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記一則溫暖的回憶

2019-09-10     華視教育

在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影響孩子最多的,除了父母大概就是老師了。我們常把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讚揚他們無私而偉大的付出,事實上,老師對學生的塑造不僅在於他所教授的專業知識,更在於他們的人格和發自內心的善意對學生的影響。

我的叔叔曾給我分享過一則他小時候的故事。叔叔上小學的時候,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期末考試要換外校的老師監考,考試過程中,坐在講台上監考的女老師一直看著他做題。原來,這位老師發現了叔叔握筆的姿勢不對,然後就等叔叔答完卷後,教他正確的握筆方法。

老師示範了好幾遍,叔叔卻扭扭捏捏——其實是因為當時手太髒了,心裡感到不好意思,要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的小孩子們大多不太講衛生。老師好像看出了他的窘迫,於是便握著叔叔的小手,在紙上一筆一划地寫了幾個字。寫完字後,叔叔更加不好意思,就把袖子拉下來一些,把自己的手擋住了一半,這位老師看到叔叔的舉動,便輕輕地笑了一下。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小事,叔叔卻一直沒忘,他雖然並不認識這位只有一面之緣的老師,卻還一直記得老師手把手糾正他握筆姿勢的一幕,並不時從這一回憶中感受到溫暖的善意。

叔叔的故事中那位不知名的女教師其實是千千萬萬教師的一個縮影,他們處在平凡的崗位,拿著不高的薪水,卻一直默默堅守著、耕耘著,做著築造人類心靈的最偉大的工程。

教師節,向所有教師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pq_HG0BJleJMoPMnISs.html