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飛彈的首次大規模實戰運用

2022-04-18     武器裝備風雲

原標題:反坦克飛彈的首次大規模實戰運用

蘇制AT-3反坦克飛彈,在贖罪日戰爭中爆發了重大作用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贖罪日戰爭)爆發。第一波沖向以軍防線的埃及士兵,幾乎每人都攜帶著RPG-7反坦克火箭筒與蘇制「薩格」反坦克飛彈(北約編號AT-3)。這批部隊越過沙堤後就迅速奔向沿著防線排開的以軍M-60坦克。

作為首批渡河隊員, 阿卜社勒後來在開羅《共和國報》上撰文回憶,他的部 隊在10分鐘之內就摧毀了巴列夫防線上的8輛以色列M-60坦克。他說:「那些坦克加速以規避我們的火箭,但只要仍在射程內,我們就能擊中其最薄弱的部位。一枚埃及飛彈的代價就是一輛以色列坦克」。

以色列的肖特卡爾坦克集群

以軍肖特卡爾坦克

10月8日,以色列南線指揮官什米爾,戈南將軍決定讓阿丹少將率一個裝甲旅和一個裝甲營,對突破巴列夫防線後在坎塔臘轉入防禦的埃軍實施反攻。當阿丹帶領反擊部隊向坎塔臘 急進時,看到遠處沙丘上有許多埃及士兵,突然間一陣飛彈如暴雨一樣掃向以軍坦克,頃刻間許多以軍坦克中彈起火,遭此突襲的以軍坦克來不及反應便損失了九成,以軍的反攻受到挫折。

得到反攻失利的消息後,戈南急令沙龍師掉頭北上,向菲爾丹北面的埃軍實施第二次反擊。反擊部隊一度占了上風,擊毀幾輛埃軍坦克。但當以軍準備調整戰鬥隊形之際,數千名埃及步兵已將其包圍,從掩體中發射了大量反坦克飛彈,整個反擊部隊又被埃軍殲滅80%。

以軍190裝甲旅被稱為王牌旅。該旅擁有120輛M-60坦克,戰前駐紮在距離菲爾丹約150公里的軍事重鎮阿里什。 接到戈南的命令後,190旅旅長亞古里急令部隊急速向菲爾丹前進。

以軍的M-60坦克

埃及根據190旅行軍的動向,令第2步兵師在以軍前進向上布設防線,第2師師長薩德決定在阿里什至菲爾丹公路兩側200-300米處設伏,命令部隊利用沙丘構築能夠四面集火併遠近相結合的單人反坦克射擊掩體。與此同時,薩德師長又令工兵在菲爾丹附架設假橋,造成埃及後續部隊準備渡河的假象。

為了增大伏擊突然性,薩德還命令所有伏擊部隊,只准攜帶輕便反坦克武器,並建立了由30輛坦克組成的預備隊支援步兵作戰。薩德又組織參謀到現場逐個檢查飛彈射手的發射裝置, 並要求部隊反坦克火器與敵裝甲目標比達到10:1的絕對優勢, 8日下午,向菲爾丹橋方向挺進的以軍190裝甲旅進至以軍退守的第二道防禦陣地前時,突然與薩德第2師先頭營遭遇。以 軍了個坦克連(每連12-14輛坦克)先後向埃軍陣地發起3次猛攻,均被埃及步兵以猛烈火力擊退,並損失坦克35輛。亞古里盛怒之下,將剩餘85輛坦克集中在第二道防線,準備向埃軍發起總攻。

薩德師長根據敵情判斷決心採取於伏擊中設伏的戰術。於是令先頭營撤出原來陣地,其餘部隊撤至已設伏擊陣地。亞古里果然中計,指揮部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追趕過來,以軍坦克剛一衝過埃軍步兵塹壕,埃及步兵便迅速躍出,從四面採取集火齊射的戰法,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目標至少發射3-4枚飛彈,即使對近距離上的敵坦克也要發射兩枚火箭彈;平均每3分鐘就有250餘枚「薩格」擊中以軍坦克。只用了20多分鐘就把以軍王牌旅全殲在2平方公里地域內。亞古里乘坐的坦克也被擊中著火,他本人後被埃及士兵俘獲。此戰埃軍擊毀擊傷以軍92輛坦克,繳獲了28輛M-60坦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1d166dce7bc70df4855daf7f0269f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