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生娃的政策改革,產婦的年齡也不斷的在增加,但是對於生育這件事上,我還是要勸大家考慮好撫養能力,不要只有精力生,而沒能力養,這不僅會影響家庭,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不幸,所以生娃要做到「三思而後生」。
可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要多生幾個娃,畢竟「添丁旺香火」的傳統思想已經深深刻在了他們的腦子裡,因此,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奶奶媽」。
這位老奶奶在生頭胎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高齡產婦了,她在30多歲時有了第一個娃,在接下來的20年里,她又生了5個,雖說有兩個不幸去世,但這並沒有影響老奶奶生第7個娃,最後一個出生後,她已經是53歲了。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比較好奇,為什麼老一輩的人都普遍多子女呢?
其實,老一輩子女多,是因為在四十年代的時候,人們都比較注重香火的延續,覺得孩子多,香火就會旺。因此,在生孩子方面沒有過多的把控,不論年齡有多大,只要還能生,就會一直生下去。此外,老一輩人對養孩子的花銷了解的甚少,覺得現在養娃就跟以前一樣,能吃飽肚子,不受凍就可以了。基於這兩個原因,所以現在有不少的老奶奶生孩子。
雖然近些年,我們在網上看到過不少老奶奶順利產子的新聞,但是這並不代表越高齡生娃就越安全,相反,風險還很越高呢!首先,在懷孕階段,受精卵會出現病變,也就是導致胎兒畸形,或者是生出來的孩子是「智障兒」。因此,為了做到「優生優育」,還是建議大家在最佳的生育期生娃。
其次,在生的過程中也易發生危險,因為產婦需要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配合醫生,如果產婦的年齡過大,在分娩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體力不支而造成難產,這不僅會對胎兒的生命造成影響,嚴重時還會讓產婦喪生。
一般情況下,女性在35歲左右,身體的各機能都會下降,身體的恢復力也會降低,尤其對於生孩子這件耗費氣血的事情,如果年紀偏大,不僅會增加孕期流產、早產的幾率,產後的恢復也是一大麻煩事。因為年輕女性的自身修復能力很強,哪怕是在生娃的時候消耗了很多氣血,日後也是能補上的。但如果產婦的年齡偏高,那她的自我修復能力就會很弱,產後恢復會變得很困難。
對於生娃這件事來說,還是需要根據女性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定,這樣才能生出一個「優質娃」。當然了,如果是高齡產婦,那在孕期的護理就要小心,要準時去產檢,飲食也要多加調整,運動也是少不了的,這樣在分娩的時候也能順利一點。(母嬰期刊作者:ddy0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t3DAHEBfwtFQPkdE58A.html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