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羅德島RISD建築與景觀畢業展

2023-09-27     UniDesignLab

原標題:2023羅德島RISD建築與景觀畢業展

轉自:RAC設計課堂

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建校於1877年,是一所位於美國的私立學院。羅德島是一所國際性的高水平設計學院,其辦學理念是:致力於設計和藝術人才。提升大眾藝術教育、商業和產品的水平。在2023QS排名榜的藝術與設計學科類,RISD排名世界第四,全美第二,擁有藝術設計界「哈佛」之稱。常年被列入世界最棒的設計學院,一直是藝術生 Dream school 之一。

本次RISD的「GRAD SHOW」展示了建築,景觀建築,室內設計等專業2023年優秀畢設項目。它突出了同學們從草圖到草稿繪製再到最終完成項目的整個創建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創造力。

今天,小編整理了來自羅德島藝術設計學院中建築專業(Architecture)以及景觀建築設計專業(Landscape Architecture)2023年碩士畢業生的部分優秀作品與大家分享噢!一起往下看吧!

M.Arch

The Architecturegraduating class of 2023

羅德島設計學院建築碩士課程的教學方式將設計和製作實踐理解為一個深思熟慮、反思的過程,它產生並借鑑社會、政治、材料、技術和文化議程。該項目旨在讓研究生髮揮自己作為文化創造者的角色來發揮創造力,並將他們的工作定位在建築學科內。

該論文項目代表了每個學生興趣的頂峰,並體現了最能體現作者作為建築師的建築價值觀。他們的研究涉及一系列緊迫的當代問題,反映了該系的價值觀,例如質疑建築規範、跨學科的製作方式,以及通過設計的力量想像更公正和公平的未來。

Liberdade para quem?

為誰自由?

Students:

VANESSA SHIMADA

《為誰自由?》試圖通過被隱藏或抹去的歷史來揭示巴西身份的複雜性。巴西聖保羅的 Liberdade 街區俗稱「日本街區」。該街區裝飾著典型的日本圖案——從燈籠、大門到建築物的外牆;這裡充斥著亞洲商業和活動。但在它的外表背後,這個街區有著被排斥人群的層層故事和歷史。這裡曾經是聖保羅第一個非裔巴西人居住區,直到這些人被迫流離失所。

(日本社會的)單一敘事被用來掩蓋和掩蓋其他敘事。通過促進對話網絡和土地賠償規劃流程,我想將權力和所有權歸還給那些敘事被刪除的人們,並提供一個不同敘事可以共存的空間。

Decolonial Perspective on Fashion Industry

時尚產業的非殖民視角

Students:

HAISUM BASHARAT

本論文探討了殖民主義與時尚業的交叉點,提出了非殖民主義的視角。費薩拉巴德市被譽為巴基斯坦最大的紡織中心,是紡織製造業的中心生產基地。然而,其增長嚴重依賴鄰近鄉村的棉花生產,導致土壤嚴重退化和負面環境後果,導致國家糧食和健康危機。

本論文提案旨在通過倡導將生產空間整合到農村經濟中來挑戰現有範式。通過優先考慮可持續實踐並融入反映巴基斯坦農村社區傳統價值觀和文化遺產的設計元素,本研究旨在建立人、建築和土地之間的聯繫。擬議的方法旨在促進時尚產業與環境之間更加平衡和和諧的關係,從而減少對土地資源的開發並促進更健康的生態系統。

Mutating Assemblage : Reduce Waste And Collect Memory

變異組合:減少浪費並收集內存

Students:

SNEHA LAKSHMI SUBRAMANIAN

本論文研究了無常性作為一種設計策略,允許建築資源的可重用性,以減少拆除和浪費的需要。該項目為動態建築組合的開放系統提供了框架,該系統允許回收的建築組件和新建的建築組件易於恢復,並成為新建築安排的一部分而不會惡化。拆卸技術以操作手冊的形式記錄下來,以提供詳細的解構指南和說明,以幫助未來的用戶或回收商。

這個新的建築系統也將是一個社會系統。材料和建築構件可以在社區內交換和租賃。可逆建築的壽命材料使其成為社區價值觀、經驗和想法的記錄。該項目將變異的組裝設想為一種節省資源和嵌入在重複使用碎片中的記憶的方式,以創造持久的文化價值。

Ritual as Design Gesture:

Reimagin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Downtown Providence

儀式作為設計姿態:重新想像普羅維登斯市中心的春節

Students:

WENJIE WANG

我的論文探討了建築如何超越功能性,吸引情感深度、豐富體驗和精神共鳴,從而引發深刻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它在設計中採用儀式實踐,利用其時間和空間方面在既定社區之外培育新的社交平台。它專注於普羅維登斯的華人僑民社區,力求通過受春節儀式啟發的短暫性和持久性建築的融合,重新構想這座城市被遺忘的唐人街。這種方法促進了當地人和僑民的包容性,培育集體記憶和文化連續性,同時振興遺產並促進社區體驗。

Cohabitation x Adaptation: A Climate Change Epoch 2100

同居 x 適應:2100 年氣候變化時期

Students:

KAI ANDREWS

縱觀人類歷史,沿海城市一直是全球經濟最強大的經濟引擎之一。由於它們提供了貿易、就業和交通機會,難怪世界上百分之三十七的人口居住在這些城市綠洲。地球上許多最大的城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能夠輕鬆、直接地進入海洋等廣闊的水體。然而,幾個世紀以來的人類開發實踐已使地球陷入不可逆轉的氣候危機,有可能顛覆現狀。

供水的主要組成部分一直是沿海城市繁榮的關鍵,但現在由於海平面上升的破壞性副作用,正在危及沿海城市的生存。為了了解我們的物種如何能夠繼續積極地居住在地球上,我們必須研究氣候危機的根源:人類與自然之間失去的聯繫。

Green Paths

綠色通道

Students:

HONGRU ZHANG

該項目的重點是我們城市空間的「剩餘物」,在確定了建築和交通所需的空間後,將它們重新整合到一個可以成為傳粉者和小動物棲息地和路徑的網絡中。

該網絡與我們現有的城市結構重疊並相互作用。將其融入我們的生活將破壞城市現有網格系統所強化的空間等級和土地商品化,並引入對與自然共存的不同理解。

Navigating Contextualism: An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 stud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limate, culture, urban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Case Study of Dire Dawa

導航情境主義:氣候、文化、城市發展和全球化交叉點的建築和城市設計研究德雷達瓦案例研究

Students:

RUTH WONDIMU

本論文研究了主導世界的建築類型,特別是在衣索比亞的背景下。它通過氣候、社會經濟結構和城市設計的視角批判了現代主義和相關類型學的脫離語境的本質。然後重點關注位於衣索比亞東部的德雷達瓦大學,通過調查建築設計的真實性、功能性和背景性以及它們與人民、城市景觀和文化的關係。

Spatial Reveries

空間遐想

Students:

ALEXANDER WENSTRUP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快速的節奏、發展、數字消費和不斷惡化的環境為特徵的朦朧的存在中。空間幻想與當前的軌跡相反,通過呈現敬畏、發現和驚奇的時刻來提供另一種視角,以改善社會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脫節。

該作品涉及西方社會變形藝術、立體主義、欺騙和光學現象的歷史。它根據藝術家的衝動和本能運作,利用體量、光線、透明度、地平線和廣闊來挑戰對空間、時間和記憶的感知。通過透視和投影的發揮,該作品希望調動個人的身體、思想和眼睛,最終在更大的宇宙中創造一種存在感和位置感。這些有些晦澀和機會主義的操作思考了建築師對世界的看法,它所擁有的空間機會,並間接引發了圍繞懷舊、消費、地球和視角的思考。

Unearthing Complexity

發掘複雜性

Students:

ALEXIS VIOLET

《發掘複雜性》調查了水和地球的隱藏故事,以培養對非人類時間尺度的更深入認識,並對宇宙中物質的具體體驗有更具體的理解。這項多尺度調查的地點位於納拉甘西特灣的沿海地區,旨在提高人們對水和地球的認識,將它們視為有生命、不斷變化的身體。

海灣尺度的測繪研究將視覺表征與人類對景觀的視角聯繫起來,而身體尺度的表面探索則強調了感官知覺在促進我們與世界的物理聯繫方面的重要性。多媒體代表性實驗作為時間度量來突出不斷變化的周期。揭示我們的土地和水的隱藏故事考驗著設計過程的能力,以重新引導我們以新的方式理解和關心我們的土地。

MLA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graduating class of 2023

羅德島設計學院景觀存在於生態系統、人類和非人類社區以及建築環境的交匯處。通過創造性實踐,景觀設計師批判性地反思倫理、社會和生態問題、學科和跨學科關係,以及與景觀設計及其相關領域相關的實踐。他們探索設計方法來解決氣候變化、城市化、社會正義和環境退化的影響。

今年,23 名 MLA 學生的作品出現在畢業生展上。他們被鼓勵將景觀視為公共資源,批判性地反思當前的挑戰,並展望 21 世紀複雜的當代條件和領土的未來可能性。他們以這一決定性時刻為契機,開發針對場地特殊性的方法,想像戰略性和多尺度的景觀框架,並不斷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橋樑,以重新定位學科。他們的工作調查了全球範圍內的問題和情況:從普羅維登斯和羅德島州及其周邊的局部環境,到美國東海岸和整個領土,以及世界各地的地理和社會條件。

The Root of Culture: Human Ritual and the Soils of West Virginia

文化的根源:人類儀式和西維吉尼亞州的土壤

Students:

ALEECE MOUNT

西維吉尼亞州南部的坎伯蘭山脈是山頂拆除的所在地。露天採礦活動破壞了肥沃的土壤,改變了水道,嚴重污染了土地,剝奪了人們的財富,導致該國的健康、教育和經濟狀況最差。這一流域的社區處於破壞社區和生態福祉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核心。

西維吉尼亞州南部有著悠久而持續的靠土地生活的歷史。然而,隨著採礦和土壤退化的加劇,這種文化已經衰落。為了恢復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活力,這些社區的人們需要改變他們與土地的互動方式。持續的文化和經濟表達的基礎是健康的土壤和支持它們的人類活動。通過復興農業文化來恢復土壤健康,可以發展自下而上建立的有彈性的經濟。本論文通過復興當地農業經濟,顛覆了侵蝕蓋安多特社區的剝削力量。

Healing the Haunted: Rituals of Mourning and Suture

治癒鬧鬼:哀悼和縫合儀式

Students:

PIAN ZHANG

人類對地球的操縱、遷移和開採的悠久歷史導致土地和人類都受到有形和隱藏的創傷的困擾。為了撫慰受傷的土地和人民,本文探討了在治癒土地本身的同時治癒人地關係的方法。通過將身體視為身體和精神修復與重建之間的媒介,治癒鬧鬼提出通過身體參與的空間和時間干預措施將人和土地重新團聚。

通過採用行走和照料土地作為一種具體縫合的形式,分階段的修復過程將景觀視為記錄人地互動的助記裝置。這將作為對過去的檢索過程,對損失的埋葬儀式,以及以互惠和有彈性的方式將人們與土地聯繫起來的縫合過程。

Modern Nomadism—A network of reciprocal moorings

現代遊牧——互惠系泊網絡

Students:

JINTING LIU

現代化浪潮和全球化的衝擊逐漸消解了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然而,有些人出於生活質量或經濟原因仍然選擇遊牧生活方式,但他們仍然面臨文化和政治壓力。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數據,全球有1.64億移民工人,他們可以被認為是現代的「游牧民族」。

本文重點關注聖巴巴拉縣 32,000 名季節性遷徙的墨西哥農場工人,沒有永久住所,探討如何為他們提供「系泊系統」,並通過不同形式的定居模式,形成一個站點網絡,更好地滋養他們的家園。與當地社區共享、一體化的經濟。

Celebrate Scarcity: Water Harvesting as Cultural Keystone

慶祝稀缺:集水作為文化基石

Students:

JIAJUN NI

近年來,鳳凰城人口急劇增長,地下水超采和科羅拉多河供水量逐漸減少,該市正面臨潛在的水危機。為了解決危機,菲尼克斯向公民提倡節水生活方式,並修建含水層來收集雨水和洪水。然而,這些決策本質上並不可持續,因為它們成本太高且過於集中,沒有充分考慮不同的社區背景。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放大到社區層面的節水體系。

本論文探討了一種由景觀特徵和社區參與驅動的集水模型。通過在社區成員和水收集之間建立物理和社會聯繫,我們可以創造有彈性的文化和景觀,有助於提高用水效率。該論文也是將城市人口與自然景觀聯繫起來的宣言,以提高人們世世代代的環境意識。

Rebuil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of drought: rethinking regenerative landscape practices in the drought-prone area

重建乾旱世界中農業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乾旱地區的再生景觀實踐

Students:

NINGHAO WANG

旱對我們的星球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構成威脅,給人類和環境造成嚴重後果。這些後果包括農作物歉收、糧食短缺、水資源衝突等。乾旱世界中農業、生態系統和城市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乾旱多發地區的再生景觀實踐,選擇一個受乾旱威脅的地點,展示提高用水效率和重建農業、生態系統、城市之間關係的系統的建議。

和城市。乾旱並不是缺水的主要原因;相反,城市和農業發展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系統失去其集水功能。乾旱只是揭示了這種關係失去平衡的事實。本論文旨在通過再生實踐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增加城市和農業水循環實踐,恢復當地生態系統,實現用水與補給之間的可持續關係。

Liquid Border

液體邊界

Students:

YINGFAN JIA

河流是一股強大且不斷發展的力量,留下了一個設計複雜且不斷變化的系統。格蘭德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它從科羅拉多州一直延伸到德克薩斯州南部的美墨邊境,在這裡,強大的自然力量與明確的政治邊界融為一體。其結果是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位,儘管其獨特性,但常常會被忽視。

德克薩斯州以其農場和牧場而聞名,德克薩斯州南部的里奧格蘭德河谷曾經是農業中心。然而,城市化以及氣候變化和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的水資源枯竭嚴重影響了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適當的利潤並沒有到來。如果不能保證增值或利潤,土地所有者就會強行放棄土地,也很難花錢重新植被。與農田一起萎縮的是 5% 的原始河岸荊棘灌木林地。它們是當地野生動物的重要遷徙走廊。

論文的目的是表達該地區自然和非人類生命的權利,看看集中和恢復人類弄亂的脆弱環境系統是否可能會提出一種與邊境景觀相處的新方式,而不是不斷地將其政治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回憶和利用自然的固有智慧,我們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一流動的「邊界」兩側,提高負責任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新邊界意識。

Copper Afterlives: Memory, Image, and Waste in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of Butte, Montana

銅的來世:蒙大拿州比尤特後工業景觀中的記憶、圖像和廢物

Students:

JOYCE SHEN

景觀塑造的感官體驗不知不覺地影響著人們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當代城市景觀設計師優先考慮景觀的功能性,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情感、感覺、聲音等無形力量的精神影響。體驗編排探索聲音和視覺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在塑造人們對景觀的感官體驗中的作用。

本論文從音景生態學、環境心理學和情感可視化等領域出發,探討了物理景觀和感官景觀的相互影響。我們質疑人體作為物理景觀如何受到聲音的影響,聲音景觀如何塑造環境空間氛圍,以及普遍的體驗創造過程如何能夠為人們創造更身臨其境的體驗。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是鼓勵體驗和理解環境的新方式,從而增強人們對景觀的感官體驗。

HARNESSING SOUND AS CRITICAL URBAN RESOURCES

利用聲音作為重要的城市資源

Students:

ZUAN LIN

交通基礎設施是任何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要素。最初,交通幹線系統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強和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和流動。無論是客運幹線還是貨運幹線,其運行的目的都是通過運輸車輛在限定的空間走廊中快速移動,將大量人員和貨物從一處運送到另一處。

交通雖然對城市的物質和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它也分割和隔離了幹線沿線社區的脈搏,減少了沿線空間的活動,造成社區發展的不平衡。如何連接碎片化的社區空間,盤活沿線土地,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Moving In, Moving Up, Moving On. The adap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diasporas through Food

遷入、遷徙、繼續。通過食物適應和保存華人僑民

Students:

JIEQI YAO

《遷入、遷徙、繼續》探索了中國文化和空間在美國的適應、同化和保存過程,這些過程是食物變化的基礎。隨著美國各地唐人街的發展和居民的搬遷,以前的中國文化認同中心已逐漸轉變為人口日益多元化和空間高檔化的餐飲區。

該論文認為,食物對於保存文化記憶和縮小代溝至關重要。在華人僑民轉型的背景下,文化改變了不同空間的飲食,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通過食物網絡和日常飲食習慣獲取和交流信息和價值觀。從單一包裝,到公共廚房和社區倉庫,講述未來的中國飲食文化如何以更生態的方式減少代溝,促進烹飪知識交流的更大響應性。

Cities of Tomorrow - Future Urban Planning Strategies

明日之城 - 未來城市規劃策略

Students:

JINGYU GE

臨界點是當一系列小的變化或事件變得足夠重要以引起更大、更重要的變化時。因此,一個城市的臨界點意味著可能影響該城市未來發展方向和潛力的弱點。城市規劃旨在提高城市的彈性,因此城市在超發展期間達到臨界點的可能性較小。

本論文將從城市規劃理論的生成開始,並通過新加坡的案例研究,使人們對良好規劃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新加坡是一個由於當地氣候和資源有限而「臨界點」較低的城市。該研究將重點關注新加坡的薄弱環節以及新加坡為維持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新加坡仍有未解決的危機,可能會降低臨界點。已選擇新加坡的一個地點來測試城市規劃理論。該場地的擬議設計整合了現有的發展策略,同時解決了上述的臨界點問題。

City as Cemetery

城市如墓地

Students:

SIQIAO ZHAO

傳統殯葬服務行業具有巨大的環境和財務成本。相比之下,綠色埋葬和天然有機還原(NOR)加速了人體的降解,減少了土地中的有毒物質,為我們對地球的負擔承擔了責任。它們在我們和自然過程之間提供了一個門戶,並要求我們拋開自我意識,接受我們與宇宙的一體性。通過將我們的身體歸還給地球,讓土壤的分解肥沃並滋養其他生命形式的生長,我們向那些通過繼續更新周期過渡到另一種狀態的人們表示敬意。

可用土地和土地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現代埋葬地點;移民和搬遷增加了人們與其家人墓地之間的距離,使得參觀曾經很容易到達的墓地變得更加困難。由於土地有限,火葬逐漸成為土葬的主流。20 世紀 60 年代,3.56% 的墓葬採用火葬方式,而如今這一比例為 60%。本論文探討了埋葬和紀念儀式、土地實踐和生態再生的交叉點,重點關注 NOR 如何為紀念提供公平和個性化的選擇。

Starting From Ecotone: Reconnecting The Fragmented City

從生態交錯帶出發:重新連接支離破碎的城市

Students:

XINYI CAI

本論文旨在解決觀瀾湖的空間碎片化問題。觀瀾湖是波士頓歷史的縮影。四百年前,觀瀾湖是一個生態交錯帶,有一系列過渡性景觀。如今,垃圾填埋場、種族隔離、高檔化和氣候變化導致空間碎片化、聯繫薄弱和可達性差。社區的空間精神因此消失。

觀瀾湖現有的公共開放空間讓我們想起它作為生態交錯帶的歷史。對生態交錯帶的研究表明,由於生態交錯帶內部良好的連通性,不同的物種和物質可以共存並有效轉移。通過重新連接破碎的開放空間,我們可以重新激活觀瀾湖的歷史,將觀瀾湖重新野化為新的生態交錯帶。回歸生態交錯帶,觀瀾湖可以重組破碎的空間,激活隱藏的歷史,喚起遙遠的共同記憶,緩解社區的情感和身體創傷。

Arctic Resilience: Adaptive Networks of Self-Sufficiency

北極復原力:自給自足的自適應網絡

Students:

JINGJING CUI

在基於機器學習的證據和《自然氣候變化》10萬項氣候影響研究的歸因映射的新全球研究中,世界80%的土地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影響著世界77億人口中的大部分。由於海冰消失和大氣環流變化,北極放大效應導致該地區經歷氣候變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這對北極沿海社區造成了嚴重影響,包括惡劣天氣、海岸侵蝕和冬季狩獵困難。被迫遷移到內陸地區使社區遠離祖傳土地,導致糧食不安全和對非傳統糧食來源的依賴。低效的政治和財政支持加劇了這些挑戰,導致潛在的文化、習慣和心理失調。目前,許多社區正在經歷大量的資源浪費。能源、水和材料的低效利用等因素,加上廢物管理系統的不足,導致了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這不僅給這些北極沿海社區本已有限的資源帶來壓力,而且加劇了它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現有的策略相當基礎,滿足基本要求,但面對劇烈的環境變化缺乏彈性,也沒有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在此背景下,本論文《北極韌性》重點關注重新配置資源,設計一個閉環系統,以提高北極沿海社區的自給自足性、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對搬遷過程和未來定居所面臨挑戰的適應能力。通過分析挑戰、研究案例研究和識別改進機會,本文將開發一個可持續且適應性強的模型。為了測試所提議系統的有效性,項目論文的最後階段將評估其對各個方面的影響,並將其性能與現有策略進行比較。

Sensible Nature: to "see" as we once did

感性的本性:像我們曾經那樣「看」

Students:

YUHAN SU

本論文的前提是,我們對工具和數位技術的日益依賴導致我們的感官敏銳度逐漸下降,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的脫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利用基於植物的感官設計來喚起情感和本能,重新建立與自然世界的同理心和親密關係,從而重建失去的聯繫。通過利用這些策略,本文旨在增強我們感知、聯繫和欣賞周圍世界的能力,從而在人類與環境之間建立更牢固、更親密的關係。

文章中信息項目圖紙均來源於學院官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到官網查看

https://publications.risdmuseum.org/grad-show-2023

2023

2023同濟大學科勒教席優秀作品展

2023年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季環境設計畢業展(下)

2023年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

2023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學院本科畢業展

2023年華中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生畢業展

2023西安美院建築環境藝術系研究生畢業展

2023東北大學城市設計畢業展

2023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碩士畢業展

2023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本科畢業展

2023賓大設計學院建築學畢業展

2022

2022重慶師範大學建築景觀設計畢業展

2022東南大學建築學八校聯合畢業展

2022清華、華科、天大、哈工大等6所高校建築學畢業聯展

2022東北大學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成都文理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年第十八屆全國高校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

2022重慶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哈工大+大連理工+吉建大+內蒙古工業+東北大學+河北工業建築學聯合畢業展

2022香港大學景觀優秀畢業展

2022西安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

2022天津大學、大連理工、河北工業、內蒙古工業大學四校聯合畢業展

2022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畢業展

2022長安大學建築學畢業展

2022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畢業展

上海交大2022屆環藝專業本科畢業展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2022屆研究生畢業展

2022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上海交大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

2022青島城市學院建築學畢業展

2022中國美術學院景觀專業畢業展

2022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畢業展

2022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畢業展

合肥工大建藝2022屆 MFA藝術設計專碩畢業展

2022蘇州大學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北京交大建築學畢業展

中央美術學院人居環境系統·藝術研究本科畢業展2022

吉林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2022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畢業展2022

上海交大設計建築學本科畢業展2022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建築學本科畢業展2022

東北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2022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學院優秀畢業設計展示2022

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2022

天津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2022

寒地六校聯合畢設城市設計階段作品展 2022

川旅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 2022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生態建築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吉林師大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 2022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MSA畢業展2022

愛丁堡大學景觀專業畢業展2022

哥倫比亞大學GSAPP畢業展2022

2022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Part2畢業展

2022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建築系畢業展

賓大設計學院畢業展 2022

2022倫敦建築聯盟AA | RIBA PART 2-Diploma unit畢業展

2022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D景觀和城設優秀畢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RCA交互畢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建築MA優秀畢設展

2022雪梨大學畢業展

諾丁漢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墨爾本大學MSD景觀建築畢業展

2022建築聯盟學院AA RIBA PART 2-Diploma unit建築畢業展

2022小眾北歐院校建築/景觀畢業展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羅德島室內建築畢業展

2022慕尼黑工業大學AJA畢業展

2022倫敦大學建築學院夏季優秀作品展

2022墨爾本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

2022曼徹斯特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

2022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B-Pro畢業展

巴斯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2022畢業展

2022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規劃與景觀秋季畢業展

2022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建築學畢業展

2022雪梨大學建築碩士畢業展

2022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Fifteen畢業展

2022年哈佛大學建築研究生畢業展

2022劍橋大學建築系畢業展

2022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畢業展

2022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

2021

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系本科畢業設計展 2021

天津美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優秀畢設展 2021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建築空間景觀工作室優秀畢業展 2021

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碩士2021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專業2021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21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2021

長安大學建築學聯合2021

長安大學環境設計本科2021

東北大學建築學2021

東南大學環境與景觀方向碩士2021

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畢業設計2021

哈工大-大連理工-吉建大-內蒙古工業-東北大學-河工大2021

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系本科2021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本科2021

湖北美術學院本科2021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設計2021

清華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本科2021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2021

上海同濟大學2021

四川旅遊學院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2021

四川美術學院城市空間設計2021

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與城鄉規劃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本科2021

西安美院建築環境藝術系本科2021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與工業設計系2021

浙江理工大學景觀2021

浙江大學建築系2021

中國美術學院本科城市空間設計系2021

中國人民大學景觀設計本碩2021

中央美院建築學院碩士2021

中央美院本科2021

中央美院空間展示設計2021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系畢業展2021

愛丁堡大學景觀系2021

愛丁堡大學建築系2021

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2021

奧胡斯建築學院2021

北歐頂流院校2021聯合

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2021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專業碩士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學202

哈佛大學GSD2021

劍橋大學建築系2021

康奈爾大學建築本科2021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本科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碩士 2021

倫敦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碩士2 021

羅德島設計學院數媒專業2021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2021

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系碩士2021

墨爾本大學建築學2021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優秀畢業設計2021

普瑞特藝術學院2021

RCA皇家藝術學院交互優秀畢業設計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碩士2021

UCLBartlett 畢設獲獎作品2021

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碩士2021

雪梨設計學院室內設計2021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2021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碩士2021

耶魯大學建築學2021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建築學2021

謝菲爾德大學2021景觀畢業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514ae8e5ee40478e12f8a0bb6f3ca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