企在智能化層面面臨著三個挑戰。「第一個挑戰,在過去幾年智能網聯技術落地非常快。這是所有車企,無論是新勢力,或者合資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上了這些功能以後,質量可靠性怎麼保證,怎麼確保用戶的體驗是有一致性的、流暢感的。」

王晨東表示,合資車企智能化布局的第二大挑戰,就在於未來產品布局需要股東雙方更好地協同,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的、真正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軟體和功能。

而對於第三大挑戰,王晨東認為,在智能化領域,合資車企「既要滿足質量的問題,又要利用平台做更多架構上的開發,這些都是非常消耗資源的」。其認為:「我們要根據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布局和用戶的需求,更快地做事情。」

引發外界關注的是,面對合資車企智能化布局的三大挑戰,上汽通用又是如何破局前行的呢?

進一步梳理可發現,獲得來自通用汽車北美總部的支持、自身具備良好的智能化基礎、攜手上下游合作夥伴打造智能化「朋友圈」等皆是上汽通用應對智能化挑戰的「底氣」所在。

如獲得通用汽車北美總部支持方面,王晨東透露,在智能網聯轉型層面,上汽通用汽車得到了對方「一個非常明確的承諾」,「我們就像剝筍一樣,一層層往裡面剝」。此外,在攜手上下游合作夥伴方面,上汽通用汽車將結合自身軟體團隊能力,「加上外面的朋友圈的助力,把這件事情做好」。

多方因素助力下,上汽通用汽車軟體及數字化中心的成立,無疑是上汽通用汽車應對汽車行業智能化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

將時間拉回到今年11月8日,彼時,上汽通用汽車軟體及數字化中心在上海浦東金橋正式成立,據悉,作為數字化轉型重要載體,該中心聚焦新時代行業發展與用戶需求,整合全業務鏈優勢資源上汽通用汽車提出,將加快前沿智能網聯科技的開發、疊代及本土化應用的快速落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網聯功能和數字化服務。

據了解,在今年8月份,上汽通用汽車已經做出決定,要成立軟體及數字化中心。王晨東透露,過去3個月一直都在做組織架構調整。「包括泛亞以前也有軟體的研發團隊,都要調整到上汽通用這一新的組織架構中。把以前各個部門,從車端到雲端真正地結合起來。」

「另外,我們也認識到,技術不等於產品,不等於用戶體驗。因為用戶不會去深挖你的這個技術有多強,而是看買了這個車以後體驗如何。感覺好、用得舒服,才是他們要的。」王晨東強調,「所以,我們不能再強調技術有多好、技術底蘊有多強,而是要看到這個技術怎樣能夠轉化成真正給用戶的體驗和服務。」

而在莊菁雄看來,在智能網聯轉型上,上汽通用汽車軟體及數字化中心成立之後,「我們會和北美有更緊密的溝通,會在中國推出更多的智能網聯的技術和產品,包括智駕、智能座艙,做到In China, For China」。

「只有中國人做出來的軟體,才能更適合中國人的需求。所以我們的轉型之路已經開始,下一步是要快速把它落到實處。」莊菁雄如此強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6d6f5ee401d08a61bcf9f18f34d1f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