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它竟然翻在了這裡……

2022-06-14   我實在是太CJ了

原標題:沒想到它竟然翻在了這裡……

午假期最後一天剛更新完文章,就有人催我快去看《夢華錄》,「好看好磕求安利」。然後我也確實不負這位朋友所望,一看就沒停下來,但……風評變調的速度有時候比你我追更的進度更快。

看看前兩天#雙潔#tag上熱搜時,微博網友是怎麼對它強力抨擊的吧,都認定這是官方買的熱搜了……

而劇粉是覺得這一定是對家下了黑水軍,因為「片方不可能在輿論難平的現在推這種容易引發對立的話題」。

他們還拿當晚更新內容里女三孫三娘拿女二宋引章放下過去勇敢愛的對話來論證,覺得這足以表明編劇並非所謂「雙潔黨」更不可能拿這做營銷點買熱搜。

「明明孫三娘和杜長風的感情線是女非男處,宋引章沈如琢兩個都有過婚史,怎麼就只看到了男女主坦白局?」在劇粉們看來,用熱搜罵劇的根本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果沒追劇只看cut的話,可能會覺得引發爭議那段戲「不至於被罵成這樣」∶

它其實是男女主彼此坦誠、互述過去的重要感情推進。男主顧千帆說爺爺曾給自己定過親,不過他從來沒見過對方,後來對方又主動把婚退了。

之所以怕趙盼兒知道了會介意,是因為兩人曾為趙盼兒和男二歐陽旭的一段婚約吃味過。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趙盼兒和她的小姐妹都覺得歐陽旭為攀高枝兒的斷了和自己的婚約,是渣男。

但趙盼兒不僅沒有懊惱還一副「我們扯平」的笑意,觀眾看得出她喜在發現了男主的在意,可是代入到好不容易開了口還有點忐忑的顧千帆身上,這反而是難以揣摩的反應。

於是他趕緊加碼,強調自己即便在皇城司也沒有找過什么小娘子,也不曾有過任何逢場作戲。

偏偏趙盼兒就是賤籍出身,就算我們把顧千帆解釋視作是對女主的示忠,那麼趙盼兒聽完他的話,說自己從前謹遵母親教誨一意藏拙,因為裝作不擅琴棋書畫而被嬤嬤送去帳房管事就有些……離了大譜了。

要知道《夢華錄》改編自關漢卿名作《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雖然六集之後就基本上都是原創內容,男主男主顧千帆也是編劇新加的角色,但女主趙盼兒、女二宋引章還有趙盼兒救宋引章時懲戒的渣男周舍通通是原故事裡的。

然大致人物關係沿用自《救風塵》,開篇也確實與此有關,那要求 尊重「風月救風塵」這個最基本的原則不過分吧?

風月、風塵是指趙宋二人的出身。而《夢華錄》借孫三娘之口說的那番話,偏偏強調出了樂籍、官伎不一定就要賣身的意思。

甚至編劇還對趙盼兒、宋引章甚至城中名妓張好好都做了一些勵志的正面強調,說她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以色侍人」。

比如宋引章,人在樂坊教營里,但張好好說樂伎都是「靠本事吃皇糧」。

哪怕世代難脫離賤籍,但她可以「兩更睡五更起,姐妹們平日裡玩的時候都在苦練技藝,把琵琶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

話外之意是,宋引章雖然出身不行,卻手藝過硬還有顆向上的心。

而趙盼兒呢,直接變成了名門之後,「九歲因父罪沒為官奴」。

19集她還對此做了些補充,說自己十六歲那年幸蒙父親舊部相助得以脫離賤籍,如今靠賣茶維持生計。

因此但凡有人拿趙盼兒的出身說事,她都會理智氣壯地回懟,強調自己從來清清白白。

可這樣的清白,歷史存不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娼妓就是男權時代的產物,女性被當成男性的所有物,於是性作為繁衍必經的一步就隨著婚姻制度的確立而不斷被限制著。而時候女子墮入風塵,大多是因為罪人家屬身份,或者被當做奴隸買賣。

《繡春刀》里的周妙彤就是因為父親受奸臣所害才被發配進教坊司的

「貶入賤籍」,本質就是當權的男人們剝奪了這些女性自由的權利,在整個社會都默認「貞潔是最初和最後的本錢」時對她們及其親屬的人格、尊嚴百般踐踏。

不管是用「妓」還是「 」字、是不是有出身書香門第,趙盼兒和宋引章都無法逃脫被看輕的命運。 更何況編劇給趙盼兒加這個名門之後的設定,非但不能使她清白,反而讓人更加無語——

罪臣之後貶入賤籍本就是讓她被踐踏來對其他蠢蠢欲動的不忠者加以懲戒,怎麼可能輕輕鬆鬆就放過?而且管帳對於學歷有一定要求,送去帳房相當於讓趙盼兒擁有了學習知識的資格,這……不貶反升了?

再說劇里宋引章看不起販夫走卒,那真就是沒常識了。

販夫走卒好歹是普通人,賤籍那是排位最末等的存在啊……不是說你彈琵琶給官老爺聽就能瞧不起干體力活的,良賤有別甚至不能通婚啊大姐!

但要說 賤籍人士有沒有鄙視鏈,其實是有的,因為「娼」和「妓」不同。

前者是指那些沒什麼才藝、面向社會底層人士做單純皮肉生意的人,所以我們把花錢獲得性服務的行為稱作「嫖娼」。而妓,尤其官妓是會通過一些專業培訓以獲得琴棋書畫之類技能的,文人墨客更容易追逐這一類型,因此他們去青樓一擲千金叫「狎妓

南宋時期,學生們被允許 狎娼,官妓更是被太學生們「獨占」。

所以《救風塵》里 宋引章「立個婦名,我做鬼也風流的」,是因為再是過得比一般人富足, 花魁名妓們也 始終是賤籍中一員——即便從良也沒法過門或者只能做妾室好嗎?

張好好讓宋引章不要自卑那段,真是槽多無口。

《救風塵》里宋引章明明和洛陽安秀才相戀卻不願與他「一對兒只好打《蓮花落》」,轉而選擇嫁給鄭州周同知的兒子周舍。 與其說是因為他知冷知熱能疼人,不如說是看重他出身背景能讓自己離開青樓後過得更優渥幾分。

而趙盼兒一眼看穿周舍本質,「你道這子弟情腸甜似蜜,但娶到他家裡,多無半載周年相棄擲,早努牙突嘴,拳椎腳踢,打的你哭啼啼」,也是她因為看了太多男人兩副面孔作派,根本就不奢望妓女能擁有什麼愛情。

爾後聽說宋引章嫁到周家後過得不好要救她出來,又怕周舍難相與,趙盼兒選了「色誘」這招——

「我到那裡,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若是不肯寫休書,我將他掐一掐,拈一拈,摟一摟,抱一抱,著那廝通身酥,遍體麻。將他鼻凹兒抹上一塊砂糖,著那廝舔又舔不著,吃又吃不著,賺得那廝寫了休書。引章將的休書來,淹的撤了。我這裡出了門兒,可不是一場風月,我著那漢一時休。」

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我到那裡,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若是不肯寫休書,我將他掐一掐,拈一拈,摟一摟,抱一抱,著那廝通身酥,遍體麻。將他鼻凹兒抹上一塊砂糖,著那廝舔又舔不著,吃又吃不著,賺得那廝寫了休書。引章將的休書來,淹的撤了。我這裡出了門兒,可不是一場風月,我著那漢一時休。」

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即便二十年前樂珈彤、范冰冰主演的《愛情寶典》里的六集單元劇里對此進行了再創作,但趙盼兒以美色和金錢誘惑周舍休掉宋引章的根本卻沒有變過。

因為《救風塵》是正兒八經的底層女性幫助底層女性,宋引章為何錯嫁周舍、趙盼兒怎麼救她出局,都和她們在風月之地里摸爬滾打過多年有關。所以趙盼兒的膽識、氣魄和俠義也讓獲得後世學者的高度讚美。

我當然也支持更符合當代觀眾審美的改編,但如果不能有更精巧的設計就很難超越關漢卿作品既有的立意。這話總沒錯吧?

前期大家對《夢華錄》里 脫籍女商人仗義搭救官家樂伎的改編沒太在意,是因為期望值就建立在了「古偶」這一基礎上。

古偶古偶,古裝偶像劇,男女主顏值在線+故事能擊中受眾磕點+情節不過於鬼扯+服化道有一定質感,基本都沒啥問題。

而《夢華錄》是鵝家S+級項目, 劉亦菲+陳曉主演,女二林允電影咖,女三柳岩有過影后提名……觀眾就算衝著 「天仙姐姐暌違多年的小螢屏之作」之類的噱頭,也願意在端午小長假湊個熱鬧。

劉亦菲和陳曉本就適合做古裝造型,更何況他們兩個人搭戲竟然比外界期待的更有火花。

於是觀眾們一邊感慨著這劇色調淡雅、妝造古典,一邊磕得無比上頭,順便就把《夢華錄》送上了豆瓣8.7分位置(原本是8.3的,開分 半天內再飈0.5,最近才回落了0.1)。

但開分時有很多網友說這是 「同行襯托出的『逆反』式高分」,覺得《夢華錄》值得。可捧得太高,高到有封神架勢,那麼就會引起另一撥逆反。

《夢華錄》的8+高分在豆瓣、虎撲等網絡社區引起熱議後,該劇編劇張巍在微博上轉載了一篇豆瓣劇評,說作者寫得很讓自己感動,「感謝懂得」。

能理解主創對投契這件事的在意,但該劇評的標題卻偏偏起得很大,叫《借古典意象演繹新價值觀,不太還原劇情卻把握原著悲天憫人的神髓,文化專業的糾正一些誤解》。

雖然劇評作者在回復時說了自己只是隨手寫了點東西,文中「的得地」使用不夠規範,也很抗拒這篇評論被到處轉載到「可能出圈」。 但張巍的微博卻讓它引起網友注意,尤其是將《夢華錄》比作「這個時代的新樂府」這段……

在部分自媒體公然宣傳出「《夢華錄》拍出了詩經里的愛情」之後,那麼觀眾自然會對號稱「還原一切」的《夢華錄》有更高要求。

於是「逆反」對打「逆反」,宣稱對《夢華錄》營銷「不適」這部分網友開始給劇集挑刺,「強行『凈化』女主出身怎麼配提『girls help girls』」逐漸成了主流風向。

前期宣傳這是一部歌頌女性獨立自強的劇集也被推翻了,因為迄今為止這二十集內容里,趙盼兒遇到的大多數難題都是顧千帆空降解決的。

顧千帆的身份是皇城司 副使,皇城司是保護皇宮安全也執行一些情報任務的機構,但和錦衣衛的規模有本質區別。再說了,丞相兒子不靠父蔭,憑自己狠辣作風活成他人口中「活閻」……這是古裝霸總style啊!

這些放在古偶範疇里其實沒啥問題,但真要用8.7分的標準來衡量那問題可就太……多……了……

#國之鷹犬,妻之小狗#這種tag,也讓人非常……無語。鷹犬鷹犬,權貴豪門的爪牙走狗,怎麼還能當成個褒義詞來用?

開播時強調古色古香,宣傳時卻用上了#臭情侶#這種網絡熱詞,感覺也很不合理。而且這也引出了#雙潔#一詞,來源於網文世界,是指男女主在相遇相知相戀前都沒有任何性經歷(部分讀者甚至要求嚴格到不能有任何感情經歷)。

堂堂皇城司副使尚未婚嫁, 為執行任務而常出現在風月場所卻沒有過什么小娘子,那他枕邊缺個合法伴侶也從未找人紓解過——換句話來說,#顧千帆是處男

而趙盼兒聽罷顧千帆的告白後也給出重磅回饋, 帶著笑意悄悄在男主耳邊說「其實我和歐陽也是發乎情止乎禮」……

賤籍在身時成功守住清白,和有婚約的ex在一起三年也是柏拉圖,雖然顧千帆聽得錯愕說自己根本不介意,但不妨礙趙盼兒堅持要讓心上人知道自己貞潔仍在呢!

最令人無語的是,這段對話剛好發生在著名的「魚水之歡」前面,可是如果男女主都沒什麼感情經歷,那這段纏綿悱惻其實拍的是兩位0經驗新手的……初吻?

退一萬步說,男二好歹能克制三年不動女主半分,男主才來幾個月就各種親親抱抱,這種雙潔設定難道不是在毀顧千帆人設?

都不要求編劇、導演和宣傳們是不是要統一一下觀點了,就只問早前對著「魚水之歡」高呼「終於有人拍成年人吻戲」的觀眾們覺得合理嗎?

既然有問題就一定不缺人提,本來任何人事物都不可能得到百分百好評,尤其是文藝作品更是眾口難調。《大明宮詞》播出時,有報刊記者公開發文批評它形式大過內容,誰能想到如今它是那麼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可還記得我們曾生活在一個評論自由所以讚美更有意義的時代的那些人,都已經老了,就算還會追《夢華錄》聊做消遣也很難投入所有心力去維護偶像作品全平台好評。

於是這部莫名被拱上8.7高分位置,又背負了過量罵名的古偶現在評價兩極:不斷有人在挑刺,也始終有粉絲引經據典,試圖駁斥「背離關漢卿原作論」「官伎/樂伎一樣得賣身」和「這不是女性敘事是霸總瑪麗蘇文」之類的批評。

而這又引起了再一波「逆反」,雙方站定各自陣營不肯罷休,每天打開相關頁面就是粉粉黑黑甩錘無限流上演中……講真,即便再不介意劇外的紛紛擾擾,只想輕輕鬆鬆追個劇磕磕CP的觀眾也很難在直面諸多前後矛盾之處後保持熱情不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