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堪憂!超八成高中生近視,你孩子的視力還好嗎?

2020-06-16   爸媽黑板報

原標題:令人堪憂!超八成高中生近視,你孩子的視力還好嗎?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一則新聞:全國有超八成的高中生近視。

這個數據也太恐怖了,相當於每10個學生中就有8個是近視,細思極恐!

其實不看數據大家也有所感覺,現在往大街上戴眼鏡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而且還往低齡化發展,甚至4,5歲就開始戴眼鏡了,作為家長,還是需要多注意孩子的視力問題,近視不是小事,近視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的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並不是多戴一副眼鏡這麼簡單,很多併發症都是由於近視引起的,例如青光眼、黃斑變性等,都是因為高度近視(近視度數超過600度)引起的,而這也是我國45—59歲年齡層雙目失明的主要原因。

近視的定義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近視。

近視主要是由無限遠來的平行光或影像聚焦成像在視網膜的前面,而造成遠視力明顯下降的一種眼疾,一句話總結就是:近視是由於晶狀體變形無法恢復導致的。

我們的眼睛構造非常精密,簡單來說,其成像原理就是凸透鏡的成像原理,而晶狀體充當了「凸透鏡」這個重要角色,如圖所示:

對於正常人的眼睛,當物體遠離眼睛時,晶狀體變薄,當物體靠近眼睛時,晶狀體變厚。

而近視眼(遺傳因素除外)是由於晶狀體變厚,焦距變小,晶狀體折光率太強,最後導致成的像落在了視網膜前面,形成近視(遠視眼是由於人的晶狀體變薄,焦距變大,對光折射能力弱,只能看的清遠物)。

而近視又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比較常見的是軸性近視。作為最常見的近視類型,軸性近視是由於眼軸變長造成影像無法落在視網膜上。所謂眼軸,就是眼球的前後軸,正常人的眼軸長一般在23.0 至 23.5 毫米,平均近視每增加一百度,眼軸增長0.37毫米,這也是近視,特別是重度近視患者眼球突出的原因。

引起近視的原因

引起近視的原因有各種說法,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長時間的看書和學習

這應該是最主流的關於近視成因的說法。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約翰·安吉(John F Angle)博士在1978年發表的一篇名為《年齡、閱讀與近視》(Age Reading and Myopia)的文章中指出,經過他對若干12-17歲的美國青少年做的研究,平均每多學習一年,近視度數提高22度。

某種程度上,近視也成為了學識的一種標誌,據西方人調查,沒有接受系統教育的人群中近視的發病率僅有2%,而在城鎮中長大,接受了系統教育的人中有大約三分之一帶上了近視鏡。這種現象也可以從一些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出來(5、60年代的影視作品,知識分子和眼鏡是從不分離的),英國的羅琳女士讓小哈利波特戴上了近視鏡,雖然這會讓他在騎掃把飛來飛去的時候稍感不便。

多糖高甜飲食習慣

200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L·柯戴(Loren Cordai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全球229個土著部落進行的研究發現:「在萬那杜島上,孩子們接受每天八小時的義務教育,但是他們的近視發病率僅僅有2%。他們與歐洲人的區別就是食譜,他們吃魚,木薯和可可,從來不吃白麵包。」

所以,是甜蜜多糖的飲食造就了近視?

其實,早在1966年,E·凱斯(E Cass)博士就提示,可能是因紐特人的飲食結構變化導致了近視的高發——僅僅是上個世紀初,因紐特人的食譜才由魚和海豹肉變成了麵包、麥片、土豆和糖——這些甜蜜的碳水化合物。

柯戴教授進一步研究發現,高糖飲食與近視是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發生聯繫的。澱粉、蔗糖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身體產生大量的胰島素,而胰島素水平的升高又導致IGF的增加。IGF是我們身體生長的重要因子,它不但可以讓我們長高長胖以及促進性成熟,同樣可以讓眼軸變長。

基因遺傳論,有人天生近視

隨著人類基因組逐漸被破譯,我們越來越相信,人類的一切表象,必有一個基因的本質,所以近視也不例外。

不難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管怎麼玩兒命的吃糖、沒日沒夜的看書、通宵玩電腦,就是目光炯炯。

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的科研人員對比了506對雙胞胎,發現一個叫做pax-6的基因似乎與近視關係密切。pax-6是一個普遍存在於各種動物的與眼睛發育有關的基因,比如在果蠅中,研究人員對pax-6做一下手腳,就可以讓它的腿上生出眼睛來。如果pax-6發生了變異,一般會導致眼球缺失,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很可能是pax-6的一個調控區域決定了近視的發生。

我國中山大學的葛堅教授的另一項研究也提示了pax-6跟近視的相關性。他的研究團隊通過給獼猴戴眼鏡、將獼猴關禁閉(讓它們不得不整天看近處的東西)等方法,讓它們變成近視。葛堅教授發現,這些近視了的獼猴的pax-6基因無一不變得活躍起來。

這樣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人群中總有2%左右的先天性近視患者和有些人為什麼不容易得近視,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近視有可能是天生的pax-6的基因調控出現了問題。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在中國,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也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之一。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而2019年8月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中則提到,兒童在上學日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為43.24分鐘,在周末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更長,平均為96.27分鐘。

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王寧利在日前國家衛健委舉行的發布會上就說道,電子產品裡面的內容設計更具有吸引力,人們在看電子產品的時候,花的時間比看紙質產品還要多。另外,電子產品展示的文檔、閱讀畫面和紙質的不一樣,調節對比敏感度不一樣,眼睛接收的各種光波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電子產品對眼睛的損害往往更嚴重。

戶外運動光照時間不足

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近視是因為遺傳、眼疾等方面原因導致的,可事實是,這些仍舊只屬於特殊的原因,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近視,科學家們找到了最新並且非常確定的原因——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和光照,是如今孩子們近視泛濫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

1960年,美國有個著名的「盲貓實驗」,研究者把剛出生的小貓咪的雙眼用布包起來,四個月後,研究者發現,小貓咪雙目失明,眼睛已經看不見任何東西,無論研究者如何採取辦法挽救,都已經無濟於事。

科學家們在人類小嬰兒身上也發現了相似的情況,如果一個小嬰兒從出生後就一直身處昏暗的空間,他們的眼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成長,近視或其他眼睛疾病便輕易地發生了,這個原因跟上面的盲貓實驗有相似之處,小朋友在幼年時期,眼睛和大腦屬於高速發育階段,缺乏足夠感官刺激,相應的大腦神經元如果不能很好地成長,「缺陷」就會產生。

另外,視力研究學家凱思琳.羅斯等人曾經也有過一項研究,他們用雪梨當地的小朋友與新加坡的小朋友對比,發現兩地孩子的近視情況相差很大。

雪梨孩子的近視率,每100個小朋友中才有3個近視;而在新加坡,每100個小朋友竟然有29個近視。羅斯等人認為,相比起新加坡,雪梨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雖然也不少,可是他們的戶外活動時間也比較多。

當小朋友有較多的戶外活動時間,眼睛視網膜接收到較充足的光線時,幫助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孩子眼睛內的眼軸拉長,不僅很好地預防近視,還保證孩子眼睛的健康發育。

所以,如今如此多的孩子近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戶外活動太少。

該如何預防孩子近視

記住以下三要點。

每天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

無論什麼年齡的孩子,每天最好有2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小朋友們在戶外跑、跳、追逐的過程中,接受了充足的戶外光照,合適的運動也能幫助促進孩子體內多巴胺的分泌,那麼孩子的近視問題就能大機率地避免了。

戶外活動不僅能預防小朋友們近視,還有利於孩子們身體發育、大腦成長。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長時間距離注視電視、手機或繪本,太近用眼,容易眼睛疲勞,不利於眼軸的調節。所以,父母平時在孩子們看動畫片或看童書時,需要留意孩子們的用眼距離。

現在都提倡近距用眼的20-20-20法則:每近距離閱讀(寫字、讀書、用手機、電腦等)20分鐘,眺望20英尺(6m)以外20秒,家長們可以提醒孩子多使用這個方法。

多吃一些利於視力的食物

平時可以經常給小朋友食用哈密瓜、胡蘿蔔、青椒、芒果、菠菜、豌豆苗、紅心甜薯、南瓜、西蘭花等蔬菜瓜果,還有動物肝臟、奶製品、雞蛋、鵪鶉蛋等等,這些食物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能對預防近視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總之,別把孩子們的目光禁錮在屋裡和螢幕上,當孩子們把目光從屋裡放到屋外,會看見藍天、白雲、小鳥和彩虹……大自然中的這些小東西才是他們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

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不僅可以為顏值加分,也可以避免很多的健康問題,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趕緊行動起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