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很多人都覺得男孩子很調皮,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也會操很多的心。也有人覺得「男要窮養」,只要孩子能平安長大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在意太多。其實養育男孩子和女孩一樣,也需要父母上心。如果你家有男孩,這些事要做好,不要覺得不重要。
1. 給予孩子悉心地呵護
從我自己的家人以及身邊有男孩的家庭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都覺得男孩就要皮實一些,不用管太多,甚至管起男孩來會更嚴厲一些。其實男孩子也需要父母悉心的呵護,他們也想要聽到父母能經常表達對自己的讚美和愛。所以,請父母平時多多擁抱你的男孩,及時表達對孩子的愛和讚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孩子會更有安全感,同時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另外,父母也不要要求男孩「要堅強,不能哭」。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這是正常的現象,不是說男孩哭就是懦弱。如果男孩的負面情緒壓抑的太多,就失去了正確表達情緒的能力,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2. 學會「放手」
有些家長捨不得用孩子,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大包大攬。像做家務這種事,更是不讓孩子參與。他們覺得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用動手。但是父母能幫孩子一時,幫不了一世。孩子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如果從小不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後吃虧的始終是孩子。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做家務的能力,在鍛鍊孩子獨立能力的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尤其是男孩子,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才能在工作上更出色,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3. 爸爸要參與孩子的成長
如今的很多家庭都在上演著「喪偶式」教育,孩子的一切都由媽媽來照顧,來操勞,爸爸只需要工作賺錢。其實這些家長都不清楚,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同的作用。男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黏媽媽多一些,但是到了6-13歲,孩子更願意和爸爸在一起。男孩會模仿爸爸的行為,把爸爸當成自己的榜樣。爸爸們工作是會很辛苦,但是也要儘可能多陪陪孩子。哪怕只是半個小時的高質量陪伴,日久天長,也能增進親子感情,影響孩子的性格。
4. 立規矩
我們之前就多次提到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對於男孩子來講,更要如此。前幾天去參加一個聚會,其中一個朋友帶著5歲的兒子。在吃飯期間,朋友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歡吃的菜,直接站在椅子上,拿到自己跟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朋友讓他不要這樣做,孩子卻說「我就喜歡吃這個菜,這盤全都是我的。」眾人也都不好意思說什麼,都說「沒關係,孩子愛吃就多吃點。」看得出朋友有些難堪,但是這件事也折射出了她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後來聊過之後才知道,他們一家人都很慣孩子,基本上沒什麼規矩。
孩子第一次長大,尤其是小的時候,對一些事情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孩子做了一些不對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來引導和糾正了。一個懂得規矩,能守規矩的孩子,會養成良好的行為品質,不然出身社會會吃盡苦頭的。
淘媽說:養育男孩,確實會讓父母很費心,但是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責罵和嫌棄,而是更多的關愛和理解。同時也需要父母做一個正確的「引路人」,不讓孩子的成長偏離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