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窮的父母通常有3大壞習慣,如果不改,孩子將來也很難富起來

2022-08-02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家裡窮的父母通常有3大壞習慣,如果不改,孩子將來也很難富起來

如果父母是窮人,孩子大機率可能也會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成為社會的底層,窮人更窮,富人更富,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家庭。

窮人的孩子很難變富有,不是因為沒有給孩子留下巨額財富,而是因為他們的一些錯誤的生活理念,養成的壞習慣影響了孩子。

不會花錢就賺不到錢,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兒子跟我說,他的同學博博買了一副桌球拍,據說花了一萬多塊錢,他們家也太有錢了吧。可是,據我所知,他的爸爸最近剛剛失業,媽媽一個人的工資養全家,已經是非常困難的時期了。

身邊有很多的人就是這樣的消費觀念,他們認為不會花錢的人是賺不到錢的,所以他們月初過得像富豪,月底窮得飯都吃不上,還有的人會提前透支消費,結果到還款的時候,就拆了東牆補西牆,生活過得一團糟糕。

還沒有奮鬥,就想著提前享受生活,這樣的人生順序就是相反的。我們只有賺到錢,才能有資本去追求優質的生活,過度消費不會成為賺錢的動力,還會讓你陷入困境。

靠幻想,想要一步登天,往往會適得其反。

有一個朋友,經常願意去買彩票,幻想著自己能中大獎,結果,工作不好好乾,丟了本職工作。有人總是幻想著一夜暴富,結果卻是越來越窮,中大獎的幾率很小,吃虧上當反而是生活中的常態。

當你看見有人過上富裕的生活,會覺得人家的運氣真好,這樣的想法就錯了。每一個人的收入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機會事業留給有準備的人,某一個事件上的成功,也許是人家背後成年累月的奮鬥才造就的。不努力的人,好運也會躲得遠遠的。

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自己從來不考慮。

小時候,奶奶常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她說的這個「算計」大概就是投資理財的雛形吧。有錢人不光會賺錢,他們也善於花錢,普通人有錢花出去大部分是享受生活,而有錢人都是投資自己,投資能夠升值的資產。

花錢的方式不一樣,也註定財富的累積相差越來越遠。一個家庭,不管是錢多錢少,都應該有自己的開支計劃,理財計劃。開源節流才能積少成多,把錢放到可以生錢的地方,才能越來越富裕。

前一段時間,女兒的幼兒園老師組織孩子們去銀行參觀,並且上了一節《小小理財家》的講座,孩子們體驗了存款和取款的過程。孩子回來以後,就喊著說,以後再也不會亂花錢了,要把錢攢起來,存到銀行里去。

這樣的活動很不錯,孩子的財商思維就是要從小開始培養。

情商、智商,什麼是孩子的財商思維呢?通俗地講,財商就是一個人對金錢的控制能力,我們如何去獲取更多的金錢資源,以及正確地去配置自己的各種資產,賺錢和花錢都是需要去學習的。

A.培養孩子的財商,父母要學會和孩子談錢。

談錢很俗氣,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和孩子談錢。父母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家裡有多少存款,這些都是不用避諱孩子的。孩子過生日,我們出去餐廳吃了一頓大餐,我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三天的工資才換來這一頓飯,是很貴的,孩子對賺錢和吃飯消費就能夠有一個最起碼的聯繫和理解。

和孩子談錢不是俗氣,而是培養孩子對錢有概念,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金錢。

B.讓孩子了解父母是如何賺錢的,懂得金錢來之不易。

經常會聽見一些小朋友吹牛:我爸爸是公司經理,一個月賺好幾萬塊錢的工資。也經常聽見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亂花錢,幾千塊錢買了遊戲裝備。孩子不懂得父母賺錢不容易,也不懂得該怎麼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孩子看看父母都是怎麼辛苦賺錢的。我們還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創造賺錢的機會,洗碗、掃地、洗車、做飯,都可以成為孩子「工作」的機會。體會到賺錢辛苦,孩子花錢才會變得慎重。

C.父母給孩子支配金錢的權利。

孩子的壓歲錢,我是讓孩子自己拿著的,就在他們自己的存錢罐里。當孩子有什麼進步,獎勵的錢也是他們自己保管,比如妹妹第一次自己睡一間臥室,就獲得了爸爸100元的紅包獎勵,她非常開心。

孩子們每個星期都會有固定的零用錢,所以買一點文具或者是一件玩具,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支配權的。孩子小小的年紀就學會了存錢、花錢,如何平衡自己的收支,反而不會亂花錢。我們不要害怕把花錢的權利交給孩子,他們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支配自己的收入,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培養孩子賺錢的能力,教會孩子正確地花錢,孩子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4f707bba5d7112e5903ff6d416b55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